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9475发布日期:2024-04-01 13:4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木质素磺酸钠,特别是涉及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造纸黑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高浓度废水,主要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物、无机物(naoh、na2s、na2co3、na2so4、二氧化硅等)、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其中木质素占黑液总量的25~35%。提取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并将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可广泛应用于染料分散剂、陶瓷分散剂、水泥助磨剂、钻井泥浆调节剂、沥青乳化剂、水煤浆添加剂、水泥减水剂等领域。

2、当前,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多采用硫酸酸析方法,生产废液中硫酸钠含量高,且磺化改性时还需另加亚硫酸钠,生产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要使木质素磺酸钠兼具较好的分散效果和高温稳定性,就要使其同时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和磺化度;然而目前市面上作为染料分散剂的木质素磺酸钠,多是分子量相对较高、磺化度相对较低的,分散效果并不特别理想(国内很多企业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产品价格很便宜,其实就是磺化度较低),这是因为组成木质素的分子单元间存在多种化学连接,呈现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木质素磺化改性过程中磺酸基较难渗入到木质素分子内部,造成内部基团不能参与磺化反应,磺化度偏低,产品收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好表面活性和分散性能、高温分散稳定性好的木质素磺酸钠,满足使用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a)沉降、絮凝沉淀、过滤造纸黑液;再通过膜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

5、(b)向浓缩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直至体系ph至3~4,分离出木质素沉淀和含亚硫酸钠的滤液b;

6、(c)取木质素沉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双氧水中进行预氧化;之后采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至10~11,取滤液b、六水合氯化铁,加入到体系中进行磺化反应;该步骤中,控制木质素沉淀、滤液b中亚硫酸钠、六水合氯化铁的质量比为2:(1.1~1.4):(0.2-0.5);

7、(d)反应后加入甲醛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至7-8,降温出料,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木质素磺酸钠。

8、步骤(a)中,造纸黑液ph在11以上,浓缩液的固含量为25~30%。

9、步骤(c)中,双氧水浓度为3wt%,木质素沉淀与双氧水的用量比为1g:150ml。

10、步骤(c)中,预氧化在50~60℃下进行。

11、步骤(c)中,磺化反应温度为80~90℃。

12、步骤(d)中,在70℃下向磺化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甲醛进行反应,然后再升温至110~130℃继续反应。

13、步骤(d)中,甲醛与步骤(c)中木质素沉淀的质量比为0.5~1:2。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备方法的优化改进,提高了木质素磺酸钠的磺化效果,并有效控制了产品分子量,使木质素磺酸钠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和分散性能,且高温分散稳定性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造纸黑液ph在11以上,浓缩液的固含量为25~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双氧水浓度为3wt%,木质素沉淀与双氧水的用量比为1g:150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预氧化在50~60℃下进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磺化反应温度为80~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70℃下向磺化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甲醛进行反应,然后再升温至110~130℃继续反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甲醛与步骤(c)中木质素沉淀的质量比为0.5~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沉降、絮凝沉淀、过滤造纸黑液;再通过膜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b)向浓缩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直至体系pH至3~4,分离出木质素沉淀和含亚硫酸钠的滤液B;(c)取木质素沉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双氧水中进行预氧化;之后采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至10~11,取滤液B、六水合氯化铁,加入到体系中进行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至7‑8,降温出料,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木质素磺酸钠。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好表面活性和分散性能、高温分散稳定性的木质素磺酸钠,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炬芳,邵铁铮,邵国标,赵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捷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