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35372发布日期:2023-08-05 20:4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玉米油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玉米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其主要制备原料是玉米胚芽,目前行业内主要的制取方法有溶剂浸出法、压榨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c02萃取法,在工业生产中,以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为主。

2、玉米胚芽来源于玉米籽粒,通过对玉米籽粒分离提取,得到胚芽,对胚芽处理,得到玉米油。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提取胚芽的方法有半湿法提胚、湿法提胚以及干法提胚三种,这三种提胚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胚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油脂产出的同时激活了玉米中的脂肪酶,脂肪酶与产出的油脂在接触过程中,脂肪酶使油脂迅速分解,导致过氧化值短时间内快速递增,使得油脂呈现不被人接受的酸败味;二是提胚过程中产出的油脂在室温下发生酶水解的速度也很快,导致后续产出的毛油酸价高,难以得到高级别的食用油;三是上述三种方法操作过程复杂。

3、玉米油制取前,要对油料实施破碎、轧胚及蒸炒等处理,通过机械及热力措施对油料细胞的结构破坏,该过程涉及到的设备繁杂、步骤多,浸出法所采用的溶剂具有易燃、污染环境的特点,因此,在后期需要采取脱溶剂工序,故投资相对较大;另外,用浸出法制取玉米油,氧化物及有色物质含量大,精炼玉米油较困难。玉米胚芽在浸泡、干燥及存储时,胚芽内部的脂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类会导致玉米油产生降解,降解产物在预榨、浸出时会随之进入油内,降低了油脂质量。

4、目前玉米油的制备工艺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玉米毛油的制备,二阶段是由玉米毛油经精炼工艺制备可食用的玉米油。也就是说,目前的玉米油制备中,精炼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否则产出的玉米油无法直接食用,主要是由于:

5、一是由湿磨法玉米深加工分离制备的玉米胚芽,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硫作为辅料,导致使用该玉米胚芽压榨的玉米毛油中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风险;

6、二是玉米胚芽脱离玉米籽粒后,因胚芽含油量高,且胚芽组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胚芽过氧化值高,易酸败变质,所制备的玉米毛油无法长期保存;

7、三是常规玉米毛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蜡质,导致在常温下呈浑浊状态,必须通过精炼过程的脱蜡工序加以脱除;

8、四是压榨法生产的玉米毛油中,残留有高温压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美拉德反应产物、苯并芘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法直接食用;

9、上述的原因使得在目前玉米油生产中,精炼是不可缺少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玉米毛油的精炼过程仍存在以下缺点:

10、(1)精炼工艺会造成营养物质如天然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大量的流失;

11、(2)精炼工艺过程中,特别是脱臭工段,为了脱除异味物质和脂肪酸,需要通过高温脱臭去除,然而在高温条件下,易产生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等有害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12、(3)精炼过程流程长,且过程中添加大量的酸、碱、脱色剂,会造成油脂收率损失,造成粮油资源的浪费。

13、可见,提供一种无需精炼营养玉米油及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玉米制浆、多元酶系集成反应、离心/沉降、油相、酶解液离心或沉降、成品;该制备方法无需精炼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的损失,同时,避免了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酯等的生成,有效提高了玉米油产品的品质。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的优点,采用该方法能够得到口感好、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用油。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主要过程为玉米制浆、多元酶系集成反应、离心或沉降、油相、酶解液离心或沉降、成品;

4、其中,多元酶系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和磷脂酶中的至少两种;

5、多元酶系集成反应过程为:调节料浆的ph为4.0-8.0,向料浆中加入多元酶系,按以下程序控温进行反应:

6、程序控温:将料浆温度由常温升至35-65℃,反应0.5-6h,然后将料浆温度降至15-25℃,反应1-5h。

7、优选的,所述油料玉米的含油率≥20%。

8、优选的,玉米制浆过程为:将料粉与水混合,得到料浆;所述料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1-1∶10。

9、优选的,所述多元酶系与料粉的重量比为0.1-2∶100。

10、优选的,离心,酶解液以6000rpm转速离心1520分钟,三相分离,得油相、水相、和固体渣。

11、优选的,沉降,将酶解液置于沉降罐中,控制温度在50℃-85℃,静置沉降0.5-8h。

12、优选的,成品,将油相经干燥过滤后,得到成品玉米油。

13、产出的水相可作为营养饮料,固体渣可作为饲料原料。

14、上述制备方法中,以油料玉米为原料,该原料未经过玉米深加工提取胚芽工艺,将油料玉米直接粉碎,加水制浆,然后加入多元酶系提取玉米油;经过酶反应,使玉米油从油料组织中游离出来,且有效去除了油料玉米中的磷脂、蜡质;另外,酶反应过程中无有害色素和异味的产生,故无需经过常规油脂精炼过程,如脱胶、脱色、脱蜡、脱臭等精炼工艺;在酶解后,将酶解液离心过滤或沉淀后,即可直接得到可食用的成品玉米油。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油料玉米直接在整粒状态下粉碎,制成料浆后加入多元酶系提取玉米油,该处理过程使油料玉米中的脂肪酶处于休眠状态,避免了脂肪酶和油脂接触而产生的玉米油脂水解酸败问题,从而能够生产出富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且氧化酸败程度低的玉米油产品。

17、2、本发明中多元酶系集成反应控制,可以同时达到油脂高效析出、磷脂和蜡质有效脱除的目的,所得油品呈浅黄色或淡黄色、具有玉米油固有气味、冷冻试验和常规指标符合现行玉米油产品国家标准要求。

18、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无需精炼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的损失,同时,避免了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酯等的生成,有效提高了玉米油产品的品质;天然维生素e与植物甾醇含量高于目前市场在售的玉米油产品。

19、4、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不使用有机试剂,设备与工艺简单,显著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且能促进玉米中油脂的析出,使游离油的提取率有显著提高。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的优点,采用该方法能够得到口感好、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用油。本发明中多元酶系集成反应,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使用高温炒制压榨和有机溶剂,具有设备简单、流程简短的特点,绿色高效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过程为玉米制浆、多元酶系集成反应、离心或沉降、油相、酶解液离心或沉降、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制浆中,使用的油料玉米的含油率≥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制浆过程为:将料粉与水混合,得到料浆;所述料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1-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酶系与料粉的重量比为0.1-2∶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酶解液以6000rpm转速离心15-20分钟,三相分离,得油相、水相、和固体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降,将酶解液置于沉降罐中,控制温度在50℃-85℃,静置沉降0.5-8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品,将油相经干燥过滤后,得到成品玉米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精炼的营养玉米油制备方法,主要过程为玉米制浆、多元酶系集成反应、离心或沉降、油相、酶解液离心或沉降、成品;多元酶系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和磷脂酶中的至少两种;多元酶系集成反应过程为:调节料浆的pH为4.0‑8.0,向料浆中加入多元酶系,程序控温:将料浆温度由常温升至3565℃,反应0.56h,然后将料浆温度降至15‑25℃,反应1‑5h。该制备方法无需精炼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营养物质损失,同时,避免了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酯等的生成,有效提高了玉米油产品的品质。采用该方法能够得到口感好、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用油。

技术研发人员:谢登玉,孙淑华,郭宗敏,耿圆圆,李素,王哲,许静,刘兴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