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橄榄链霉菌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5496248发布日期:2023-09-19 23: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株橄榄链霉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橄榄链霉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菌核病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危害的植物病害,在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国家及区域都有发生,包括中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菌核病的危害范围日益扩大,病情趋势不断加重,严重威胁油料作物产业发展。菌核病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均有可能发病。核盘菌主要侵染叶片、茎基部及果实,被侵染的植物组织出现水渍状斑点,由绿色变为浅褐色病斑至深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罹病组织会出现白色菌丝并形成菌核,进而造成倒伏或植株死亡,土壤中的菌核及病残体是病害次年发生的初侵染来源。

2、根肿病近年来危害油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生产,在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均有根肿病发生报道。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引起的十字花科重要病害。因根肿菌在土壤中能够长期存在并随农事工具等传播,导致根肿病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制约十字花科种植产业健康发展。根肿病主要危害根系组织,罹病植株的地上部分植株初期表现为缺水、生长缓慢,后期叶片萎蔫变黄失水;地下部分根部初期表现表面光滑,后期龟裂变黄,直至整个根系组织腐烂。罹病植株根组织腐烂后,释放大量根肿菌休眠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将作为次年侵染及病害流行的主要来源。

3、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的化学防治手段有限,常用化学药剂主要包括对菌核病的多菌灵、菌核净、咪酰胺,以及对根肿病的氟啶胺及氰霜唑。化学药剂的长期过度使用,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风险增高,进而导致防治效果降低;同时,农药残留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对人畜危险性较高等问题,高毒农药的禁用也加大了化学防治的选择难度。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相容性更佳的生物防治资源发掘与利用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更符合绿色防控和生态安全的需求,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防治菌核病的生防资源主要包括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等;防治根肿病的生防资源主要包括球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绿色木霉(t.viride)、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等。缺乏对菌核病和根肿病同时具备防治效果的生防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获得一株能够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的菌株,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橄榄链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橄榄链霉菌可以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其防治效果均达50%以上,同时该菌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表明该菌株或生防菌剂在菌核病和根肿病的防治领域及在盐碱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所述橄榄链霉菌为mcnb77232,2023年4月12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与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7095。

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所述的橄榄链霉菌制备获得的生防菌剂。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橄榄链霉菌活化、培养后,用pbs缓冲液制成od600nm=0.7-0.8菌液,即为生防菌剂。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生防菌剂在抑菌中的应用。

6、进一步地,所述抑菌是指抑制以下的菌:

7、所述病原菌包括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a)、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小长喙霉(ceratocystis fimbriata)、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

8、进一步地,所述橄榄链霉菌能够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9、进一步地,所述橄榄链霉菌用于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

10、进一步地,所述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11、进一步地,所述根肿病的病原菌为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生防菌剂在盐碱环境防治中的应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发明分离得到一株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检测该生防菌具有卵磷脂酶、纤维素酶活性,证明其具备生防菌剂的利用潜力;

15、本发明将橄榄链霉菌制备的生防菌剂与核盘菌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剂对核盘菌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73.2%;该菌剂能够防治菌核病,其病情指数由75.0下降至36.7,防治效果51.1%。

16、本发明制备的生防菌剂与芸薹根肿菌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剂对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4.5%;该菌剂能够防治根肿病,其病情指数由63.3下降至30.0,防治效果为52.6%。

17、本发明公开的生防菌mcnb77232制备的生防菌剂对菌核病和根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18、2、本发明提供的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耐盐碱环境,能够作为盐碱地环境中植物病害防治的潜在菌株。用于盐碱地及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种植中。

19、生物材料保藏信息说明

20、mcnb77232,在本申请中称作橄榄链霉菌,已于2023年04月12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与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095,保藏单位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橄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



技术特征:

1.一株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链霉菌为mcnb77232,2023年4月12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与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7095。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链霉菌制备获得的生防菌剂。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橄榄链霉菌活化、培养后,用pbs缓冲液制成od600nm=0.7-0.8菌液,即为生防菌剂。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链霉菌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在抑菌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所述抑菌是指抑制以下的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链霉菌能够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链霉菌用于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肿病的病原菌为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10.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在盐碱环境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橄榄链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制备的橄榄链霉菌生防菌剂可以防治菌核病和根肿病,其防治效果均达50%以上,同时该菌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表明该菌株或生防菌剂在菌核病和根肿病的防治领域及在盐碱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梁月,洪瑛喆,翟建,孙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