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827323发布日期:2024-01-26 16:3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水稻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原菌的侵害、异常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法都可能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由于水稻病害在水稻各个生长时期均可能发生,因此病原菌的侵害导致的水稻病害被认为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2、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细菌病害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发现报道40个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然而,在已报道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中,由于来源于野生稻的抗病基因难以利用、部分抗病基因的抗性仅在水稻成株期以后表达以及大多抗性基因的抗谱较窄等原因,长期以来,仅xa3、xa4、xa7、xa21和xa23等几个基因在生产中得以应用。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和高度的变异性,携带单一主效基因的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潜在的毒性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或由于病菌变异出现新的毒性小种,品种迅速抗性丧失,这是长期困扰育种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一个难题。因此,发掘和利用新基因,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对于水稻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当前针对水稻突变体的研究仍存在较多空白,经验证并知晓其确切功能的基因数量较少,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进一步挖掘白叶枯病调控基因,揭示基因功能并完善抗病分子调控网络,为后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导入抗性基因,增强新品种抗性提供了研究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所述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4、优选的,所述突变体为lm99-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上第593位碱基由c突变为g。

5、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突变体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表达载体或菌株。

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突变体或所述生物材料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中的应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8、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体白叶枯病的病斑长度在不同菌种条件下均显著小于野生型,抗性评价等级均高于野生型,表明基因突变使突变体具备更强的白叶枯病抗性,因此,可以应用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当中,提高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lm99-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上第593位碱基由c突变为g。

3.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表达载体或菌株。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生物材料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水稻LM99‑1基因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因突变导致水稻植株在苗期叶片上出现类病斑表型。经抗性鉴定后发现,类病斑表型的出现使得水稻植株的白叶枯病抗性提升。本发明初步解析了LM99‑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水稻抗病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翟荣荣,张小明,林祯芃,叶胜海,朱国富,叶靖,巫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