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0664发布日期:2023-05-06 18: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脂肪醇指羟基与脂肪烃基连接的醇类。通常称含有1~2个碳原子的为低碳数脂肪醇或低级醇;3-5个碳原子的为中碳数脂肪醇或中级醇;6个碳原子以上的为高碳数脂肪醇或高级醇。脂肪醇中c6-c11醇可用作增塑剂,用于pvc、硝化纤维、丁腈橡胶等增塑剂具有相容性好、表面光滑、污染少、增加使用寿命等优势。

2、根据制备原料可以分为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原料或是通过微生物工程转化所制备的脂肪醇属于天然脂肪醇,从石油总提炼经裂解合成而得的脂肪醇称为合成脂肪醇。

3、天然脂肪醇作为原料可生产表面活性剂,醇系表面活性剂去污力强、低温洗涤效果好、可生物降解、绿色无毒,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提供了脂肪醇尤其天然脂肪醇的生产需求。可用作油性化妆品和药品(医用药膏)基剂,提高相容性和分散性,温和少刺激。高碳醇中比如c22醇对前列腺肿瘤有抑制作用;c24醇可增强神经因子的机能;c26醇可降血脂;c28醇具有抗疲劳、降血脂、增强性功能等功效;c30醇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效果,并能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疮疹。

4、合成脂肪醇因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逐步被天然脂肪醇所取代。而天然脂肪醇的生产原材料主要以椰子油、棕榈油和牛油等为主,大部分依赖进口,增加生产成本。微生物制备法具有原料资源可再生、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热点。

5、比如专利cn101899411a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中碳脂肪醇的工程大肠杆菌和制备中碳脂肪醇的方法,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硫脂酶基因,脂酰-coa还原酶基因等,使大肠杆菌获得生产中碳脂肪醇的能力。

6、又比如cn102311966b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蓝细菌中合成脂肪醇的构建体以及在蓝细菌中生产脂肪醇的方法,可产的脂肪醇为1-十六烷醇和1-十八烷醇,总产量为137.63μg/l。

7、但是,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醇存在产量低、菌种改造缓慢、检测过程繁琐、生理毒性、代谢路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脂肪醇尤其是高级脂肪醇的微生物法工业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醇存在产量低、菌种改造缓慢、检测过程繁琐、生理毒性、代谢路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寻找新的能够产生多种脂肪醇化合物特别是高级脂肪醇的菌株,对研究相关功能基因、代谢途径等,以推进生物工程化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6。保藏时间为2022年06月21日,保藏中心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为100101。

3、其中,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其中,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的生长条件为:生长温度为10℃-45℃,耐受ph为9.6和5% nacl。优选地,最适温度为37℃。

5、其中,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的生物学特征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球菌,对生或呈链状,无鞭毛、不产芽孢。

6、其中,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能同时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月桂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鲸蜡醇)、1-十九烷醇。

7、其中,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月桂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鲸蜡醇)、1-十九烷醇的含量分别为1.087、0.476、0.578、3.014、0.639mg/l,占其挥发性醇类物质总量的92.2%。

8、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在产脂肪醇方面的应用。

9、其中,所述应用中,是将意大利肠球菌在发酵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36h,ph值为6.0。优选地,所述意大利肠球菌的接种量为2%(×107cfu/ml)。

10、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16g葡萄糖,10g胰蛋白胨,2.5g酵母粉,5g牛肉膏,3.85g牛脑,4.9g牛心,0.5g吐温80,1g柠檬酸铵,2.5g氯化钠,2.5g无水乙酸钠,0.05g硫酸镁,0.025g硫酸锰,1.25g磷酸氢二钠,1g磷酸氢二钾。

1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从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同时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月桂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鲸蜡醇)、1-十九烷醇等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6。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月桂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鲸蜡醇)、1-十九烷醇的含量分别为1.087、0.476、0.578、3.014、0.639mg/l,占其挥发性醇类物质总量的92.2%。本发明的菌株在现有菌株资源中未见有报道,为微生物制备脂肪醇提供菌种选择,且有利于推进高级脂肪醇合成路径的研究,以提高工程菌合成脂肪醇的能力。

14、本发明提供的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6。保藏时间为2022年06月21日,保藏中心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为100101。分类命名为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



技术特征:

1.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菌株,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生长条件为:生长温度为10℃-45℃,耐受ph为9.6和5%nac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球菌,对生或呈链状,无鞭毛、不产芽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能同时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1-十九烷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1-十九烷醇的含量分别为1.087、0.476、0.578、3.014、0.639mg/l,占其挥发性醇类物质总量的92.2%。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在产脂肪醇方面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中,是将意大利肠球菌在发酵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36h,ph值为6.0;优选地,所述意大利肠球菌的接种量为2%(×107cfu/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16g葡萄糖,10g胰蛋白胨,2.5g酵母粉,5g牛肉膏,3.85g牛脑,4.9g牛心,0.5g吐温80,1g柠檬酸铵,2.5g氯化钠,2.5g无水乙酸钠,0.05g硫酸镁,0.025g硫酸锰,1.25g磷酸氢二钠,1g磷酸氢二钾。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及其应用。针对现有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醇存在产量低、菌种改造缓慢、检测过程繁琐、生理毒性、代谢路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产脂肪醇的意大利肠球菌(Enterococcus italicus)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6。该菌株能同时产正庚醇、1‑十二烷醇、1‑十五烷醇、1‑十六烷醇、1‑十九烷醇,为微生物制备脂肪醇提供菌种选择,且有利于推进高级脂肪醇合成路径的研究,以提高工程菌合成脂肪醇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于惠,王松涛,沈才洪,杨舒淋,赵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