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4981799发布日期:2023-08-03 14:1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甲壳动物养殖过程中的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病原,其宿主范围广泛,感染对虾、螯虾及蟹类等甲壳类动物。wssv毒力强,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易爆发感染,导致对虾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白斑病毒的防治研究对水产养殖业病毒性病害防控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研究表明,自噬在wssv感染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病毒入胞过程中,自噬活性和wssv入胞呈现正相关;而在wssv复制及增殖阶段,自噬发挥抗病毒功能。在哺乳动物和果蝇中的研究发现,自噬体-溶酶体融合过程主要由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receptor,snare)复合物介导,位于自噬体的qa-snare蛋白突触融合蛋白17(syntaxin17)与其伴侣分子qbc-snare蛋白突触体相关蛋白snap29和位于溶酶体上的r-snare蛋白囊泡相关膜蛋白7/8(vamp7/8)结合形成snare复合物,调控自噬体-溶酶体膜融合,促进自噬溶酶体成熟。其中,自噬体qa-snare因子的syntaxin17含有自噬体上的qa型snare基序,在调控自噬体-溶酶体膜融合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功能。此外,syntaxin17的qa-snare基序还参与了与许多其他自噬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如atg14、tbk1和atg8家族蛋白。然而,在螯虾中并未发现潜在的螯虾syntaxin17基因,但鉴定出另一种螯虾qa-snare因子syntaxin12可能是新颖的自噬体snare分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编码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的基因cq-syx1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因cq-syx12的orf序列长858bp,该基因编码的cq-syx12蛋白定位于自噬体并参与snare复合物组装。在hpt细胞中抑制cq-syx12基因表达后,自噬活性显著降低,病毒基因转录能力增强;由此说明,cq-syx12基因可通过促进自噬活性显著抑制wssv感染。

4、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上述突触融合蛋白1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5、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上述突触融合蛋白12在制备抗动物wssv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抑制突触融合蛋白12的基因表达后,自噬活性显著降低,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增强;由此说明,cq-syx12基因可通过促进自噬活性显著抑制wssv感染,以syx12为靶点制备抗wssv感染新药开发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码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的基因cq-syx12,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触融合蛋白12在制备抗动物wssv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及其应用,编码抑制WSSV感染的突触融合蛋白12的基因Cq‑Syx1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触融合蛋白1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q‑Syx12基因可通过促进自噬活性显著抑制WSSV感染,以Syx12为靶点制备抗WSSV感染新药开发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鹏,刘灵珂,简久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