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85229发布日期:2023-10-28 17:2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核糖体提取,尤其涉及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颗粒。核糖体在mrna的翻译、蛋白质折叠、肽基转移和肽基水解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核糖体的结构解析以及作用机制的分析能够有助于阐明蛋白质的合成与修饰机制,因此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thomasa.steitz教授也因为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分析领域中作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高纯度、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样品的制备是蛋白结构解析以及功能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2、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提取多聚核糖体的方法主要分为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沉淀法。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在对细胞进行破碎、过滤之后,将匀浆液加入蔗糖密度梯度溶液中,并使用超速离心仪进行离心分离。该方法虽然收率较高,但对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有文献报道使用垂直转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快速分级分离多聚核糖体,但对仪器设备要求同样较高。现有的免疫沉淀法在植物中的拟南芥中有应用,但该方法核糖体的收率较低,不适合做后续的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能高效地提取大量黄瓜核糖体。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黄瓜块与pbs溶液混合、榨汁,得混合物;所述黄瓜块与pbs溶液的重量比为4~7:25;

5、s2.将步骤s1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一离心,取上清液1;所述第一离心的离心力为2000~3000g,所述第一离心的时间为20~30min;

6、s3.将步骤s2所述上清液1进行第二离心,取上清液2;所述第二离心的离心力为5000~6000g,所述第二离心的时间为60~90min;

7、s4.将步骤s3所述上清液2进行第三离心,取上清液3;所述第三离心的离心力为9000~10000g,离心时间为60~90min;

8、s5.将步骤s4所述上清液3用滤膜过滤,取滤液;

9、s6.将步骤s5所述滤液进行超速离心,弃上清,得沉淀物;所述超速离心的转速为100000~140000g,所述超速离心的时间为60~90min;

10、s7.将步骤s6所述沉淀物与pbs溶液混合,重悬后进行第四离心,取上清,得黄瓜核糖体悬液;所述第四次离心的离心力为14000~16000g,所述第四次离心的时间为15~30min。

11、优选的,步骤s1和s7所述pbs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1~0.02m。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第二离心、第三离心、超速离心、第四离心的温度分别为3~5℃。

13、优选的,所述榨汁的时间为1~5min。

14、优选的,步骤s7所述pbs溶液与s6所述沉淀物的比例为1~5μl:1μg。

15、优选的,步骤s5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21~0.23μm。

1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提取方法得到的黄瓜核糖体。

1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黄瓜核糖体在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通过结合差速离心与超速离心的方法简便、高效地制备大量黄瓜核糖体,所制备的黄瓜核糖体可用于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分析。



技术特征:

1.一种黄瓜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7所述pbs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1~0.0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第二离心、第三离心、超速离心、第四离心的温度分别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的时间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所述pbs溶液与s6所述沉淀物的比例为1~5μl:1μ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21~0.23μm。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提取方法得到的黄瓜核糖体。

8.权利要求7所述的黄瓜核糖体在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糖体的提取方法,属于核糖体提取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将黄瓜块与PBS溶液混合打浆,经第一离心、第二离心、第三离心、超速离心和第四离心,制备得到了80S黄瓜核糖体。提取得到的80S黄瓜核糖体比较完整、得率高,从500g的黄瓜中可以提取备约2400OD26080S的核糖体,解决了核糖体提取困难、收率低的问题,为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段莉,曾斌,张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