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脱氮副球菌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4857570发布日期:2023-07-23 00:2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株脱氮副球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脱氮副球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恶臭污染是指一切刺激嗅觉感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其成分复杂,刺激性大,对人类公共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种类繁多的恶臭气体,现有的除臭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或多种方法联用的处理方法。其中,生物法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生态安全、无二次污染、设备操作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恶臭污染物处理方式。

2、生物法中,微生物是重点和关键。大多数关于生物除臭的研究中,核心微生物菌群均为自养微生物体系,以异养微生物为核心的应用鲜有报道。异养微生物相较于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代谢快、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其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细菌具有生长速率快、活性高、增殖底物广泛、能同时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等优势,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脱氮的同时减少了渗滤液二次污染的排放。另外,由于反硝化作用产碱,部分hn-ad细菌可以中和循环液中的酸性液体,维持循环液ph。hn-ad细菌还可以实现循环液中有机物去除,达到脱氮除碳的目的。因此,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除臭领域和脱氮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hn-ad细菌存在脱氮效率不理想,可以降解的氮的种类有限,无法对多种形式的氮都实现高效降解等缺陷,亟需开发新的可高效脱氮除臭的hn-ad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脱氮副球菌及其应用。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hy-1,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83。

3、相应的,一株脱氮副球菌,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相应的,所述脱氮副球菌在除臭中的应用。

5、相应的,所述脱氮副球菌在脱氮中的应用。

6、相应的,包含所述脱氮副球菌的菌制剂。

7、优选的,所述菌制剂还包括施氏假单胞菌。

8、优选的,所述施氏假单胞菌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02。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9、优选的,按活菌量,所述施氏假单胞菌:所述脱氮副球菌=1:2~3。

10、相应的,所述菌制剂在除臭中的应用。

11、相应的,所述菌制剂在脱氮中的应用。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脱氮副球菌,可在异养条件下快速繁殖、高效降解氨氮、高效去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所述脱氮副球菌可制备为微生物菌制剂,用于包括畜禽养殖场、堆肥厂、污水处理厂等在内的恶臭气体产生场所用于除臭。所述脱氮副球菌在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微生物例如施氏假单胞菌联合使用时,即使在相对恶劣环境中(厌氧、多种氮源同时存在等)也能具有较好的脱氮和除臭能力。



技术特征:

1.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hy-1,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83。

2.一株脱氮副球菌,其特征在于: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脱氮副球菌在除臭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脱氮副球菌在脱氮中的应用。

5.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脱氮副球菌的菌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制剂还包括施氏假单胞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氏假单胞菌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02,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按活菌量,所述施氏假单胞菌:所述脱氮副球菌=1:2~3。

9.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菌制剂在除臭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菌制剂在脱氮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株脱氮副球菌及其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HY‑1,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83。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脱氮副球菌,可在异养条件下快速繁殖、高效降解氨氮、高效去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所述脱氮副球菌可制备为微生物菌制剂,用于各类需要除臭的场所,场所例如畜禽养殖场、堆肥厂、污水处理厂等。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英,宦臣臣,王茄灵,康宇,吕青阳,姬高升,田雪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