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

文档序号:35842995发布日期:2023-10-25 15:5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l-酪氨酸(l-tyros i ne;l-tyr)的化学名称为l-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分子式为c9h11no3,它是一种含有酚羟基的芳香族极性α-氨基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从水中结晶为针状或片状体,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通常是使用蛋白水解法和生物酶催化法来进行酪氨酸的生产,但这两种方法具有很多缺点,如原料来源有限、稳定性差、工艺繁琐、产品成分复杂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酪氨酸具有成本低、工艺相对简单可控等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发酵法生产技术来进行大规模的酪氨酸工业化生产,且酪氨酸发酵方法和提取方法方面也处于不成熟状态。

2、循环发酵是一种新型发酵技术,在分批补料发酵的中后期,从发酵罐中放出部分发酵液或者回收全部(或部分)细胞作为下一批发酵的种子培养物,然后向发酵罐中一次性的补充新鲜的发酵培养基开始下一批(轮)发酵,并连续进行几批(轮)的半连续发酵方式。循环发酵技术的运用可省略下一批发酵的种子培养过程、减弱代谢产物抑制、缩短下一批发酵阶段从延滞期到稳定期时间,不仅节约时间成本还节约了能源资源,压缩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研发设计一款适合循环发酵的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4)、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陶瓷膜过滤系统(7)以及隔膜泵(8),所述发酵罐(4)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蒸汽进口(1)和无菌空气进口(2),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顶部的第二进料口,该段管道中间设有蒸汽冷凝水出口(3),所述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上方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的第三进料口,所述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上方的第三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陶瓷膜过滤系统(7)的第四进料口,陶瓷膜过滤系统(7)的第四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发酵罐(4)的补料口形成循环发酵系统,在各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隔膜泵(8)。

4、优选的,上述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各所述碟片式离心机底部设有固体出口。

5、优选的,上述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所述隔膜泵为微型隔膜泵。各所述设备间通过管道连接,各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微型隔膜泵,物料输送时由微型隔膜泵提供动力。

6、优选的,上述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所述发酵罐为机械搅拌通风式发酵罐。

7、有益效果:

8、上述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酪氨酸的循环发酵,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4)、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陶瓷膜过滤系统(7)以及隔膜泵(8),所述发酵罐(4)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蒸汽进口(1)和无菌空气进口(2),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顶部的第二进料口,该段管道中间设有蒸汽冷凝水出口(3),所述一号碟片式离心机(5)上方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的第三进料口,所述二号碟片式离心机(6)上方的第三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陶瓷膜过滤系统(7)的第四进料口,陶瓷膜过滤系统(7)的第四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发酵罐(4)的补料口形成循环发酵系统,在各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隔膜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碟片式离心机底部设有固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为微型隔膜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为机械搅拌通风式发酵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酪氨酸循环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一号碟片式离心机、二号碟片式离心机和陶瓷膜过滤系统组成的循环系统,在各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隔膜泵,为物料输送时提供动力;所述装置能够实现酪氨酸的循环发酵,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阳,李旭,赵春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