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4027663发布日期:2023-05-05 09:5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水质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主要基于物理或化学技术,检测时间长且成本高。此外,这些方法得出的结果无法反映水体的生物毒性。为此,现有技术进一步开发了生物学方法以评价水体综合生物毒性,包括利用发光细菌、藻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来进行评价。但现有的生物毒性评价方法普遍存在适应性差、分析周期长与灵敏度不高等问题。

2、微生物具有繁殖时间短、对有毒环境反应迅速的特点,可能是适合用作水质监测生物方法的传感元件。其中,电化学活性菌是一种能和电极发生电子交换的一类微生物,能实现胞外电子传递。当电化学活性菌暴露于有毒污染物时,电活性生物膜(eab)的活性受到抑制,电流相应减少。基于电化学活性菌的这一特性,有望通过监测其电流来检测水质综合毒性。

3、现有技术中,利用电化学活性菌检测水质毒性的研究较少,而且一般采用混菌系统。但在实践中,混菌电活性生物膜的多群落结构存在难以复制等问题。

4、因此,如果能开发一种新的具有优异电化学活性的纯菌,将对水体毒性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cib-66,于2022年5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638。

3、优选的,所述假单胞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

4、相应的,所述假单胞菌在水质毒性检测和/或监测中的应用。

5、优选的,所述假单胞菌在检测和/或监测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抗生素、卤素元素或是否具有生物毒性,或检测/检测水体中重金属、抗生素、卤素元素浓度中的应用。

6、优选的,所述应用利用所述假单胞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

7、相应的,一种水体毒性检测装置,将所述假单胞菌接种到阳极电极上。

8、优选的,接种所述假单胞菌后,将电极电位调至0.2~0.3v,挂膜3~5天,完成生物膜启动。

9、相应的,一种水体毒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假单胞菌接种到阳极电极上,挂膜完成生物膜启动;

11、(2)在阳极注入待测水体,根据输出总库伦效率建立待测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与电流抑制率的关系式;

12、(3)计算待测水体的库伦量抑制率,根据库伦量抑制率计算获得待测水体中待测污染物浓度。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假单胞菌cib-66,该微生物可以纯菌体系监测、检测水体中的毒性污染物(重金属、抗生素、卤素元素)。菌株cib-66构建的阳极生物膜对水体毒性污染监测灵敏度极高,能达到ppb级别,具有良好的水质毒性在线预警应用前景,培养成本低,便于标准产业化实施。

14、本发明提供的假单胞菌cib-66环境适应能力强,在高盐碱环境、碱性环境中均能良好生存。在构建检测体系时,可采用高盐碱和/或碱性环境,防止杂菌污染。



技术特征:

1.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cib-66,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5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6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单胞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假单胞菌在水质毒性检测和/或监测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单胞菌在检测和/或监测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抗生素、卤素元素或是否具有生物毒性,或检测/检测水体中重金属、抗生素、卤素元素浓度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利用所述假单胞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

6.一种水体毒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假单胞菌接种到阳极电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种所述假单胞菌后,将电极电位调至0.2~0.3v,挂膜3~5天,完成生物膜启动。

8.一种水体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株假单胞菌CIB‑66,于2022年5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638。将所述假单胞菌接种到阳极电极上,挂膜完成生物膜启动;在阳极注入待测水体,根据输出总库伦效率建立待测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与电流抑制率的关系式;计算待测水体的库伦量抑制率,根据库伦量抑制率计算获得待测水体中待测污染物浓度。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假单胞菌,该微生物可以纯菌体系监测、检测水体中的毒性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水质毒性在线预警应用前景,培养成本低,便于标准产业化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汪婧婷,占国强,李大平,张礼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