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蜍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244823发布日期:2023-12-02 08:5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蟾蜍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提取,具体涉及一种蟾蜍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蟾蜍作为重要的药用基原,可应用于“六神丸”、“麝香保心丸”、“梅花点舌丸”、“季德胜蛇药”、“蟾酥丸”、“蟾酥镇痛膏”、“蟾酥注射液”、“复方蟾皮胶囊”、“华蟾素”等百余种中成药中,在中医药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蟾蜍的皮肤腺、耳后腺分泌出的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蟾酥含多种生物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它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良药,尤其是其中含有的蟾毒配基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蟾蜍还可加工成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食道癌、肝癌、肾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

2、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路网的分割,导致中华蟾蜍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使野生蟾蜍栖息地大大受到限制,加之人们对野生蟾蜍的滥捕,造成野生资源不断的减少,接近于枯竭,市场上以蟾蜍为原料的药材,例如蟾酥、蟾皮等,售价日见上扬,因此开展蟾蜍规模化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目前蟾蜍入药主要以蟾酥、蟾皮为主,采集完蟾酥、剥去蟾皮后的蟾蜍骨、肉、内脏即变为废料,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但是没有任何报道提出蟾蜍油的药用价值和制备方法。因此,亟需一种蟾蜍油的制备方法将废弃的蟾蜍内脏变废为宝。

5、市面上常见的蛤蟆油为林蛙输卵管,如图1所示,与本发明中的蟾蜍油容易混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蟾蜍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蟾蜍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蟾蜍内脏破碎加热分离得到蟾蜍油。

3、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蟾蜍内脏破碎,得到蟾蜍内脏糜;

5、s2:将步骤s1得到的蟾蜍内脏糜加热后离心分离得到蟾蜍油。

6、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破碎至颗粒粒度≤5mm。

7、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95℃,优选为65℃;加热时间为≤60min,优选为30min。

8、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将蟾蜍内脏糜隔水加热时还包括加入溶剂,所述溶剂包括水,优选为蒸馏水。

9、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加入溶剂再加热,所述溶剂包括水,优选为蒸馏水。

10、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将蟾蜍内脏糜隔水加热时还包括加入nacl盐析,优选地,nacl加入量为蟾蜍内脏糜质量的0.5-2%,更优选的为1%。

11、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所述盐析时间为≤20min,优选为10min。

12、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所述离心速率为≤10000r/min,优选为6000r/min。

13、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所述离心时间为≤20min,优选为15min。

14、本发明中的上述原料均可自制,也可商购获得,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蟾蜍油。

16、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蟾蜍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出含有蟾毒配基类成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总和小于100ug/g,该类成分具有公认的抗肿瘤活性。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蟾蜍油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蟾蜍油在皮肤病、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18、具体地,皮肤病包括炎症、湿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采集完蟾酥、剥去蟾皮后的蟾蜍内脏为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制成蟾蜍油,变废为宝。

21、2、本发明得到的蟾蜍油对皮肤病(炎症、湿疹等)具有明显的作用,根据其成分分析,本发明蟾蜍油还具有抗肿瘤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蟾蜍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蟾蜍内脏破碎加热、分离得到蟾蜍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破碎至颗粒粒度≤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蟾蜍内脏糜隔水加热时还包括加入溶剂,所述溶剂包括水,优选为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蟾蜍内脏糜隔水加热时还包括加入nacl盐析,优选地,nacl加入量为蟾蜍内脏糜质量的2%以内,更优选地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盐析时间为≤20min,优选为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离心速率为≤10000r/min,优选为6000r/min;所述离心时间为<30min,优选为15min。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蟾蜍油。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蟾蜍油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蟾蜍油在皮肤病、抗肿瘤领域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蟾蜍油的制备方法,将蟾蜍内脏破碎加热后离心分离得到蟾蜍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采集完蟾酥、剥去蟾皮后的蟾蜍内脏为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制成蟾蜍油,变废为宝;本发明得到的蟾蜍油对皮肤病(炎症、湿疹等)具有明显的作用,根据其成分分析,本发明蟾蜍油还具有抗肿瘤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南,刘玉洋,边宝林,丁耀华,赵海誉,魏晓露,王宏洁,杨建,周严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