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2606发布日期:2023-09-14 10:3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曲酿酒,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红曲酿酒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添加红曲米糖化发酵。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

2、红曲酿酒过程由于环境的易变,导致红曲酿酒的不稳定,造成所酿酒的酒精度成分等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通过优化复合发酵菌,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高酿酒的稳定性。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6、s1茯苓、大米用水浸泡,分别蒸制后备用;将蒸熟后的茯苓和大米混合后,按每g大米1000u添加液化酶进行液化,得到糖化液;

7、s2将糖化液加入复合发酵菌后置于恒温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置于摇床上,在18~20℃下恒温发酵10天,升温至30~35℃继续发酵15天过滤制得初酿酒;

8、s3将所制得的初酿酒除菌处理后,加入人参提取物,在温度80~85℃下煎酒处理20~25分钟冷却至室温;

9、s4将煎酒处理后的初酿酒装坛和密封处理后,陈酿半年以上,得到红曲黄酒;

10、复合发酵菌为嗜酸乳杆菌、活性干酵母、根霉酒曲按质量比为1∶2∶3的混合菌;复合发酵菌和大米按重量比为50~75g∶100kg。

11、本发明嗜酸乳杆菌、活性干酵母、根霉酒曲的复合发酵菌对茯苓、大米的发酵底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易因环境温度湿度等微小的变化,对发酵产生影响。

12、其中,嗜酸乳杆菌选自保藏号为cicc6243的嗜酸乳杆菌;

13、其中,活性干酵母为安琪活性干酵母;

14、其中,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是中药“四君八珍”之一,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君药在相应疗效的配方中发挥精髓作用。《药典2015》中显示,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及健脾宁心之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等症。人参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及治虚羸。

15、其中,人参提取物可与茯苓分解物组合提高免疫力,赋予红曲所酿酒的保健功效。

16、可选地,茯苓和大米在用水浸泡前按重量份比为2∶40~45。

17、可选地,人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将人参加入其重量的4~8倍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醇提1~2h得到人参三萜皂苷液和人参渣;

19、将人参渣加入其重量的8~12倍体积的水在50~60℃进行水浸提1~2h得到人参多糖液;

20、将人参多糖液和人参三萜皂苷液混合并且浓缩直至含水率为20%制得人参提取物。

21、可选地,发酵罐连接有湿度自动调节器、温度自动调节器和空气循环器。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嗜酸乳杆菌、活性干酵母、根霉酒曲的复合发酵菌对茯苓、大米的发酵底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易因环境温度湿度等微小的变化,对发酵产生影响。

25、其中,人参提取物可与茯苓分解物组合提高免疫力,赋予红曲所酿酒的保健功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茯苓和大米在用水浸泡前按重量份比为2∶4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连接有湿度自动调节器、温度自动调节器和空气循环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红曲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红曲酿酒过程稳定性的方法。方法为:茯苓、大米用水浸泡,分别蒸制后备用;将蒸熟后的茯苓和大米混合后,添加液化酶进行液化,得到糖化液;糖化液加入复合发酵菌后置于恒温发酵罐,在18~20℃下恒温发酵10天,升温至30~35℃继续发酵15天过滤制得的初酿酒,加入人参提取物,在温度80~85℃下煎酒处理冷却、装坛和密封处理后,陈酿半年以上,得到红曲黄酒;复合发酵菌为嗜酸乳杆菌、活性干酵母、根霉酒曲按质量比为1∶2∶3的混合菌;复合发酵菌和大米按重量比为50~75g∶100kg。本发明通过优化复合发酵菌,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高酿酒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槐,郑春源,郭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发本草(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