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5999364发布日期:2023-11-16 12:1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棉籽蛋白深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棉花是种植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之一。作为世界主要皮棉生产大国之一,我国棉籽资源丰富,年产棉籽数百万吨。棉籽经仁壳分离后,棉仁再经软化、轧胚、蒸炒、膨化、浸提取油、脱溶、干燥后得到棉籽粕。近年来,我国棉籽粕年产量稳定在400万吨左右。棉籽粕营养价值高,不仅富含粗蛋白,而且还含有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营养成分。棉籽粕的营养价值与豆类蛋白接近,从氨基酸组成来看,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推荐标准。可见棉籽粕是一种潜在的植物蛋白源。然而,由于棉籽粕中含有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超剂量游离棉酚,进而严重限制了这一宝贵蛋白资源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2、为了合理利用棉籽蛋白资源,我国将棉籽脱酚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相继研发出一批棉籽蛋白脱毒加工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溶剂萃取法。物理法通过高温、高压、高电场、以及各种射线处理物料,不仅导致棉籽蛋白变性,而且也会破坏原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同时,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学法通过添加诸如硫酸亚铁等化学试剂,将游离棉酚转化为棉酚铁的复合物,但是,该法将棉籽蛋白的色泽转为黑色,引起棉籽蛋白变性,而且,过多的试剂残留也影响了棉籽蛋白的适口性。微生物脱毒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物耗和能耗高,形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溶剂浸出法可以保留棉籽蛋白原有色泽,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脱酚率低、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不友好、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等缺陷。为了提高棉籽蛋白的附加值,开发脱酚率高且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的棉籽蛋白加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且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溶剂萃取技术存在棉籽蛋白脱酚率低、生产线路长、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不友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0、将棉籽粕机械粉碎、过筛后,获得过筛后的棉籽粕;

4、s20、将混合溶剂与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以(0.7~2):1的体积质量比例混合,搅拌,获得含溶剂的湿粕;

5、s30、将所述含溶剂的湿粕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棉籽蛋白产品;

6、其中,所述混合溶剂由乙醇和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组成,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ph值为3.8~6.3。

7、可选地,在步骤s30中,所述棉籽蛋白产品的游离棉酚残留量≤100mg/kg。

8、可选地,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为柠檬酸缓冲水溶液或醋酸缓冲水溶液。

9、可选地,在步骤s10中,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的粒径为40~120目。

10、可选地,在所述混合溶剂中,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体积占比为20~60%。

11、可选地,在所述混合溶剂中,所述乙醇的体积占比为40~80%。

12、可选地,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5mol/l。

13、可选地,在步骤s30中,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90min~420min。

14、可选地,在步骤s20中,将混合溶剂与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以(0.7~1.4):1的体积质量比例混合;

15、可选地,在步骤s30中,将所述含溶剂的湿粕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回收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乙醇用于下一批次的棉籽粕处理。

1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过筛后的棉籽粕与混合溶剂按特定比例进行混合,将投料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混合溶剂由有机溶剂和含水有机酸缓冲剂组成,两种溶剂能以任意比互溶,能保证棉籽蛋白和游离棉酚充分溶解,然后将混合后得到含溶剂的湿粕在60~80℃下进行热处理,控制热处理温度在合理区间,以促进棉籽蛋白与游离棉酚形成席夫碱,从而达到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残留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棉籽粕的方法脱酚率高,加工出的产品能维持棉籽蛋白原有色泽,适口性好,整个生产过程一步完成,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加工成本低,生产环节安全环保,操作人员无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所述棉籽蛋白产品的游离棉酚残留量≤100mg/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为柠檬酸缓冲水溶液或醋酸缓冲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的粒径为40~120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溶剂中,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体积占比为20~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溶剂中,所述乙醇的体积占比为40~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5mol/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90min~42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将混合溶剂与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以(0.7~1.4):1的体积质量比例混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将所述含溶剂的湿粕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回收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乙醇用于下一批次的棉籽粕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棉籽粕的处理方法,所述棉籽粕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棉籽粕机械粉碎、过筛后,获得过筛后的棉籽粕;S20、将混合溶剂与所述过筛后的棉籽粕以(0.7~2):1的体积质量比例混合,搅拌,获得含溶剂的湿粕;S30、将所述含溶剂的湿粕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棉籽蛋白产品;其中,所述混合溶剂由乙醇和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组成,所述有机酸缓冲水溶液的pH值为3.8~6.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步制备低酚残留的棉籽蛋白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加工出的棉籽蛋白维持原有色泽和品质,游离棉酚残留低,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一步完成,生产环节绿色环保、无三废排放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何东平,宋光森,刘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