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0584228发布日期:2022-06-29 16:1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 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目前,土传病害已经成为制约烟草产量和品质的第二大病害,烟草土传 病害主要有烟草青枯病和烟草黑胫病。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烟草青枯病和烟草 黑胫病是近几十年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但是这种防治方式不仅造成了化学 农药泛滥的景象,还容易导致致病微生物产生抗性,导致了环境恶化、土传 病害日益严重的恶性循环。
3.基于上述现状,目前作为化学农药替代品的微生物菌剂具有使用安全、无 污染,致病微生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 对植物病害具有优异防治效果的有效微生物资源少,且存在应用范围窄、见 效慢等不足。并且,现有的单株微生物的防效有限,难以获得进一步提高。
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 的应用,该微生物复合菌剂不仅具有优异的广谱抑菌性,并且其病害防治能 力得到显著提高,还对植物具有明显促生效果。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028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f012;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的保藏号为cgmcc no.19590; 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的保藏号为cgmcc no.23371。
8.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在申请号为202011568910.1的专利中进行了公开,该 菌株于2020年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59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9.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在申请号为202111178963.7的专利中进行了公 开,f012菌株于2021年9月7日被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 微生物中心,保藏登记号:cgmcc no.2337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 北辰西路1号院3号。
10.经过前期大量筛选实验和菌种相容性检测发现: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 和f028的相容性良好,其余的不同微生物复配组合均出现菌株拮抗现象。并 且,后续进一步的大量实验也证明,相对于单一的f012或f028,由两者组成 的复合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对植物的促生长效果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1.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是由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f012的菌体、发酵上清液和/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制成。
12.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剂型包括片剂、种衣剂、干悬浮剂、水分 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此外,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还包括载体,还可进一步 的包括各种助剂,用以延长其持效期和稳定性。
1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用于防治植物的细菌病害 或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14.优选地,上述应用中,所述细菌病害包括:烟草青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 烟草赤星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葡萄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烟草根腐病 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蚕豆枯萎病菌。实验证明,微生物复合 菌体相对于单株微生物,其对上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15.优选地,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如烟草、葡萄、西瓜、小麦、番茄和蚕豆。
1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促进植物生长上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植物为烟草。通过实验 证明,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烟草具有明显的促生性,经过其处理的烟草的 叶面积较正常生长对照组提高了240.15%,其叶绿素含量相对对照组提高了37.39%。
17.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应用方法为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植物进行灌根处 理。经过该灌根处理后的植物,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 的提高,对植物表现出优异的促生效果。具体实施例中仅以烟草作为对象进 行促生实验,作为示例,但是可应用的植物类型不限于此。
18.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 法为:通过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和f028同时接种于同一培养基中进行混合 培养,从而得到混合发酵液,该混合发酵液直接作为微生物复合菌剂或者进 一步加工制备成微生物复合菌剂。
19.通过实验证明,与两种菌的独立发酵后进行混合的制备方式相比,上述直 接混合培养的制备方法不仅操作更为简单,并且制备的混合菌液的抑菌效果 更强。结合单株菌以及混合菌液的生长曲线的特点,推测:解淀粉芽孢杆菌 f012和f028在同一培养环境中度过适应期后会产生相互促进生长的效果,并 促进抑菌物质的表达和分泌,从而表现出以下实现结果:缩短混合菌液的指 数生长期时间,并提高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效果。
20.优选地,混合培养时,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的接种 到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之比在1:1。即培养初期,这两种菌株在培养基中的活菌 数之比在1:1左右。在该配比条件下,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f012的协同配合作用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达到最佳。
21.优选地,该制备方法为: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分别摇瓶培养, 进行活化扩繁6-12h后得到菌液,将两种菌液(od
600
=1)分别按照1:(50~200) 的比例同时接种到一lb培养基中,两种菌液的接种量相同,恒温培养30~40h 后得到混合发酵菌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价值更高。
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种比例为1:100,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36h。
2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 孢杆菌f012和f028,这两种菌株协同配合,不仅使该微生物复合菌剂具有更 宽的抑菌谱,并且大
幅度地提高该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抑菌能力,使其对烟草 青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葡萄炭疽病菌、 西瓜枯萎病菌、烟草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蚕豆枯萎病 菌等多种不同病原菌都具有优异的拮抗效果。
25.2、该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烟草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进行微生物复合菌剂 的处理组的烟草叶面积较正常生长对照组提高了240.15%,其叶绿素含量也较 正常生长对照组提高了37.39%。该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田间应用,不仅可用于 有效防治多种植物(如烟草)病害,并且可大幅度地提高植物(如烟草)的 产量和品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相容性检测复配初筛;
2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相容性检测复筛;
28.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不同复配方式拮抗烟草青枯病菌、黑胫病菌的 效果比较,图3a平板拮抗病原菌效果,图3b烟草青枯病抑菌直径的比较, 图3c烟草黑胫病菌抑菌率的比较;
29.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拮抗广谱性分析;混合菌株是指混合发酵 培养;每组实验中,左侧为对照,右侧为拮抗实验;
30.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对团棵期云烟87品种烟草的烟草青枯病的 防治效果;图5a为混合菌株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图;图5b为各处理的病情 指数;图5c为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
31.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对团棵期红花大金元品种烟草的烟草黑胫 病的防治效果;图6a为混合菌株防治烟草黑胫病效果图;图6b为各处理的 病情指数;图6c为各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相对防效;
32.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对幼苗期k326品种烟草生长的影响;图 7a为混合菌株对烟草生长影响效果图,图7b为混合菌株处理后对叶绿素的 影响;图7c为混合菌株处理后对叶面积的影响;
33.图8a为混合菌株的生长曲线,图8b为f028的生长曲线;图8c为f012 的生长曲线;
34.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对大田中团棵期烟草的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效果;图9a为未施加菌液地块发病情况;图9b为施加菌液地块发病情况; 图9c为各处理烟草黑胫病的病情指数;图9d为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 防效;
35.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株对大田中团棵期烟草的烟草黑胫病的防治 效果;图10a为未施加菌液地块发病情况;图10b为施加菌液地块发病情况; 图10c为各处理烟草黑胫病的病情指数;图10d为各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相 对防效;
36.其中,图4-10中的混合菌株是通过混合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培养的。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 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
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38.实施例1菌株相容性检测复配初筛
39.1、实验方法:
40.实验室前期筛选出多株对烟草土传病害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 菌f012、f028、l1、f01、f040、l44、l36。将菌株活化并进行两两对峙划 线培养,包括:f028—f012、f028—l1、f012—l1、f028—f01、f012—f01、 f012—f040、f028—f040、f028—l36。划线培养方法为:用接种环取活化好 的对应菌液分别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呈井字对峙划线,30℃恒温培养24h,观察 菌落划线交界节点处菌落生长情况,判断菌株相容性。
41.2、实验结果及分析:
42.由图1可知,多种菌株对峙培养中,只有f012与f028相容性良好,其 余各个组合均出现菌株拮抗现象。因此,选择f028—f012进行复配,用于后 续实验。
43.实施例2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菌株相容性检测复筛
44.1、实验方法:
45.方法1:用接种环取活化好的f012和f028的菌液分别在营养琼脂平板上 呈井字对峙划线,30℃恒温培养24h,观察菌落交界节点处菌落生长情况。
46.方法2:先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进行摇瓶培养,活化扩繁,配 制na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灭菌后使温度降至55℃左右,加入1ml活化好的 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倒板,凝固后于28℃恒温培养24h。将解淀粉芽孢杆 菌f028如上述步骤进行倒板,凝固后用打孔器对培养至长满解淀粉芽孢杆菌 f012的带菌培养基(培养基与菌的混合物)和未进行培养的带有解淀粉芽孢 杆菌f028的带菌培养基分别进行打孔。将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的培养基 打出的菌饼(直径0.9cm)挑出,将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菌株的培养基菌饼 挑至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的培养基被打出的孔中,于28℃恒温培养24h。
47.方法3:先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进行摇瓶培养,活化扩繁,配 制na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灭菌后使温度降至55℃左右,加入1ml活化好的 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倒板,凝固后于28℃恒温培养24h。将解淀粉芽孢杆 菌f012如上述步骤进行倒板,凝固后用打孔器对培养至长满解淀粉芽孢杆菌 f028的带菌培养基(培养基与菌的混合物)和未进行培养的带有解淀粉芽孢 杆菌f012的带菌培养基分别进行打孔。将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的培养基 打出的菌饼(直径0.9cm)挑出,将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菌株的培养基菌饼 挑至带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的培养基被打出的孔中,于28℃恒温培养24h。
48.2、实验结果及分析:
49.由图2可知,两株菌的菌落划线交界节点处菌落生长良好,未出现相互 拮抗导致一株菌或两株菌在菌落交界处不生长的状况。同样,上述无论f012 对峙f028还是f028对峙f012试验中都未出现拮抗圈,因此两株菌能够共培 养。
50.实施例3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复配方式
51.1、实验方法
52.为了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的最佳培养方式,设计了如下三种 培养方法,分别得到四种菌液,用于后续实验:
53.a、混合发酵菌液:
54.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各自摇瓶培养12h,活化扩繁后,各取1ml 的菌液(用
无菌水分别稀释至od
600
=1)于100ml的lb培养基中,28℃恒温 培养36h得混合发酵菌液。
55.b、发酵混合菌液:
56.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各自摇瓶培养12h,活化扩繁,各取1ml 菌液(分别稀释至od
600
=1)分别于100ml lb培养基中28℃恒温各自培养 72h。按1:1的比例将f012和f028的菌株发酵液混合,得发酵混合菌液。这 种方式是采用目前常规的发酵后的菌液混合方式的处理方法。
57.c、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发酵菌液:
58.将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及f028分别摇瓶培养12h,活化扩繁,各取1ml 菌液(od
600
=1)分别于100ml lb培养基中28℃分别恒温培养72h。分别得 到f012的发酵菌液以及f028的发酵菌液。
59.(1)以烟草青枯病菌作为指示菌的筛选
60.本实施例实验之前分别得到以上四种发酵菌液,配制na固体培养基, 准备好灭好菌的平板,培养基灭好菌之后等温度降到55摄氏度左右分别加入 1ml上述四种菌液,倒板,凝固后放到28℃培养箱培养24h。将青枯雷尔氏菌 如上述步骤进行倒板,凝固后用打孔器对培养至长满解淀粉芽孢杆菌四种带 菌培养基(培养基与菌的混合物)和未进行培养的带有青枯雷尔氏菌的带菌 培养基分别进行打孔。将带青枯雷尔氏菌的培养基打出的菌饼(直径0.9cm)挑 出,将四种带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菌饼挑至带青枯雷尔氏菌的培养基被 打出的孔中,放置到28℃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对照平板加不含菌na培养 基饼。
61.(2)以烟草黑胫病菌作为指示菌的筛选
62.将灭好菌的pda培养基倒班,待凝固后在平板两侧距平板中心2cm的地 方放置两个牛津杯,再次导入pda培养基,待凝固后去出牛津杯,在平板中 心接种烟草疫霉菌饼,两侧孔中加入2μl上述四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照平 板不加菌液。28度条件下培养7d后测定抑菌圈直径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解淀 粉芽孢杆菌f012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率。
63.(3)f012、f028以及混合发酵菌液的生长曲线测定
64.将种子液按2%接种量接于装有200ml lb液体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 中,于28℃、14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发酵前期,每隔0.5h取样稀释涂布 测定菌体含量;发酵4h后,每隔2h检测一次菌体含量。根据所测结果绘制 生长曲线。
65.2、实验结果及分析
66.(1)由图3可知,四个处理中,两株菌混合发酵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拮抗 效果最好,抑菌直径可达31mm以上;而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实验中,两 株菌混合发酵的效果最强,抑菌率可达75%左右。
67.混合发酵菌株在大田中,烟草土传病害往往不是单一发生的,常常同时 发生烟草青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等多种烟草土传病害,因此选择针对多种病原 菌都能有良好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实验的目标。综合上述,将两株菌混 合发酵为最佳复配方式。
68.(2)相对于发酵混合培养的方式,混合发酵培养得到的混合菌液的抑菌 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而发酵混合培养液的抑菌率低于f028单菌培养液的抑菌 率,这说明两株菌发酵后混合时,其单株抑菌效果受到影响,有所降低。
69.分析其原因,由图8的三种菌液的生长曲线可知,混合发酵菌株在摇瓶 培养时延滞期明显长于两个单菌落发酵的延滞期,这说明f012和f028两株 菌在混合后前期会有一
段适应期。其次,由延滞期后的指数生长期可知,混 合发酵的指数生长期(小于10h)明显短于单菌株发酵的指数生长期(20h以 上),且混合发酵平稳期的菌落数高于单株菌平稳期菌落数,由此推断两株菌 混合培养过程中相互适应后会产生相互促进生长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其生物 量,也有助于其抑菌能力的提高。
70.实施例4混合发酵菌液的抑菌广谱性
71.1、实验方法
72.将灭好菌的pda培养基倒班,待凝固后在平板两侧距平板中心2cm的地 方放置两个牛津杯,再次导入pda培养基,待凝固后去出牛津杯,在平板中 心接种病原真菌,两侧孔中加入2μl混合发酵菌液。对照平板不加菌液。28 度条件下培养7d后,测定抑菌圈直径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混合发酵菌液对各 种病原菌的抑菌率。
73.抑菌率计算公式:
74.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 菌落直径-菌饼直径)
×
100%。
[0075]
表1 混合菌株的抑菌广谱性
[0076][0077][0078]
表2 f012的抑菌广谱性
[0079][0080]
表2 f028的抑菌广谱性
[0081][0082]
2、实验结果及分析
[0083]
从表1、2、3的结果可知,混合发酵菌液具有优异的广谱抑菌性,对烟 草青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葡萄炭疽病菌、 西瓜枯萎病菌、烟草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蚕豆枯萎病 菌等多种不同病原菌都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相对f012菌株,混合发酵液的 拮抗病原菌能力均显著的提高,相对f028菌株,发酵液拮抗烟草青枯病菌、 烟草黑胫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葡萄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 菌能力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率提高极大,使其提升到 98.37%。其中,混合发酵菌液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率最高,高达98.39%,对 烟草青枯病的抑菌直径可
达31.33mm左右。
[0084]
实施例5盆栽实验中混合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0085]
1、实验方法
[0086]
将大小一致生长至四叶一心期的云烟87品种烟草移栽后缓苗10天,移 入带有青枯病菌的土中继续生长。分为6个处理,分别为正常生长对照组、 只接病原菌对照组、接病原菌和化学药剂(青枯灵)对照组、接病原菌和解 淀粉芽孢杆菌f012的处理组、接病原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的处理组以 及接病原菌和混合发酵液的处理组。将化学药剂和三种菌液十倍稀释液于第 二次移栽时同时灌根100ml,并每隔7天灌根一次。其他处理与正常生长对 照相同。二次移栽21天后拍照,记录数据。
[0087]
2、实验结果及分析:
[0088]
如图5所示,混合发酵菌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其防 治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以及化学药剂青枯灵,混合菌株的相 对防效达75%左右,而f012、f028的单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相对防效都仅 达到58.33%左右,而化学药剂青枯灵处理组的相对防效仅为33.33%左右,都 远低于混合发酵菌株组。
[0089]
实施例6盆栽实验中混合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0090]
1、实验方法
[0091]
将大小一致生长至四叶一心期的红花大金元品种烟草移栽后缓苗10天, 移入带有黑胫病菌的土中继续生长。分为6个处理,分别为正常生长对照组、 只接病原菌对照组、接病原菌和化学药剂(甲霜灵锰锌)对照组、接病原菌 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处理、接病原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028处理以及接 病原菌和混合发酵菌株处理。化学药剂和三种菌液十倍稀释液于第二次移栽 时同时灌根100ml,并每隔7天灌根一次。其他处理与正常生长对照相同。 二次移栽21天后拍照,记录数据。
[0092]
2、实验结果及分析:
[0093]
如图6所示,混合发酵菌株对烟草黑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相对防 效高达75%左右,其防治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以及化学药剂 甲霜灵锰锌。而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的相对防效依次分别仅达到50%、 58.33%,而化学药剂青枯灵处理组的相对防效仅达到33.33%左右。
[0094]
由实施例5和6的结果可知,在盆栽实验中,混合发酵菌株对烟草病害 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单株解淀粉芽孢杆菌f012、f028的防治效果,其应用价 值更高。
[0095]
实施例7盆栽实验中混合菌株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0096]
1、实验方法:
[0097]
选择烟草k326品种进行育苗,培养3周,每周浇两次水,一次1500ml。 幼苗出土后两周进行移苗,移苗同时进行处理。共设置四个处理,分别依次 为正常生长处理组、灌根f012菌液组、灌根f028菌液组以及灌根混合发酵 菌液组(为100倍的稀释液),每周灌根一次,每次每株50ml。处理14d后, 测量各试验组和对照组植株的各种形态学参数,包括叶面积、叶绿素含量, 并做统计学分析。
[0098]
2、实验结果及分析:
[0099]
如图7的结果说明,相对于对照组,进行菌液灌根处理的三个实验组的烟 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混合发酵菌液处 理组的促生性最为明
显,其叶面积较正常生长对照组提高了240.15%,其叶 绿素含量也较正常生长对照组提高了37.39%,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 的提高。
[0100]
实施例8大田实验中混合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0101]
1、实验方法:
[0102]
选择往年烟草青枯病发病率高的地块进行实验,烟草移苗一月后,对实 验组的每株烟苗施加200ml稀释10倍的菌株发酵液。具体设置方法为:共分 为3个处理,分别是正常生长对照组、化学药剂(青枯灵)对照组以及混合 菌株处理组。每隔7天处理一次,共处理3次,待到7月中旬检测病情指数 和防治效率。该混合菌株是通过混合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培养的。
[0103]
病情指数=100
×
∑(各级病株数
×
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
×
最高级代表 值)
[0104]
相对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
×
100
[0105]
病级分类:零级:未发病、一级:1/4以下叶片凋零、二级:1/4~1/2叶 片凋零、三级:1/2~3/4叶片凋零、四级:叶片全部凋零
[0106]
2、实验结果:
[0107]
如图9所示,混合菌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其防治效果 远高于化学药剂青枯灵,混合菌株的相对防效高达87.88%左右,而化学药剂 青枯灵处理组的相对防效仅达到42.02%左右。
[0108]
大田实验中可以看出,菌株的防治效率相对盆栽均有所提高,推断混合 菌液不仅抑制环境中的病原菌,可能还促进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使土壤 得到修复,从而表现出大幅度地增强了其防治效果。
[0109]
实施例9大田实验中混合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0110]
1、实验方法:
[0111]
选择往年烟草黑胫病发病率高的地块进行实验,烟草移苗一月后,实验 组的每株烟苗施加200ml稀释10倍的菌株发酵液。具体方法为:共分为3 个处理,分别是正常生长对照组、化学药剂(甲霜灵锰锌)对照组以及混合 发酵菌株处理组。每隔7天处理一次,共处理3次,待到7月中旬检测病情 指数和防治效率。该混合菌株是通过混合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培养的。
[0112]
病情指数=100
×
∑(各级病株数
×
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
×
最高级代表 值)
[0113]
相对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
×
100
[0114]
病级分类:零级:未发病、一级:1/4以下叶片凋零、二级:1/4~1/2叶 片凋零、三级:1/2~3/4叶片凋零、四级:叶片全部凋零。
[0115]
2、实验结果:
[0116]
如图10所示,混合菌株对烟草黑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其防治效 果显著优于化学药剂甲霜灵锰锌,混合菌株的相对防效高达89.47%左右,而 化学药剂青枯灵处理组的相对防效仅达到57.89%左右。
[0117]
大田实验中可以看出,混合菌株的防治效率相对盆栽均有所提高,推断其 原因为:混合菌液不仅抑制环境中的病原菌,可能还促进了土壤中的生物多 样性,使土壤得到修复,从而表现出大幅度地增强了其防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