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95558发布日期:2022-04-23 18:4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与流程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


背景技术:

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其中,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通过不同的受体结合结构域与宿主细胞结合,是宿主中和抗体重要作用位点以及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如何高效大规模生产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成为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提高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的效率,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其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
5.一种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编码基因,其由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
6.一种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编码基因的上游引物,其由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表示。
7.一种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编码基因的下游引物,其由seq id no.4的核苷酸序列表示。
8.一种重组质粒,其包括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所表示的编码基因。
9.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包含有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所表示的编码基因。
10.一种上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pcr扩增;5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5μl的由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50 μmol/l的由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上游引物1μl,50 μmol/l的由seq id no.4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下游引物1μl,1μl的15mmol/l的dntp,5
×
缓冲液 10μl,pfu dna聚合酶 0.5μl,其余用双蒸水补齐,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40s,56℃退火45s,72℃延伸65s,共45个循环;b、将步骤a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纯化,将纯化后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和ppic9质粒分别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c、将重组质粒热激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然后使用80μg/ml卡那霉素lb培养板进行筛选,得到重组大肠杆菌;d、配置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 6.5 g/l、甘油 12g/l、d-山梨醇 10 g/l、蛋白胨 5 g/l、磷酸二氢钾 2.5g/l、氯化铵 5g/l、硫酸镁 5 g/l、硫酸亚铁1.5 g/l、柠檬酸钠 2.0 g/l、酵母粉 1g/l、三甲基甘氨酸 3.0 g/l;培养基的ph值为7.3;
e、将重组大肠杆菌的种子液按照3%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36℃,ph值维持在7.3~7.5,培养3小时;f、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5 mmol/l,诱导表达蛋白,然后离心收集菌体,并使用超声波进行菌体破碎,然后使用洗脱纯化得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实现高效率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在大规模量产条件下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水平可达311.24mg/l,便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和相关疫苗的后续研发。
附图说明
12.图1是洗脱纯化后得到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电泳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各项设备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均能够通过市场购买直接获得。
14.bl21(de3)大肠杆菌、内切酶ecorⅰ和xhoⅰ、pfu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ppic9质粒、lb培养板等实验材料均购自赛默飞世尔公司。
实施例
15.a、pcr扩增;5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5μl的由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50 μmol/l的由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上游引物1μl,50 μmol/l的由seq id no.4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下游引物1μl,1μl的15mmol/l的dntp,5
×
缓冲液 10μl,pfu dna聚合酶 0.5μl,其余用双蒸水补齐,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40s,56℃退火45s,72℃延伸65s,共45个循环;b、将步骤a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纯化,将纯化后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和ppic9质粒分别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c、将重组质粒热激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然后使用80μg/ml卡那霉素lb培养板进行筛选,得到重组大肠杆菌;d、配置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 6.5 g/l、甘油 12g/l、d-山梨醇 10 g/l、蛋白胨 5 g/l、磷酸二氢钾 2.5g/l、氯化铵 5g/l、硫酸镁 5 g/l、硫酸亚铁1.5 g/l、柠檬酸钠 2.0 g/l、酵母粉 1g/l、三甲基甘氨酸 3.0 g/l;培养基的ph值为7.3;e、将重组大肠杆菌的种子液按照3%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36℃,ph值维持在7.3~7.5,培养3小时;f、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5 mmol/l,诱导表达蛋白,然后离心收集菌体,并使用超声波进行菌体破碎,然后使用洗脱纯化得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seq id no.1)。
16.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2.一种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3.一种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编码基因的上游引物,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表示。4.一种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编码基因的下游引物,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4的核苷酸序列表示。5.一种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包括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所表示的编码基因。6.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包含有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所表示的编码基因。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pcr扩增;5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5μl的由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50 μmol/l的由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上游引物1μl,50 μmol/l的由seq id no.4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下游引物1μl,1μl的15mmol/l的dntp,5
×
缓冲液 10μl,pfu dna聚合酶 0.5μl,其余用双蒸水补齐,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40s,56℃退火45s,72℃延伸65s,共45个循环;b、将步骤a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纯化,将纯化后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和ppic9质粒分别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c、将重组质粒热激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然后使用80μg/ml卡那霉素lb培养板进行筛选,得到重组大肠杆菌;d、配置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 6.5 g/l、甘油 12g/l、d-山梨醇 10 g/l、蛋白胨 5 g/l、磷酸二氢钾 2.5g/l、氯化铵 5g/l、硫酸镁 5 g/l、硫酸亚铁1.5 g/l、柠檬酸钠 2.0 g/l、酵母粉 1g/l、三甲基甘氨酸 3.0 g/l;培养基的ph值为7.3;e、将重组大肠杆菌的种子液按照3%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36℃,ph值维持在7.3~7.5,培养3小时;f、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5 mmol/l,诱导表达蛋白,然后离心收集菌体,并使用超声波进行菌体破碎,然后使用洗脱纯化得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PCR扩增;B、将步骤A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纯化后与制粒连接;C、将重组质粒热激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D、配置培养基;E、将重组大肠杆菌的种子液按照3%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F、诱导表达蛋白,然后离心收集菌体,并使用超声波进行菌体破碎,然后使用洗脱纯化得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本发明提高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的效率。提高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的效率。提高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表达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臣 寇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佑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