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14585发布日期:2023-08-24 16:0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具体为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药物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药物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它涉及到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效果以及生物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药物敏感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基因变异,导致对特定药物的反应有所差异,而一些基因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转运和作用靶点的表达,从而影响药物敏感性,药物的特性,如化学结构、药物代谢途径、作用机制等,会影响其对细胞和组织的作用效果,不同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作用方式和效果可能不同,因此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会有差异。

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病例分析选择用药,在此之前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患者来源的胃癌组织三维离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cn115404221a,培养基包括以下原料:advanceddmem/f-12基础培养基、胎牛血清、b27添加剂、n2添加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l-丙胺酰-l-谷氨酰胺、胃泌素、青霉素、链霉素和两性霉素b。本申请通过应用胃癌三维离体培养基,构建胃癌患者体外培养体系,可用于检测药物或联用药物敏感性以及安全性,从而制定个体化化疗及辅助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精准、靶向治疗,更有望实现多靶点阻断用药,从而改变目前治疗和生存不佳的现状,延长患者生存率,使胃癌患者真正临床获益。

3、虽然上述方案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针对肿瘤病例分析后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患者来源组织培养往往需要较大样本量,手术样本需要优先确保病理检测的需求,穿刺、内镜活检样本往往无法满足培养需要,因此多数患者没有足够的组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因此亟须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来源组织培养往往需要较大样本量,手术样本需要优先确保病理检测的需求,穿刺、内镜活检样本往往无法满足培养需要,因此多数患者没有足够的组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组织取样准备,患者安置在平卧位,根据肿瘤区域调整患者体位,将肿瘤区域进行显露;

5、组织切割穿刺定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肿瘤显露区域进行诊断,由探测结果和医者经验确定最优穿刺路径;

6、穿刺切割准备,使用0.2%-0.25%的丁哌卡因或0.2%-0.27%的左旋丁哌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局麻药选择;

7、穿刺取样,使用巴德全自动活检穿刺枪和20g槽式穿刺针切割针按照穿刺路径进行切割穿刺,具体的:采用手术刀切口23mm-25mm,将活检穿刺枪引导至路径选定目标位置,进行快速的穿刺和拔针,切口局部压迫止血30min;

8、多次采集,根据病理诊断需求,选择性在患者体表同一切口、确定路径的不同方向和深度取3-4份组织样本;

9、组织固定转移和病理分析后的切片,根据病理诊断需求,在不影响病理诊断结果的前提下,选择0.5%-10%的乙酸乙酯进行组织固定,病理诊断后依次选择固定组织进行组织切割;

10、组织分配、培养,将切割后的超微组织块分别分配到多个培养试剂盒中,具体的,培养试剂盒类型分为保存液、清洗液、培养基、活性检测液和葡萄糖检测液,其中,

11、保存液成分:90%hanks平衡盐溶液、10%胎牛血清;

12、清洗液成分:青霉素450u/ml、链霉素360μg/ml、两性霉素1μg/ml、溶剂为pbs;

13、培养基成分:90%rpmi 1640溶液、10%胎牛血清;

14、药物敏感性检测和结果分析,根据病例诊断分析结果进行对应的药物或药物组合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5、a.准备要测试的药物或药物组合,根据具体病理诊断分析结果设计确定浓度范围;

16、b.适时将药物或药物组合添加到培养皿或培养基中;

17、c.根据药物性质和具体实验要求控制药物暴露时间;

18、d.定期观察并记录组织块反应和生长情况;

19、e.根据观察记录记过和药物敏感性指标,对组织块的反应和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0、f.确定药物或药物组合对组织块的药物敏感性并进行统计分析。

21、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组织切割穿刺定位步骤中,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采用迈瑞dc-75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或toshiba-nemio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

22、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组织固定转移和病理分析后的切片步骤中,当病理诊断需求对于细胞结构要求较高时选择0.5%-2%的低浓度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固定;当病理诊断需求要求对于细胞组织固定效果更高时,采用2%-10%的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固定;

23、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组织固定转移和病理分析后的切片步骤中,所述组织切割采用显微切割法将取样组织切割为0.2mm-0.5mm直径的超微组织块;

24、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组织分配、培养步骤中,所述活性检测液为5%mtt溶液,所述葡萄糖检测液为10mg/ml邻甲苯胺溶液;

25、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药物敏感性检测和结果分析步骤中,所述组织块反应和生长情况具体包括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存活率;

26、本发明进一步地设置为:在确定药物或药物组合对组织块的药物敏感性步骤中,所述药物和药物组合对应病例诊断分析结果。

27、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通过组织切割除刺取代传统的细针穿刺活检,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肿瘤区域的诊断,通过超声引导确定最优的穿刺路径,取样时间更短且诊断准确率更高,此外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超微组织块药物敏感性检测,可以更好地预测肿瘤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和敏感性,通过在原始组织天然肿瘤微环境的培养环境中进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更加真实的获取更精确地组织块与药物接触后情况,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为更多的患者提供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机会,可以更好地预测肿瘤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来源组织培养往往需要较大样本量,手术样本需要优先确保病理检测的需求,穿刺、内镜活检样本往往无法满足培养需要,因此多数患者没有足够的组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织切割穿刺定位步骤中,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采用迈瑞dc-75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或toshiba-nemio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织固定转移和病理分析后的切片步骤中,当病理诊断需求对于细胞结构要求较高时选择0.5%-2%的低浓度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固定;当病理诊断需求要求对于细胞组织固定效果更高时,采用2%-10%的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织固定转移和病理分析后的切片步骤中,所述组织切割采用显微切割法将取样组织切割为0.2mm-0.5mm直径的超微组织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织分配、培养步骤中,所述活性检测液为5%mtt溶液,所述葡萄糖检测液为10mg/ml邻甲苯胺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药物敏感性检测和结果分析步骤中,所述组织块反应和生长情况具体包括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存活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药物或药物组合对组织块的药物敏感性步骤中,所述药物和药物组合对应病例诊断分析结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来源超微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涉及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组织切割除刺取代传统的细针穿刺活检,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肿瘤区域的诊断,通过超声引导确定最优的穿刺路径,取样时间更短且诊断准确率更高,同时通过在原始组织天然肿瘤微环境的培养环境中进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更加真实的获取更精确地组织块与药物接触后情况,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为更多的患者提供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机会,可以更好地预测肿瘤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重益,刘星,齐慧,阚震,翟鹏,唐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泰康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