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7440发布日期:2023-07-25 16: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


背景技术:

1、pcr扩增仪是利用pcr技术对特定dna扩增的一种仪器,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实验中。

2、pcr扩增仪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将扩增仪表面所安装的滑动门开启,使其扩增仪内的工作空间展开,随后将对应的样本放入到工作空间内进行相应处理,但是,现有扩增仪壳体表面所安装的滑动门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关后,由于滑动门与壳体的表面直接接触,其滑动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则会出现磨损的现象,导致摩擦增大,加大滑动门的滑动阻力,磨损严重时甚至可能对滑动门的滑动造成直接阻碍,从而对滑动门的滑动顺畅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对扩增仪的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以解决在对滑动门进行长时间滑动后,由于滑动门与扩增仪壳体直接接触而造成磨损,不利于后期对滑动门进行流畅滑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包括扩增仪主体和两个滑动门,所述扩增仪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多道滑槽,两个所述滑动门设置于扩增仪主体的表面,所述滑动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动门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凹槽位置处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板与第二凸板,所述第一凸板的表面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杆安装有突出至所述滑槽内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有橡胶套,利用滚轮表面所设有的橡胶套来与扩增仪壳体相接触,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滑动门时,其滚轮可带动橡胶套直接于扩增仪壳体的表面进行滚动,可有效防止滑动门直接与扩增仪壳体表面直接接触磨损。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之间均设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凸板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凸板的表面设有突出至开口内的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凸板的表面插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插杆的一面设有防滑垫。

5、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使得防滑垫与扩增仪壳体紧密接触,实现对滑动门移动至某处的限制效果。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板所开设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块的直径,所述第一插杆的一端突出至所述第二凸板所开设的开口内且与所述凸起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插杆的一端以及所述凸起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且表面设为光滑面。

7、通过第一插杆的一端以及凸起的半圆形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凸起对第一插杆起到顶动效果,顶动操作更加轻松。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设有限位圈,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圈的内侧。

9、通过限位圈的位置设计,可有效实现对弹簧的位置限制效果,避免弹簧位置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设有通过通口突出至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的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面相接触的第二挡板,所述弹簧处于受压状态。

11、可实现对弹簧回弹路径的限制效果,使其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块、第一凸板和凸块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更有利于凸起对第一插杆的支撑。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

13、通过套筒的结构设计,可使得第二挡板始终处于套筒内,防止工作人员在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抓捏动作时意外夹手的情况出现。

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门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凹槽的位置处设有海绵块。

15、通过海绵块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外界杂物掉入至滑动门内造成阻碍。

16、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海绵块与所述把手之间相互卡接。

17、通过海绵块与把手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使得海绵块与把手之间具有可拆卸的效果,便于后期更换或调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通过固定杆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并在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滚轮,从而利用滚轮表面所设有的橡胶套来与扩增仪壳体相接触,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滑动门时,其滚轮可带动橡胶套直接于扩增仪壳体的表面进行滚动,移动过程中并不会直接与扩增仪壳体的表面相互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滑动门直接与扩增仪壳体表面直接接触而造成磨损,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该扩增仪进行使用。

20、2、通过在多个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把手,且在把手的表面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并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弹簧,使其受到弹簧压力后的第一连接块进行移动,从而使其凸起直接与第一插杆起到顶起效果,使得防滑垫直接与扩增仪壳体的表面相接触,避免在对滑动门进行关闭使用时易滑动位移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包括扩增仪主体(1)和两个滑动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仪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多道滑槽(11),两个所述滑动门(2)设置于扩增仪主体(1)的表面,所述滑动门(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动门(2)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凹槽位置处设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3)和第二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4)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板(31)与第二凸板(41),所述第一凸板(31)的表面设有两个固定板(311),两个所述固定板(311)之间通过轴杆(313)安装有突出至所述滑槽(11)内的滚轮(5),所述滚轮(5)的表面设有橡胶套(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与所述第二连接块(4)的表面之间均设有把手(6),两个所述把手(6)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2),所述第一连接板(1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02)之间设有弹簧(104),所述第二凸板(41)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凸板(31)的表面设有突出至开口内的凸块(312),所述凸块(312)的表面设有凸起(8),所述第二凸板(41)的表面插接有第一插杆(9),所述第一插杆(9)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91),所述第一挡板(91)远离所述第一插杆(9)的一面设有防滑垫(9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板(41)所开设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块(312)的直径,所述第一插杆(9)的一端突出至所述第二凸板(41)所开设的开口内且与所述凸起(8)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插杆(9)的一端以及所述凸起(8)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且表面设为光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02)相互靠近的一面均设有限位圈(105),所述弹簧(104)位于所述限位圈(105)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1)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二连接板(102)的表面设有通过通口突出至所述第一连接板(101)外侧的第二插杆(103),所述第二插杆(103)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1)的一面相接触的第二挡板(106),所述弹簧(104)处于受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1)的表面设有套筒(107),所述套筒(107)位于所述第二挡板(106)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2)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凹槽的位置处设有海绵块(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7)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海绵块(7)与所述把手(6)之间相互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扩增仪的滑动门结构,包括扩增仪主体和两个滑动门,扩增仪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多道滑槽,两个滑动门设置于扩增仪主体的表面,滑动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滑动门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凹槽位置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板与第二凸板,第一凸板的表面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杆安装有突出至滑槽内的滚轮,滚轮的表面设有橡胶套,利用滚轮表面所设有的橡胶套来与扩增仪壳体相接触,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滑动门时,其滚轮可带动橡胶套直接于扩增仪壳体的表面进行滚动,可有效防止滑动门直接与扩增仪壳体表面直接接触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江,田洁,陈莉,冉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明志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