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萜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60626发布日期:2023-04-26 16: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萜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具体涉及香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叶中分离纯化的一个单萜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香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隶属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为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近年来在福建有大规模种植。迄今为止,从樟属植物中分离出了181种不同骨架的萜类成分,而且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在免疫调节、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癌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香樟提油工艺上主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该方法出油率仅在2.0%到3.0%之间,香樟植物的利用率极低。工业上香樟提取挥发油后,会产生大量的提取废液及枝叶残渣,无法得到较好的利用。因此,提取后的剩余物残渣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香樟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对香樟提油剩余物综合利用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有望为水提物的利用和开发寻找到新途径。

2、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或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在体内或细胞内蓄积而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氧化应激现象在动植物损伤应激及组织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抗氧化剂在医疗、美容、植物保护及食品保鲜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植物源抗氧化剂具有稳定性好、无毒无害、资源可再生等优点,广泛推广应用。在抗氧化药物的研发中,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试验是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维生素c是最稳定且常用的阳性对照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从香樟叶中提取出一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单萜类新化合物,并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

2、本发明公开的香樟单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3、

4、所述的单萜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5、1)将香樟鲜叶置于避光通风处干燥7天,枝叶分离并挑选出杂质和异物,挑选后的香樟叶切成1-3cm小段;香樟叶小段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8倍量的饮用水,100℃回流煮3个小时,提取液回收;

6、2)步骤1)所得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d101吸附,95%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液回收减压浓缩,得提取物a;

7、3)取提取物a的浸膏用适量甲醇溶解后,与硅藻土拌样,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萃取,减压浓缩,得到3个萃取部位fr.1、fr.2和fr.3;

8、4)经硅胶薄层色谱(tlc)分析,选取fr.2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利用二氯甲烷:甲醇(v:v)=100:0、30:1、20:1、10:1、8:1、5:1、3:1、1:1和0:100依次进行梯度洗脱,经tlc分析得到13个馏分fr.2.1~fr.2.13;其中fr.2.2再经聚酰胺树脂色谱分离,利用乙醇:水(v:v)=0:1、3:7、1:1、7:3、9:1、和1:0依次进行梯度洗脱,经tlc分析得到6个馏分fr.2.2.1~fr.2.2.6。fr.2.2.1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1、5:1、3:1、1:1、0:1依次进行洗脱,收集馏分,经tlc分析合并得到6个馏分fr.2.2.1.1~fr.2.2.1.6;

9、5)取fr.2.2.1.2馏分经ods柱色谱分离,ods柱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相连,利用甲醇:水(v:v)=1:9~9:1依次进行梯度洗脱,得到21个馏分fr.2.2.1.2.1~fr.2.2.1.2.21。fr.2.2.1.2.11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c18,17%乙腈,8.0ml/min,210nm)纯化得到化合物3-(1-羟乙基)-5-(2-亚基丙基)环戊-2-烯-1-酮。

10、本发明公开了香樟中一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单萜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新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能力,且优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从香樟叶水提物中分离纯化的单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香樟中一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单萜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新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能力,且优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林,周文娟,邱远望,李元明,蔡少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