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

文档序号:27599652发布日期:2021-11-25 13:4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秸秆发酵是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处理方法,通过将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处理,能够合理开发饲料资源,解决饲草、饲料问题;秸秆发酵常在发酵池内进行,为了保证秸秆发酵的正常进行,常需要在发酵过程中定期对发酵池内的秸秆进行翻动,而现有的秸秆发酵用搅拌装置大多是将搅拌桨的竖直高度设置的与发酵池深度相同,不使用时搅拌桨会位于发酵池的秸秆内部,长此以往会对搅拌桨造成腐蚀现象,影响搅拌桨的使用寿命,降低对秸秆的搅拌效果;此外现有的搅拌装置驱动搅拌桨沿发酵池长度方向移动时,大多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进行,由于发酵池长度较大,采用齿轮的传动方式摩擦力较大,对装置磨损的比较严重,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能够在不工作时将搅拌桨进行提升,避免搅拌桨长期埋藏与秸秆内部出现腐蚀的现象,确保搅拌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轨道梁及移动滚轮驱动搅拌桨进行移动,能够减小搅拌桨移动过程中本装置产生的摩擦力,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包括发酵池,发酵池左右两个侧壁的外部均沿发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梁,每个轨道梁内均设置有移动滚轮,左右两侧的移动滚轮通过安装架连接,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移动滚轮的驱动电机;位于发酵池上方的安装架底端通过升降连接组件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
6.所述的升降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底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推杆,每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搅拌桨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其中搅拌桨的一端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转动电机连接。
7.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及等间距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组搅拌叶片。
8.所述的每组搅拌叶片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块。
9.所述的安装架包括与移动滚轮活动连接的安装竖板,两个安装竖板顶端通过安装横板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侧的安装竖板上。
10.所述的发酵池顶端的左右两侧均沿发酵池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安装竖板从导向槽穿出后与安装横板连接。
11.所述的转动电机外侧套设有防护罩。
12.所述的轨道梁为凹字型,且轨道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移动滚轮位于限位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推杆控制搅
拌桨升降,能够避免在不工作时搅拌桨长期埋藏在发酵池内部的秸秆内,以免搅拌桨被腐蚀的现象,延长搅拌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发酵池两侧的外壁上设置轨道梁及在轨道梁内设置移动滚轮,能够实现搅拌桨沿发酵池长度方向的移动,降低搅拌桨在移动过程中本装置产生的摩擦力,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14.进一步地,导向板上导向槽及轨道梁上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为移动滚轮的移动提供导向及限位作用,提升移动滚轮沿轨道梁行走带动搅拌桨移动时的稳定性;搅拌叶片上下两端橡胶垫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搅拌叶片在工作时直接与发酵池底部接触,对搅拌叶片造成的磨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包括发酵池1,发酵池1左右两个侧壁的外部均沿发酵池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字型的轨道梁2,每个轨道梁2内均设置有移动滚轮3,其中每侧轨道梁2上的移动滚轮3优选沿前后方向设置为两个,左右两侧的移动滚轮3通过安装架4连接,安装架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移动滚轮3的驱动电机5;其中,安装架4包括与移动滚轮3活动连接的安装竖板4

1,两个安装竖板4

1顶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横板4

2连接,驱动电机5设置在一侧的安装竖板4

1上;为了提升移动滚轮3沿轨道梁2移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发酵池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沿发酵池1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板6,导向板6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7,安装竖板4

1从导向槽7穿出后与安装横板4

2连接,同时在轨道梁2内部的上下两端均沿轨道梁2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槽8;限位槽8及导向槽7的设置,能够为移动滚轮3的运行提供限位及导向作用,确保工作时安装横板4

2带动搅拌桨9移动的稳定性,提升搅拌桨9对发酵池1内部秸秆的搅拌效果。
20.位于发酵池1上方的安装架4底端通过升降连接组件10设置有搅拌桨9,搅拌桨9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1,升降连接组件10用于控制搅拌桨9的升降操作,能够避免在不工作时搅拌桨9长期埋藏在发酵池1内部的秸秆内,以免搅拌桨9被腐蚀的现象,延长搅拌桨9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升降连接组件10包括设置在安装架4底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推杆10

1,每个电动推杆10

1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安装板10

2,搅拌桨9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0

2之间,其中搅拌桨9的一端与设置在安装板10

2上的转动电机11连接,转动电机11外侧套设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对秸秆进行搅拌操作时,秸秆内部产生的发酵液体对转动电机11产生的影响。
21.本实用新中搅拌桨9包括搅拌轴9

1及等间距设置在搅拌轴9

1上的若干组搅拌叶片9

2,搅拌轴9

1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板10

2之间,搅拌轴9

1的一端与设置在安装板10

2上的转动电机11连接;其中每组搅拌叶片9

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片13,橡胶垫片13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工作时,搅拌叶片9

2直接与发酵池1底部接触,而
造成的搅拌叶片9

2被磨损的现象,降低维修更换的成本,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当需要对发酵池1内部的秸秆进行搅拌时,首先控制电动推杆10

1,带动搅拌桨9下降至一定高度,然后启动转动电机11带动搅拌桨9转动,最后开启驱动电机5带动移动滚轮3进行移动,实现搅拌桨9在发酵池1内边移动边搅拌的操作;秸秆翻转操作完毕后,控制电动推杆10

1将搅拌桨9升起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电机11及驱动电机5均采用能够正反两相运转的电机,具体型号可根据发酵池1及搅拌桨9的大小进行选取,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包括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发酵池左右两个侧壁的外部均沿发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梁,每个轨道梁内均设置有移动滚轮,左右两侧的移动滚轮通过安装架连接,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移动滚轮的驱动电机;位于发酵池上方的安装架底端通过升降连接组件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底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推杆,每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搅拌桨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其中搅拌桨的一端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转动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及等间距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组搅拌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搅拌叶片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包括与移动滚轮活动连接的安装竖板,两个安装竖板顶端通过安装横板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侧的安装竖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池顶端的左右两侧均沿发酵池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安装竖板从导向槽穿出后与安装横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电机外侧套设有防护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梁为凹字型,且轨道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移动滚轮位于限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发酵池的搅拌装置,包括发酵池,发酵池左右两个侧壁的外部均沿发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梁,每个轨道梁内均设置有移动滚轮,左右两侧的移动滚轮通过安装架连接,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移动滚轮的驱动电机;位于发酵池上方的安装架底端通过升降连接组件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工作时将搅拌桨进行提升,避免搅拌桨长期埋藏与秸秆内部出现腐蚀的现象,确保搅拌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轨道梁及移动滚轮驱动搅拌桨进行移动,能够减小搅拌桨移动过程中本装置产生的摩擦力,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彪 朱妍妍 朱津津 王明成 李恩中 王冶 汉梦来 谌馥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淮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