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灭活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26699发布日期:2023-08-24 22: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灭活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病毒灭活、疫苗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鱼类灭活病毒疫苗以及通过电子束辐照制备该鱼类灭活病毒疫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病原感染,是具有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动物行之有效的无公害疾病防治技术。这一技术方法在鱼类中同样适用。一般地,鱼类疫苗多为灭活病毒疫苗,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熟,根据特定区域鱼类疾病,现制现用。

2、目前国内的灭活型鱼类疫苗多采用化学灭活技术,该灭活技术稳定可靠,通过使病毒表面蛋白变性等方式实现的,但这也导致了病毒免疫原性较低,制备的成品疫苗的有效性降低等缺陷,诱发鱼体产生抗体效价较低;同时,鱼类组织蛋白对病毒抗原起到干扰作用。病毒通过化学灭活后,直接注射到未患病鱼体内。传统的辐射法处理病毒,在灭活病毒的同时,同样会造成病毒表面蛋白构象的改变,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该方法目前通常应用于消毒灭菌领域。因此仅仅使用辐射法生产鱼类疫苗,其技术上并不占优,因此,国内外研究者甚少。

3、针对传统的热灭活或化学灭活病毒制备疫苗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单纯的通过辐照灭菌手段的来灭活病毒,同样造成免疫原性较低的现状,亟需通过电子束(electronbeam,eb)辐照技术来开发出新的鱼类病毒灭活工艺,从而获得全新的灭活型病毒疫苗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电子束辐照制备鱼类灭活病毒疫苗的方法及制备的鱼类灭活病毒疫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通过电子束辐照制备鱼类灭活病毒疫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病毒d10值的建立:取分离纯化后的鱼类相关病毒稀释至设定终浓度,计为初始滴度;然后对病毒进行梯度辐照直至病毒滴度下降至初始滴度的1/10,将对应的辐照总剂量±0.15kgy计为该病毒的d10值;

5、步骤二,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灭菌剂量sd值:

6、sd=kd10lg(n0/n),其中,n0为初始滴度,n取sal=10-6,k为安全系数且k≥1;

7、步骤三,辐照:按照辐照累计剂量≥sd值,对上述终浓度为初始滴度的纯化后的鱼类相关病毒样本进行小剂量多次辐照;

8、步骤四,低温脱盐和除菌,最后进行无菌灌装。

9、进一步地,上述初始浓度为103~104tcid50,优选为105tcid50。

10、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稀释采用的稀释液中添加有半乳糖、d-异抗坏血酸钠和亚硝酸钠。

11、进一步地,半乳糖的浓度为1~3%,优选为2%。

12、进一步地,d-异抗坏血酸钠的浓度为4~7‰,优选为5‰。

13、进一步地,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5-2.0‰,优选为1‰。

14、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辐照条件为:将病毒稀释液梯度降温至-20℃,采用能量为10mev的电子加速器进行梯度辐照。

15、进一步地,梯度辐照剂量为0.2kgy、0.4kgy、0.6kgy、0.8kgy、1.0kgy、1.2kgy、1.4kgy、1.6kgy。

16、进一步地,k=1。

17、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每次辐照的剂量不超过3kgy。

18、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将病毒样本梯度降温至-20℃,采用能量为10mev的电子加速器进行梯度辐照。

19、进一步地,步骤三中辐照完成后,梯度升温至0~10℃。

20、进一步地,步骤三中还包括对辐照完成的病毒样本进行灭活效果测试。

2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鱼类灭活病毒疫苗。

22、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3、本发明采用电子束对鱼类病毒进行辐照灭菌、灭活操作,灭活后的病毒免疫原性高,产品性能均一,稳定性好,批次内与批次间差异小,产品性能可靠性更佳;且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克服由于传统灭活方式造成的病毒表面蛋白、多肽、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活性不可逆的破坏。该方法创造性的实现了辐照灭活制备疫苗的工艺,有助于提升鱼类疫苗产能与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电子束辐照制备鱼类灭活病毒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浓度为103~104tcid50,优选为105tcid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分离纯化后的鱼类相关病毒进行扩增培养后,进行滴度的测定;测定的过程中采用的稀释液中添加有半乳糖、d-异抗坏血酸钠和亚硝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半乳糖的浓度为1~3%,优选为2%;d-异抗坏血酸钠的浓度为4~7‰,优选为5‰;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5-2.0‰,优选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辐照条件为:将病毒稀释液梯度降温至-20℃,采用能量为10mev的电子加速器进行梯度辐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梯度辐照剂量为0.2kgy、0.4kgy、0.6kgy、0.8kgy、1.0kgy、1.2kgy、1.4kgy、1.6kgy。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每次辐照的剂量不超过3kgy。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病毒样本梯度降温至-20℃,采用能量为10mev的电子加速器进行梯度辐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辐照完成后,梯度升温至0~10℃。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鱼类灭活病毒疫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电子束辐照制备鱼类灭活病毒疫苗的方法及制备的鱼类灭活病毒疫苗。该方法包括:取分离纯化后的鱼类相关病毒稀释至设定终浓度,计为初始滴度;然后对病毒进行梯度辐照直至病毒滴度下降至初始滴度的1/10,将对应的辐照总剂量±0.15kGy计为该病毒的D<subgt;10</subgt;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灭菌剂量SD值:SD=kD<subgt;10</subgt;Lg(N<subgt;0</subgt;/N),其中,N<subgt;0</subgt;为初始滴度,N取SAL=10<supgt;‑6</supgt;,k为安全系数且k≥1;按照辐照累计剂量≥SD值,终浓度为所述初始滴度的纯化后的鱼类相关病毒样本进行小剂量多次辐照。上述方法灭活后的病毒免疫原性高,产品性能可靠性更佳;且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克服由于传统灭活方式造成的病毒表面蛋白、多肽、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活性不可逆的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苏春,宋增福,肖冰冰,郁小娟,张晓飞,陈兴旺,黄敬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高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