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二区成像剂IR-FEP-RGD-S-S-S-Fc的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

文档序号:35995902发布日期:2023-11-16 08:0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近红外二区成像剂

本发明属于抗癌药物,具体涉及近红外二区成像剂ir-fep-rgd-s-s-s-fc的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


背景技术:

1、由于减少了光子散射、吸收和组织自发荧光,第二近红外窗口(nir-iifl,1000-1700nm)的荧光成像表现出在生物组织中更深层次(约5-20mm)的高光学分辨率的优势。然而,“始终开启”的成像剂缺乏对肿瘤病变区域的选择性成像能力,导致在生物检测中信号-背景比(sbr)低,灵敏度差。

2、此外,化学动力疗法(cdt)的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cdt仍然存在疗效低下的问题。人们引入了一种外源佐剂,通过加强瘤内fenton化学反应,提高cdt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型cdt(ecdt)。当低温热疗(hptt)与cdt相结合时,升高的温度会加速-oh的产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当以适当的浓度h2s气体使用时,这些气体可以逆转癌细胞的沃伯格效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存,而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它们的超低分子量使分子可以扩散到肿瘤间质,并通过生物膜,而不需要任何主动运输机制。将cdt和h2s气体疗法结合到一个纳米平台上可以达到增强抗癌效果。例如,已经证明h2s气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表达,或者促进fe3+还原为fe2+,从而促进cdt在h2o2存在下的效率。h2s还可以加剧缺氧,以激活缺氧激活的原药来加强化疗。此外,据报道,h2s气体通过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iv)的活性而诱发急性毒性。因此,ecdt和h2s辅助的组合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综上所述,尽管ecdt和ecdt辅助组合治疗策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大多数近红外ii型成像剂的荧光信号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往往难以被设计成具有生物标志物诱导的变化,同时,生物相容性性,肿瘤靶向性不强、对正常组织的潜在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近红外二区成像剂ir-fep-rgd-s-s-s-fc的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具有只在肿瘤区域点亮的特点,同时能够实现肿瘤高精度靶向,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具有式1所示结构:

4、

5、式1中n为10~250。

6、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三苯基膦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伯胺还原产物,将所述伯胺还原产物、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第一羧基活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极性偶联反应,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

8、

9、优选的,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叠氮化钠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叠氮反应,得到叠氮反应产物;

11、将所述叠氮反应产物、噻吩-2-甲酸铜(i)、alkyne-peg-rgd、三[(1-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胺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叠加-烷基点击环化反应,得到式2所述结构的化合物;

12、

13、优选的,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式5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氨基二茂铁、有机溶剂和第二羧基活化剂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15、

16、优选的,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三苯基膦的质量比为2:1。

17、优选的,所述伯胺还原产物和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5~26):12;所述伯胺还原产物和第一羧基活化剂的质量比为(25~26):10。

18、优选的,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叠氮化钠的质量比为100:(45~50);

19、所述叠氮反应产物和alkyne-peg-rgd的质量比为(90~95):280。

20、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2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制备肿瘤诊疗试剂中的应用。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动力诊疗试剂,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制备肿瘤诊疗试剂中的应用。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记为ir-fep-rgd-s-s-s-fc),具有式1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由两个带有三硫连接体的二茂铁单元、一个“s-d-a-d-s”型有机荧光基团和两个crgd肽(crgd肽肽与整合素αvβ3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vβ3在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组成。由于pet(光诱导电子转移)从荧光淬灭剂(二茂铁)到有机荧光基团“s-d-a-d-s”的淬灭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自由状态下表现出微弱的荧光;但与肿瘤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反应后,三硫链接被打破,pet过程被阻断,有机荧光基团“s-d-a-d-s”被释放,因此在肿瘤细胞中能表现出强荧光特性,从而具有只在肿瘤区域点亮的特点。同时,ir-fep-rgd-s-s-s-fc在808nm照射下表现出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同时实现cdt/hptt/gt(gt基因靶向技术)三者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增强。总之,本发明提供的ir-fep-rgd-s-s-s-fc能实现近红外(nir)光控制的cdt/hptt/gt三者协同治疗,有利于芬顿反应进行,从而不断产生更多的-oh;在氧化应激反应中,-oh可以攻击脂质分子,从而产生更多有害的脂质过氧化物,导致gpx4酶下调,最终导致肿瘤细胞铁中毒。由实施例的体外和体内的结果都表明,ir-fep-rgd-s-s-s-f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活近红外-ii荧光/光声成像引导的活体系统中的精确三联体的制剂,其作为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能利用crgdfk实现生物靶向。此外,还实现了对小鼠的高生物相容性,前景巨大。



技术特征:

1.一种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所示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三苯基膦的质量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还原产物和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5~26):12;所述伯胺还原产物和第一羧基活化剂的质量比为(25~26):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叠氮化钠的质量比为100:(45~50);

8.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制备肿瘤诊疗试剂中的应用。

10.一种化学动力诊疗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或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抗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近红外二区成像剂IR‑FEP‑RGD‑S‑S‑S‑Fc的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具有式1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II型有机分子成像剂在自由状态下表现出微弱的荧光;但与肿瘤细胞中的谷胱甘肽反应后,三硫链接被打破,PET过程被阻断,有机荧光基团“S‑D‑A‑D‑S”被释放,因此在肿瘤细胞中能表现出强荧光特性,从而具有只在肿瘤区域点亮的特点。同时,IR‑FEP‑RGD‑S‑S‑S‑Fc在808nm照射下表现出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同时实现CDT/HPTT/GT三者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增强;此外,还实现了高的生物相容性,前景巨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晴来,伍桂龙,符倩,王文杰,谭森友,章涵玥,郭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