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04157发布日期:2023-04-19 12: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对薄膜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其中由于防水透气膜具有能有效阻止水通过,而允许气体通过的功效,而备受各行业的偏爱。

2、防水透气膜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它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被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医疗设备以及食品包装等领域;尤其在卫生巾或纸尿布等领域上对于防水透气膜的依赖程度更高,一定程度上防水透气等效果决定卫生巾或纸尿布等生活用品对于使用者的舒适度。

3、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的防水透气膜质量参差不齐,但大多数的防水透气膜的防水性能很一般,还远远无法达到实际生产生活的要求,大大限制了防水透气膜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卫生巾的防水透气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透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氨酯:20-40份;聚氧乙烯醚:20-40份;聚丙烯:15-30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偶联剂:1-3份;抗氧化剂:2-6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聚氨酯、聚氧乙烯醚和聚丙烯共同混合制得的防水透气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填料将聚氨酯、聚氧乙烯醚和聚丙烯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使各种原料可以具有良好的分布均匀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舒适性,当防水透气膜应用在卫生巾或者纸尿布等产品时,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5、优选的,所述聚氧乙烯醚为改性聚氧乙烯醚,所述改性聚氧乙烯醚的改性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0-30重量份聚碳酸酯二醇、10-2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搅拌,再加入20-3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和2-6重量份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反应1-2h;再加入5-10重量份二羟甲基丁酸继续反应,冷却后加入2-6重量份三乙胺进行中和;加5-10重量份水后混合搅拌,再加入2-8重量份二乙烯三胺进行扩链,得到所述改性聚氧乙烯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对聚氧乙烯醚进行改性,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等物质的协同作用下,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聚氧乙烯醚与聚氨酯和聚丙烯之间的连接作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接入聚氧乙烯醚侧链,增加了改性聚氧乙烯醚表面有机硅含量,使透气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通过二乙烯三胺进行扩链,使改性后的聚氧乙烯醚具有低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可以对水分子进行吸附,实现透气过程,从而使制得的防水透气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7、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0.96-1.08):(1.04-1.12):(0.48-0.6):1。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制备改性聚氧乙烯醚的原料在特定的重量配比时,上述的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聚氧乙烯醚与制备防水透气膜的其他原料之间的连接作用,从而使透气膜具有较强的防水透气性能,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防水透气膜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

9、优选的,所述聚氨酯为改性聚氨酯,所述改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聚氨酯在20-40重量份丙酮中浸泡,烘干后与10-20重量份马来酸酐、5-15重量份二苯甲酮和10-20重量份二甲苯混合搅拌、静置,紫外线照射、静置,冲洗烘干,得到所述改性聚氨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方法对聚氨酯进行改性,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均匀分散在聚氨酯,增加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改性聚氨酯的附着力,调节聚氨酯成膜时微孔的数量和大小,有效阻挡水滴通过,而让水蒸气分子自由通过,进而提高成品的防水透气性能。

11、优选的,所述聚氨酯、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的重量比为1:(0.52-0.64):(0.28-0.52):(0.64-0.72)。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聚氨酯、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在特定的重量配比时,四者共同配合,使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可以均匀分散在聚氨酯表面,可以使成品的防水透气性能大大提高的同时可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拉伸强度。

13、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铋催化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对聚氧乙烯醚的改性过程更快完成。

15、优选的,所述偶联剂选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16、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选用茶多酚和丁基羟基茴香醚中的一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合适的偶联剂和抗氧化剂可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使卫生巾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18、优选的,所述改性聚氨酯和改性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6-1.2):1。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改性聚氨酯和改性聚氧乙烯醚在特定的重量配比时,经过改性后的聚氨酯和聚氧乙烯醚共同配合,大大提高了改性聚氨酯和改性聚氧乙烯醚之间的连接作用,可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拉伸强度。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1、一种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将聚氨酯、聚氧乙烯醚、聚丙烯搅拌混合,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偶联剂继续搅拌混合,挤出造粒后进行流延、拉伸,得到所述防水透气膜。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方法将制备防水透气膜的原料混合,可以制得防水透气效果好的膜。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当聚氨酯、聚氧乙烯醚和聚丙烯共同混合制得的防水透气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填料将聚氨酯、聚氧乙烯醚和聚丙烯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使各种原料可以具有良好的分布均匀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膜的舒适性,当防水透气膜应用在卫生巾或者纸尿布等产品时,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26、2.本申请通过对聚氧乙烯醚进行改性,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等物质的协同作用下,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聚氧乙烯醚与聚氨酯和聚丙烯之间的连接作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接入聚氧乙烯醚侧链,增加了改性聚氧乙烯醚表面有机硅含量,使透气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通过二乙烯三胺进行扩链,使改性后的聚氧乙烯醚具有低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可以对水分子进行吸附,实现透气过程,从而使制得的防水透气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27、3.采用上述的方法对聚氨酯进行改性,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均匀分散在聚氨酯,增加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改性聚氨酯的附着力,调节聚氨酯成膜时微孔的数量和大小,有效阻挡水滴通过,而让水蒸气分子自由通过,进而提高成品的防水透气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氨酯:20-40份;聚氧乙烯醚:20-40份;聚丙烯:15-30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偶联剂:1-3份;抗氧化剂: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醚为改性聚氧乙烯醚,所述改性聚氧乙烯醚的改性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0-30重量份聚碳酸酯二醇、10-2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搅拌,再加入20-3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和2-6重量份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反应1-2h;再加入5-10重量份二羟甲基丁酸继续反应,冷却后加入2-6重量份三乙胺进行中和;加5-10重量份水后混合搅拌,再加入2-8重量份二乙烯三胺进行扩链,得到所述改性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0.96-1.08):(1.04-1.12):(0.48-0.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为改性聚氨酯,所述改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聚氨酯在20-40重量份丙酮中浸泡,烘干后与10-20重量份马来酸酐、5-15重量份二苯甲酮和10-20重量份二甲苯混合搅拌、静置,紫外线照射、静置,冲洗烘干,得到所述改性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马来酸酐、二苯甲酮和二甲苯的重量比为1:(0.52-0.64):(0.28-0.52):(0.64-0.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铋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选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和改性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6-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用茶多酚和丁基羟基茴香醚中的一种。

10.一种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透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氨酯:20‑40份;聚氧乙烯醚:20‑40份;聚丙烯:15‑30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偶联剂:1‑3份;抗氧化剂:2‑6份。本申请具有提高卫生巾的防水透气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愿,卢旺章,夏中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市兆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