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598936发布日期:2024-04-18 12:3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位化合物功能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在全球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逐步加大,co2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致使大气co2含量不断上升,继而引发温室效应、能源短缺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使得如何高效地利用地球庞大的碳能源和降低大气co2含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把co2还原成化学燃料这一构想可从根源上解决co2排放引起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学燃料,要达到这一目标,可采用合适的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还原co2得到诸如co,cooh,ch4和c2h6类的新型燃料。那么我们就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实用耐久的光催化剂。由于光催化还原co2以光催化材料为中心,但传统的光催化材料通常选择较为昂贵的贵金属合成配合物,而以廉价金属镍为原料制备光催化剂还原co2的报导较少,特别是,将此类廉价金属化合物应用于二氧化碳向乙烯转化的研究,报道极为罕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金属化合物应用于二氧化碳向乙烯转化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为c20h20cl4ni2n8。

3、进一步的,所述配位化合物形态为固态晶体,所述固态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65.690(11)°,β=85.631(9)°,γ=63.104(11)°,

4、进一步的,所述配位化合物由6,6′-二氨基-2,2′-联吡啶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镍(ii)(pph3)2nicl2合成。

5、进一步的,所述配位化合物的两个镍离子通过氯原子形成的氯桥键桥连起来。

6、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将6,6′-二氨基-2,2′-联吡啶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镍(ii)(pph3)2nicl2在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8、s2.将步骤s1所得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析出黄色块状晶体;

9、s3.洗涤步骤s2所得黄色块状晶体,将其干燥,即制得该配合物的单晶样品。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6,6′-二氨基-2,2′-联吡啶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镍(ii)(pph3)2nicl2的摩尔比为1:1。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将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密封后再进行溶剂热反应。

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溶剂热反应的反应时间60~84h,反应温度为125~135℃。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冷却的速度为10℃/h。

14、进一步地,步骤s3中用乙醇洗涤步骤s3所得黄色块状晶体。

15、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尤其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还原。

16、进一步的,以所述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气体。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利用了6,6′-二氨基-2,2′-联吡啶双齿配位的特点,成功达到同二价镍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目的;

19、2.本发明采用的是廉价的镍化合物作为原料,极大的降低了制备该催化剂的成本;

20、3.本发明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产率高,复现性好,制备简单且纯度高;

21、4.本发明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用作光催化剂稳定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式为c20h20cl4ni2n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位化合物形态为固态晶体,所述固态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65.690(11)°,β=85.631(9)°,γ=63.10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位化合物由6,6′-二氨基-2,2′-联吡啶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镍(ii)(pph3)2nicl2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位化合物的两个镍离子通过氯原子形成的氯桥键桥连起来。

5.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6,6′-二氨基-2,2′-联吡啶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镍(ii)(pph3)2nicl2的摩尔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密封后再进行溶剂热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溶剂热反应的反应时间60~84h,反应温度为125~135℃。

9.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催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还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位化合物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吡啶双核镍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分子结构式为C<subgt;20</subgt;H<subgt;20</subgt;Cl<subgt;4</subgt;Ni<subgt;2</subgt;N<subgt;8</subgt;。本发明利用了6,6′‑二氨基‑2,2′‑联吡啶双齿配位的特点,成功达到同二价镍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母伟花,于涛,郭俊豪,徐全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