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67006发布日期:2024-04-25 10:53阅读:8来源:国知局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21年9月3日、2021年9月3日和2022年9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17888号、第10-2021-0117886号和第10-2022-011082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说明书涉及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背景技术:

1、由于塑料可以通过热或压力成型为各种形状,并且材料的品质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正在被塑料代替,并且使用塑料的新物品正在被开发。

2、由于塑料方便并且易于使用,因此对于由塑料制成的产品(例如塑料袋、pet瓶、一次性物品、包装产品和电子产品)的需求在全世界逐渐增加。

3、这样的用过的且废弃的塑料被焚烧或被填埋,并且在焚烧的情况下,排放出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因此废弃塑料被填埋而不是被焚烧。

4、然而,大多数塑料在处理之后需要长时间来自然分解,并且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塑料的量是巨大的,使得对回收塑料的关注日益增加。

5、在塑料中,聚氯乙烯(pvc)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管道、窗框等)、电线涂层、合成革、橡胶盆、软管、地板材料、包装材料、医用液袋、玩具等。需要探索用于从包含pvc的废料中回收pvc的各种方法以及在回收过程期间能够使对人和环境的损害最小化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1、本说明书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2、技术方案

3、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以下等式1筛选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4、[等式1]

5、pvc溶胀评分

6、=x1偶极+x2非球面度+x3dh+x4极性表面积

7、在等式1中,

8、x1、x2、x3和x4各自为0至5的实数,

9、偶极为溶剂分子的偶极矩,

10、非球面度为溶剂分子的非球面度,

11、dh为溶剂分子的关于氢键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以及

12、极性表面积为极性表面积分率。

13、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回收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以及

14、使用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

15、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使用通过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回收聚氯乙烯。

16、本说明书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包含: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胀评分值为0或更小的溶剂中的任一良溶剂;以及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胀评分值大于0的溶剂中的任一非溶剂。

17、[等式1]

18、pvc溶胀评分

19、=x1偶极+x2非球面度+x3dh+x4极性表面积在等式1中,

20、x1、x2、x3和x4各自为0至5的实数,偶极为溶剂分子的偶极矩,非球面度为溶剂分子的非球面度,dh为溶剂分子的关于氢键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以及极性表面积为极性表面积分率。

21、有益效果

22、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找出能够在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溶剂。

23、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找出适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过程的各种良溶剂-非溶剂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以下等式1筛选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胀评分值为0或更小的溶剂中的任一溶剂作为用于聚氯乙烯的良溶剂;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良溶剂的pvc溶胀评分值与所述非溶剂的pvc溶胀评分值之差为1.5或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良溶剂的沸点为85℃或更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x1为1.5,x2为1.5,x3为0.5,以及x4为0.25。

6.一种用于回收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聚氯乙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通过所述溶解过程获得的聚氯乙烯溶液中分离固体物质的分离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通过所述沉淀过程沉淀的聚氯乙烯进行冲洗的冲洗过程。

10.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回收聚氯乙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收聚氯乙烯,其中所述回收聚氯乙烯包含源自所述废料的添加剂。

12.一种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包含: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的pvc溶胀评分值与所述非溶剂的pvc溶胀评分值之差为1.5或更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的沸点为85℃或更高。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和所述非溶剂各自独立地为以下中的任一者:基于醇的溶剂、基于酮的溶剂、基于酯的溶剂、基于醚的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烃溶剂和含卤素的溶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为选自以下中的任一者:n,n-二甲基乙酰胺、环戊酮、2-戊酮、二烷、硝基苯、乙酸乙酯、苯、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氯仿、环己酮、四氢呋喃、2-丁酮、丙酮、4-甲基戊-2-酮、1,2,3-丙三醇三硝酸酯、四亚甲基亚砜、1-哌啶甲醛、1-乙酰基哌啶、n-甲基-2-吡咯烷酮、1,4-二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二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亚丙基脲、1-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吡咯烷酮、4-乙酰基吗啉、1-[乙氧基(甲基)磷酰基]甲基哌啶、n,n-二甲基丙酰胺、三丁基氧化膦、1-丙基-2-吡咯烷酮、n-异丙基吡咯烷酮、n,n,4-三甲基苯甲酰胺、n-甲基-邻乙酰甲苯胺、2-环己烯-1-酮、n,n,3-三甲基苯甲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三亚甲基硫醚、n,n,2-三甲基苯甲酰胺、1,3-二烷、四甲基脲、2-氮杂环辛酮、4-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5-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n,n-二乙基乙酰胺、1,3-丙二硫醇、4,5-二氢-2-甲基噻唑、吡咯烷、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4-氟-n,n-二甲基苯甲酰胺、环庚酮、1-吗啉代戊-1-酮、3-甲基环己酮、n,n-二甲基丁酰胺、己内酰胺、四氢噻吩、2-甲氧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硫醇、1,4,7,10-四氧杂环十二烷、1,3-二甲基-2-氧代吡咯烷-3-羧酸乙酯、1-(4-甲基哌啶基)丁-1-酮、2-甲基环己酮、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酮、n,n-二乙基甲酰胺、4-(丙-2-基)苯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n,n-二甲基-3-苯基丙酰胺、n-(1-甲基-2-甲氧基乙基)-n-氯乙酰基-2-乙基-6-甲基苯胺、二氯乙酰氯、n,n-二乙基-3-(2-甲基-1,3-二氧戊环-2-基)丙酰胺、n-乙酰基己内酰胺、d-樟脑、n-甲基甲酰苯胺、n-乙酰基-n-乙基-β-丙氨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基)乙醛、4-甲基环己酮、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尼古丁、2-甲基环戊酮、二甲基佛罗那、二乙基(三氯甲基)膦酸酯、3-甲基-6-亚异丙基环己酮、1-庚酰基-4-甲基哌嗪、n,n-二乙基-4-氧代戊酰胺、n-乙基-n-苯基乙酰胺、二甲基二硫醚、4,6-二甲基嘧啶、1,4-氧硫杂环己烷、n-仲丁基吡咯烷酮、1-(4-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5-甲基-2-吡咯烷酮、3-甲基-2-唑烷酮、n,n-二甲基-4-(丙-2-基)苯甲酰胺、2,5-二甲基吡嗪、二甲基香豆灵、4-(二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丙酯、二乙基二甲基酰氨基磷酸酯、异佛尔酮、n,n-二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1,2,3,5-四甲氧基苯、3,4,5-三甲氧基甲苯、己内酯、3-甲基-哌啶-2-酮、2-乙基己基水杨酸酯、3-乙基-2-氧代氧戊环-3-羧酸乙酯、1-乙基-3,5,7-三甲基-1,3-二氢-氮杂-2-酮、二甲基异山梨醇、甲基环戊烯醇酮丁酸酯、2-(2-甲氧基苯氧基)乙酸乙酯、昔兰尼、2,4,4-三甲基-6-氧代环己-1-烯-1-基乙酸酯、1,2-苯并二氢吡喃酮、三丙二醇乙基醚异构体、3,4-二甲氧基苯丙酮、甲基氨基乙醛二甲基缩醛、2,6-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3-二甲基-1,2,3,4-四氢-4-喹啉酮、3,5-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4-甲氧基苯甲醛、(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3,4-三甲氧基苯乙酮、乙基咪唑、2-氧代环辛烷羧酸甲酯、2-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乙酮、甲酸异丁酯、2-(2,6-二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苄氧基)乙酸乙酯、乙酰乙酸己酯、戊二酸二乙酯、4-乙氧羰基-2-乙基-3-甲基-2-环己烯-1-酮、荆芥内酯、三丙二醇丁醚、5,5-二甲基-2-氧代呋喃-3-羧酸乙酯、2-乙氧基苯甲醛、甲基-2,4-二甲氧基苯甲酸酯、5,5-二乙基-4-甲氧基呋喃-2(5h)-酮、4,6-二甲基-2-氧代-3,4-二氢-2h-吡喃-5-羧酸乙酯、4-苯氧基丁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丙酮、5,5-二甲基-2-氧代四氢呋喃-3-羧酸乙酯、3-(5-氧代四氢呋喃-2-基)丙酸乙酯、水杨酸苄酯、n,n-二乙基-4-甲基-4h-吡啶-1-羧酰胺、对甲苯基乙腈、5-甲基-2(3h)-呋喃酮、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甲酸戊基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n-丁基乙酰胺、4-甲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异丁酰苯、苯甲醛、1,2,4-三乙氧基苯、异丁基苯氧基乙酸酯、间二甲氧基苯、3-氧代丁酸-1-甲基乙基酯、乙基-2-(环己基甲基)-3-氧代丁酸酯、5-乙基二氢-2(3h)-呋喃酮、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4-(4-甲基哌啶基)吡啶、3-氧杂螺-十一-2-酮、甲酸己基酯、2,2-二甲基-4,6-二氧代环己烷羧酸甲酯、6-乙基-2-甲基-4-氧代环己-2-烯-1-羧酸乙酯、苯丙腈、4,4-二甲基-5,6,7,8-四氢-1h-异色烯-3-酮、2,6-二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n,n-二甲基辛酰胺、1-(2,5-二甲基吡咯烷-1-基)戊-1-酮、γ-丁内酯、乙酰乙酸叔丁酯、4-(甲氧基甲基)苯甲醚、薄荷内酯、2-甲氧基乙基乙酰乙酸酯、对(2,2-二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醚、1-(1-乙基丙基)-2-吡咯里嗪酮、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2-乙酰氧基-1-乙氧基丙烷、1,3-二甲基-4-乙基喹诺酮、1-(4-甲氧基苯氧基)丙酮、三丙酸甘油酯、3-二甲基氨基苯甲醚、2,4-二甲基苯甲醛、三聚乙醛、三丁酸甘油酯、2,3,4,5-四甲氧基甲苯、1,3,3-三甲基-2h-喹啉-4-酮、3-环己烯-1-甲醛、水杨酸异丁酯、2-(1-甲基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2,2-二乙氧基乙氧基)苯、3-(5-氧代氧戊环-2-基)丙酸甲酯、4-乙酰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3-乙基色满-2-酮、3-环己基-3-氧代丙酸乙酯、1-丙基-2(1h)-吡啶酮、7-甲基-4,4a,5,6-四氢-3h-萘-2-酮、1-(3,5-二甲基苯氧基)丙-2-酮、3-(2,5,5-三甲基-1,3-二烷-2-基)丙酸乙酯、1-四氢萘酮、4-甲基-3-戊烯-2-酮、1-叔丁基吡咯烷-2-酮、2-(4-(叔丁基)苯氧基)乙酸甲酯、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4,5)癸-2,6-二烯-8-酮、4-乙氧基苯甲酸乙酯、异丁酸麦芽酚酯、4-甲基-1,3-二烷、2-乙酰基吡啶、1,4-二乙氧基苯、1-(2,2-二乙氧基乙氧基)-4-甲基苯、环己基内酯、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酸酯、n-甲基苯甲酰胺、3-乙酰基-5-丙基二氢呋喃-2(3h)-酮、2,2-二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n-甲基-间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乙二醇二丁酸酯、4-氰基-2-氟苯甲酰氯、3,6-二甲基-2,3,3a,4,5,7a-六氢-1-苯并呋喃-2-酮、2-(2-氧代环己基)乙酸乙酯、4-(2-乙酰氧基乙氧基)甲苯、4-(2,5-二甲基吡咯-1-基)-2,6-二甲基吗啉、1-丁基吡啶-2(1h)-酮、n,n-二甲基癸酰胺、戊醛、2-(3-吡啶基)哌啶、4-甲氧基苯丙酮、4-叔丁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乙酰丙酮、2-甲基-2-苯氧基丙酸乙酯、2-乙酰基-5-氧代己酸乙酯、n-仲-异戊基吡咯烷酮、4-甲基-1-四氢萘酮、2-丁氧基乙醇乙酸酯、异丁酸酐、n-己基-2-吡咯烷酮、3-苄基-2,4-戊二酮、5-氧代癸酸乙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8-乙基-1-氧杂螺[4.5]癸-2-酮、n,n'-二丁基亚乙基脲、3-氧代十二烷酸甲酯、3-甲基-5-异丙基-4-乙氧羰基-2-环己烯-1-酮、6-戊基-2h-吡喃-2-酮、间甲氧基苯乙酮、苯并异唑、n,n-二乙基烟酰胺、3-(2-氧代环己基)丙酸乙酯、4-乙氧基苯甲酸丙酯、5-丁基-5-乙基四氢-2h-吡喃-2-酮、2-氧代-1-丙基环己烷羧酸乙酯、2-丙氧基乙基乙酸酯、2-甲基戊二酸二甲酯、邻甲基紫堇杷灵、1-戊基咪唑、n-甲酰基吗啉、2-丁氧基苯甲酸甲酯、7-丁基氧杂环庚烷-2-酮、丙酸酐、苯乙酮、1-(3-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2-甲基-咪唑、茴香醛二乙基缩醛、1-(2-甲基哌啶-1-基)戊-1-酮、5-丁基-5-乙基氧戊环-2-酮、2,4,6-三甲基苯甲醛、n,n-二乙基环己-3-烯-1-羧酰胺、4-甲氧基苯甲酸丁-2-基酯、丙二醇α甲基苄基醚、5-(苄氧基)戊-2-酮、n,n-二甲基十二酰胺、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s)-二氢博伏内酯、3,4-二氢-3-氧代依杜兰、2-甲氧基苯甲酸丁酯、7-环己基氧杂环庚烷-2-酮、1,4-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δ-癸内酯、2,5-二甲基苯氧基异丁酸乙酯、4a,8-二甲基-3,4,5,6,7,8-六氢萘-2-酮、5-羟基-2-癸烯酸内酯、2-(2-氧代氧戊环-3-基)乙酸乙酯、甲基辛内酯、3-戊酮、2,4-二乙酰基呋喃、2'-戊氧基苯乙酮、糠醛、丙二酸二乙酯、1-(氮杂环庚烷-1-基)丁-1-酮、对甲氧基苯戊酮、n,n-二乙基苯甲酰胺、4,4-二甲基萘-1(4h)-酮、γ-癸内酯、胡椒酮、乙酰乙酸乙酯、1-己基咪唑、二氢薄荷内酯、4-庚酮、戊二酸二甲酯、4-(苄氧基)-4-甲基戊-2-酮、3,3-二甲基-1-苯氧基丁-2-酮、草达灭、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苯丙酮、2-苯甲酰基-3-甲基丁酸乙酯、n,n-二乙基-2-甲基环己烷-1-羧酰胺、5-甲基-5-丙基-1,3-二烷-2-酮、3-甲基-5-(2-氧代丙基)氧戊环-2-酮、1-(氮杂环庚烷-1-基)戊-1-酮、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乙酸酯、2-甲基-1-(1-苯基乙基)咪唑、6-(二乙基氨基)-6-氧代己酸甲酯、5-十一内酯、4-甲基-5-戊基氧戊环-2-酮、2-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3,4-二氢-2(1h)-萘酮、1-甲氧基-3-(4-甲基苯氧基)苯、n,n-二己基乙酰胺、二氢猕猴桃内酯、1-戊酰基哌啶、6-(二甲基氨基)-6-氧代己酸丙-2-基酯、5,5-二甲基-4-(3-氧代丁基)氧戊环-2-酮、1-辛基吡咯烷-2-酮、γ-十一内酯、4-乙氧基苯乙基乙酸酯、2-己酰基环己烷-1-酮、γ-甲基癸内酯、1-(氮杂环庚烷-1-基)-3-甲基丁-1-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对甲氧基新戊苯酮、2-乙酰基-4-叔丁基环己烷-1-酮、4,4-二丁基-γ-丁内酯、4-乙基-2,6-二甲氧基苯酚、n,n-二乙基环己烷羧酰胺、5-十二内酯、1-己酰基哌啶、1-庚基-1h-咪唑、2-异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丁酸酐、乙酰乙酸甲酯、2,3,3-三甲基茚满酮、5-己基-4-甲基二氢呋喃-2(3h)-酮、苯氧基丙酮、1-丙氧基-2-丙醇、二正丙基硫醇基氨基甲酸乙酯、1,2-二甲氧基-4-甲基苯、四氢糠基丙酸酯、2-吡咯烷酮、2-甲氧基丙基乙酸酯、4-十二内酯、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n-异戊基丙酰苯胺、戊基哌啶-1-羧酸酯、1-(2-乙基哌啶-1-基)丁-1-酮、2-异丙氧基-苯甲酸异丙酯、n,n-二丁基戊酰胺、2,3-二氢-2,2-二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2-庚酮、2-[2-(2-甲氧基丙氧基)丙氧基]-1-丙醇、1,2,3,4,5,6,7,8-八氢-2,8,8-三甲基萘-2-甲醛、草灭特、4-甲基喹啉、5-壬酮、n,n-二戊基丁酰胺、3-二甲基氨基-2-甲基苯丙酮、2-乙基-1-戊酰基哌啶、4-(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苯酚、n,n-二丁基己酰胺、2-乙基己基乳酸酯、三丙二醇单甲醚、3-(2-氧代丙基)-2-戊基环戊酮、1-辛基咪唑、甲酸丁酯、丁草特、5-乙基-2-(2-呋喃基)-4-丙基-间二烷、1-甲氧基-4-(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苯、己基哌啶-1-羧酸酯、4-丙基环己酮、2,5,8,11,14,17-六氧杂十八烷、n,n-二乙基琥珀酰胺酸乙酯、二戊基氨基甲酸乙酯、4-甲基苯甲酸2-丁氧基乙酯、4'-戊基苯乙酮、灭草猛、2-环戊基环戊酮、2-丁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三甲氧基甲烷、丙酸苯氧基乙酯、4'-异丁基苯乙酮、2-甲基吲哚、n,n,2-三乙基己酰胺、2-甲氧基-4-丙基苯酚、3,5-双(2-甲基丙基)环己烷-1,2-二酮、2,4-二乙氧基-6-甲基嘧啶、乙基-2-羟基苯甲酸酯、对乙氧基苯甲醛、三乙酸甘油酯、对己基苯乙酮、n,n-二异丙基-苯乙酰胺、3-乙基十一烷-4,6-二酮、1-氮萘、5-甲基水杨酸甲酯、n,n-二丙基庚酰胺、4-甲基吡啶、4-戊基环己酮、4-吡啶甲醛、氧戊环-2-基甲基庚酸酯、2-(2-(4-甲基环己-3-烯基)丙基)环戊酮、2-异丙氧基苯酚、苯辛酮、2-苄基-4-甲基-1,3-二烷、苯甲酸乙酯、4-甲基-2-(2-甲基丙基)烷-4-醇、3-(二乙基氨基)苯丙酮、乙酰乙酸苄酯、苯甲酸异戊酯、吡啶、二氯甲烷和1,1,2,2-四氯乙烷。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溶剂为选自以下中的任一者: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2-丙醇、2,4-二甲基己烷、3-乙基-2,4-二甲基戊烷、2,7-二甲基辛烷、2,6-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戊烷、3,3-二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3,4-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庚烷、3,3-二甲基戊烷、1-(全氟丁基)二十烷、2,5-二甲基己烷、2,2-二甲基己烷、2,3,3-三甲基戊烷、甲酸、2,2,6-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4-四甲基戊烷、2,4,4-三甲基己烷、1-羟基苯并三唑、3-乙基-2,2-二甲基-戊烷、2,2,4,6,6-五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己烷、2-硝基乙醇、2,2,3,4-四甲基戊烷、八甲基三硅氧烷、2,2,3,3-四甲基己烷、1,5-戊二醇、1,1,1,2,2,3,3-七氟十一烷、2,2,5,5-四甲基己烷、2,2,3,3-四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2,2,4,4-四甲基戊烷、十二甲基环己硅氧烷、乙醛合氨、1,1,1,2,2,3,3,4,4-九氟十六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1,1,1,2,2,3,3-七氟壬烷、1,3-二氧戊环-2-酮、十甲基四硅氧烷、1-(全氟己基)二十二烷、六甲基二硅烷、1,1,1,2,2,3,3,4,4,5,5-十一氟十九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六烷、1,1,1,2,2,3,3,4,4-九氟十一烷、1,1,1,2,2,3,3,4,4-九氟十二烷、十六甲基七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四烷、丙炔醇、1,1,1,2,2,3,3,4,4-九氟癸烷、乙醇胺、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二烷、2-羟基丙腈、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烷、1,1,1,2,2,3,3,4,4-九氟壬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八烷、顺式-2-丁烯-1,4-二醇、1,1,1,2,2,3,3,4,4,5-十氟壬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八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五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四烷、1-(全氟己基)辛烷、1,1,1,2,2,3,3,4,4,5,5-十一氟癸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二烷、1h,8h-十六氟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三十烷、二十六甲基十二硅氧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二烷、1,3-丙二醇、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四烷、1,1,1,2,2,3,3,4,4,5,5,6-十二氟壬烷、1,1,1,2,2,3,3,4,4,5,5-十一氟辛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三烷、1-全氟辛基辛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癸烷、1,1,1,2,2,3,3,4,4,13,13,14,14,15,15,16,16,16-十八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三十一烷、乙酰氨基甲醇、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四烷、1-(二十一氟癸基)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八烷、氰乙醇、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辛烷、全氟辛基溴、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二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四烷、二十五氟二十三烷、1-(全氟己基)丙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癸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二烷、乙二醇、三十四氟二十四烷、甘油、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四烷、甲基氢过氧化物、h2o、4-羟甲基-1,3-二氧戊环-2-酮、羟基乙腈、全氟辛烷、全氟萘烷、甲磺酸、甲酰胺、4-甲基苯酚、pbr3、h2o2、bbr3、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2,2,3-三甲基-丁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2,4-二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3-乙基戊烷、3-乙基-3-甲基戊烷、2-甲基庚烷、3,3-二乙基戊烷、3-甲基庚烷、2-甲基辛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2-甲基-壬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甲基癸烷、3-甲基-壬烷、1,1,3,3-四甲基环戊烷、1,3-丁二醇、4-甲基癸烷、5-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1,1-二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正壬烷、异丁基环戊烷、异丙基环戊烷、叔丁基环己烷、十五烷、十三烷、1,1,3-三甲基环戊烷、1,1,3-三甲基环己烷、十九烷、十七烷、十八烷、乙基环戊烷、十二烷、正十一烷、丙基环戊烷、异丁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1-乙基-1-甲基环戊烷、2,3,3-三甲基-1-丁烯、2,4,4-三甲基-1-戊烯、正己基环戊烷、戊基环戊烷、1-异丙基-4-甲基环己烷、三甲基铝、正十四烷基环戊烷、十三烷基环戊烷、十四烷、正十二烷基环戊烷、正癸基环戊烷、正丙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3,3-二甲基-1-丁烯、正十六烷、戊烯、2,3,3-三甲基-1-戊烯、癸基环己烷、戊基环己烷、3,4-二环己基-2,5-二甲基己烷、2-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丁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十氢萘、六氢茚、联环己烷、环己烷、2,4,4-三甲基-2-戊烯、2,3-二甲基-1-戊烯、三环己基甲烷、丁基环戊烷、1-己烯、2,3-二甲基-1-丁烯、甲基甲酰胺、3,3-二甲基-1-丁炔、三甘醇、3-甲氧基-1,2-丙二醇、2,4-二甲基-1-戊烯、1-庚烯、3-甲基-1-戊烯、3-乙基-2-甲基-1-戊烯、1,4-二叔丁基苯、二甘醇、辛烯、甲氧基乙酸、1-壬烯、4-甲基-1-己烯、1,1,3,4,4,6-六甲基四氢萘、1,3,5-三异丙基苯、1,2,2,6,6-五甲基哌啶、1,4-二乙基苯、2-甲基-2-丁烯、异戊二烯、4-甲基-1-戊烯、1-十四碳烯、3-乙基-1-戊烯、2-甲基-3-庚烯、1-癸烯、2,3,4-三甲基-2-戊烯、1-十九碳烯、丁基苯、2-乙氧基-2-甲基-丙烷、1,2-二乙基苯、乙二醛、环己基苯、佳乐麝香、1,2,3,4-四甲基苯、1,2,3,5-四甲基苯、五乙基苯、1,3,5-三甲基苯、异丁醇、过氧乙酸、1,6-己二醇、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2,2'-(甲基亚氨基)双-乙醇、1,3-双(1-甲基乙基)-苯、2,7-二异丙基萘、1,2,3,5-四乙基苯、四氢-2,2,5,5-四甲基呋喃、1,5-二异丙基萘、2,3-丁二醇、1,2-二异丙基苯、1-(2-戊基)-4-(3-戊基)苯、十四烷基苯、十五烷基苯、乙基苯、3,6-双-(甲氧基甲基)-杜烯、5-羟基-6-甲氧基-8-[(4-氨基-1-甲基丁基)氨基]喹啉三氢溴化物、1-(1,1-二甲基乙基)-3-甲基苯、十三烷基苯、1-(甲氧基甲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十二烷基苯、1,2,4-三甲基苯、1-环己基-2-异丙基苯、4,6,6-三甲基双环(3,1,1)庚-3-烯、2,6-二叔丁基吡啶、1,1'-氧基双-辛烷、1,5-己二醇、1-(1,1-二甲基乙基)-3,5-二甲基苯、异戊酸薄荷酯、1-甲基-7-(1-甲基丙基)萘、叔丁醇、β-雪松烯、二甲氧基甲烷、1,2,3,4,5,6,7,8-八氢蒽、叔丁基苯、1,2-己二醇、环己烯、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δ-杜松烯、异丙基苯、十一烷基苯、2,5-己二醇、二丙二醇、1,6-二甲基-4-异丙基四氢萘、二正丙基醚、二异丙基醚、花侧柏烯、1,4-双(1-甲基乙基)-苯、2,4-二甲基-3-硫杂戊烷、1-甲氧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1-乙氧基丁烷、癸基苯和环庚烷。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技术研发人员:金昇昰,高恩别,金敬勋,金亨燮,李佳贤,李承勇,张允宣,韩卿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LG化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