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172535发布日期:2023-11-24 14:3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具体涉及到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是吲哚生物碱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在医药、农药以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terpendole e是从土壤中提取的天然产物,terpendole e对纺锤体驱动蛋白(ksp,也称为eg5)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从蓝藻中分离出的天然产物nostodione a被证明在体外抑制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酶体外活性。前列腺素d2(pgd2)是肥大细胞响应抗原攻击时的花生四烯酸的主要环加氧酶代谢产物,pgd2的过量产生会导致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中常见的炎症。fischerindole l对pgd2受体拮抗剂起到缓解各种过敏性疾病的作用。从墙根木中提取的天然产物bruceolline e对治疗疟疾在内的各种寄生虫病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mk-0524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结膜炎)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其cmax为1100μm,3900μm。麦角菌产生新的代谢产物已经有了充分的记录,最值得注意的是,紫爪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长期以来一直与各种谷物的污染有关,然而paspaline对角豆球蛋白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8μg/ml。

2、

3、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官能团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策略。三氟甲基(cf3)是一个关键的药效基团,将氟原子或含氟官能团引入有机小分子中能够显著改变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三氟甲基官能团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子用于含氟以及非含氟功能分子的构建。目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合的合成方法十分稀少(chem.commun.2014,50,14797-14800),因此,开发一种合成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新方法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填补合成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方面的技术空白。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5、

6、其中,r1、r2、r3为各自独立的基团,r1选自氢、卤素、酯基、甲氧基、甲基、醛基、苄氧基、新戊酰氧基、烯丙氧基、丙烯酸甲酯基、苯基中的一种;

7、r2选自c1~c6直链烷基中的一种;

8、r3选自苯基、卤素取代苯基中的一种。

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如上述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在布朗斯特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常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10、

11、其中,式(ⅱ)中r1、r2、r3与式(ⅰ)中r1、r2、r3对应一致。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朗斯特酸催化剂选自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或三氟甲磺酸;优选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朗斯特酸催化剂与式(ⅱ)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0.3:1;优选摩尔比为0.3:1。

1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所述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在溶剂六氟异丙醇中的浓度为0.05~0.2mol/l;优选浓度为0.1mol/l。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或二氯乙烷与六氟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优选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其中,二氯乙烷与六氟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2:1。

16、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为常温反应,反应时间为4~24小时。

1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常温反应过程中还包括,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溶剂,粗品经过硅胶柱层析。

1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如上述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在抑制赤霉菌和/或灰霉菌中的应用;或,在制备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和/或番茄灰霉病药物中的应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本发明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廉价的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为催化剂,无需使用金属催化剂,实现了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条件温和、产率高、底物范围广和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

21、本发明制备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尤其是赤霉菌和灰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小麦赤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技术特征:

1.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在布朗斯特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常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朗斯特酸催化剂选自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或三氟甲磺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朗斯特酸催化剂与式(ⅱ)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0.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05~0.2mol/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1mol/l。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或二氯乙烷与六氟异丙醇的混合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氯乙烷与六氟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2:1。

9.如权利要求2、3、5、6、8中任一项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反应,反应时间为4~24小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在抑制赤霉菌和/或灰霉菌中的应用;或,在制备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和/或番茄灰霉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简单易得三氟甲基3‑吲哚取代的烯丙基醇类化合物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在布朗斯特酸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室温反应得到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本发明无需使用金属催化剂,无需加热和无水无氧操作,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和反应底物范围较广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1‑三氟甲基环戊二烯[b]吲哚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小麦赤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技术研发人员:饶卫东,滕玉玲,俞向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