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0046发布日期:2023-11-06 23: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蚝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蚝汁加工用生蚝酶解发酵室的送风结构。


背景技术:

1、生蚝酶解加工成蚝汁,主要工艺为:对原料清洁粉碎—》打浆—》将蚝浆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灭酶获得蚝水—》蚝水再处理获得蚝汁,因生蚝是水产品,属于易腐品,其中酶解过程已经包含粉碎打浆等前期的工艺中的酶解,同时需要灭除杂菌,以保证蚝浆或后序蚝汁加工品质,再进入正式的酶解罐中加入特殊菌种进行酶解,除了所需要的酶解菌种外,包括整体加工工序的酶解影响蚝汁最后的鲜度及纯度,因此整体加工的关健酶解的最佳生产环境是一定的需求的无菌室,所以,其对加工中工序的连接段处或转移段处或酶解罐处其无菌室是起着重要作用,其每个加工工艺所需酶解室又不同,针对其移动式的酶解室,其起灭菌的送风结构是一关健结构,为了实现简易便宜移动适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气囊式的灭菌送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送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的盖板的顶端的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风机和气囊,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有纸滤,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风管,所述气囊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连接有转接环,所述气囊顶端通过转接环密封安装有紫外灯,所述气囊底端的转接环沿其轴向设置有插管,该转接环围绕插管开设有第二镂空所述风管对应第二镂空开设有第一镂空,且所述风管对应插管开设有圆槽,所述插管贯穿圆槽延伸至无菌室内,所述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反光铝箔层。

3、所述无菌室:四组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框,且所述顶框沿其轮廓竖直向下密封围设有密封膜,所述顶框的顶端密封设置盖板;

4、所述消毒机构设置于盖板的顶端。

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箱,且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有遥控器。

6、优选的,所述气囊顶端通过转接环螺纹安装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延伸至气囊内并安装有紫外灯,且所述紫外灯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插管的底端密封套接有排风罩,且所述排风罩的周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排风槽。

8、优选的,所述风机的电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顶框的一端呈半圆状,所述无菌室位于该处放置酶解罐,且所述顶框的另一端呈方形,所述无菌室位于该处为操作工位。

10、优选的,所述密封膜位于顶框方形一端设置有密封门帘。

11、优选的,所述密封膜的底端与地面之间通过胶条密封。

12、优选的,所述支架之间位于密封膜两侧设置有多组横杆。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侧面开槽的排风罩避免灭菌风向下直吹,通过排风罩将灭菌风均匀的送风在无菌室顶部,从而由上而下对无菌室内的空气进行驱替,保障灭菌送风,特别适用于酶解罐顶端投料口或所需的酶解室使用。

15、2、气囊底端的转接环沿其轴向设置有插管,并在插管周边开设第二镂空,风管对应第二镂空开设有第一镂空,且插管贯穿圆槽延伸至无菌室内,该插接安装结构的零部件和气囊共轴,使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16、3、根据相同流量的流体流速与流通截面积呈反比的关系,气流进入气囊后会产生明显减速,从而使得紫外灯有充足的时间对气囊内空气进行灭菌,另外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反光铝箔层,以进一步提高紫外灯的工作效率,通过气囊实现上述紫外灭菌功能,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排气后气囊可压缩折叠的优点,便于设备的安装、拆卸和转移。完全适用于移动式灭菌室内及携带适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送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的盖板(103)的顶端的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风机(2)和气囊(3),所述风机(2)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有纸滤(201),且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有风管(202),所述气囊(3)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连接有转接环(301),所述气囊(3)顶端通过转接环(301)密封安装有紫外灯(305),所述气囊(3)底端的转接环(301)沿其轴向设置有插管(303),该转接环(301)围绕插管(303)开设有第二镂空(302)所述风管(202)对应第二镂空(302)开设有第一镂空(204),且所述风管(202)对应插管(303)开设有圆槽(203),所述插管(303)贯穿圆槽(203)延伸至无菌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的内壁设置有反光铝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3)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箱(4),且所述控制箱(4)电性连接有遥控器(401),所述风机(2)的电机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顶端通过转接环(301)螺纹安装密封盖(304),所述密封盖(304)的底端延伸至气囊(3)内并安装有紫外灯(305),且所述紫外灯(305)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303)的底端密封套接有排风罩(205),且所述排风罩(205)的周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排风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室还包括四组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框(101),且所述顶框(101)沿其轮廓竖直向下密封围设有密封膜(104),所述顶框(101)的顶端密封设置盖板(103),所述顶框(101)的一端呈半圆状,所述无菌室位于该处放置酶解罐,且所述顶框(101)的另一端呈方形,所述无菌室位于该处为操作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104)位于顶框(101)方形一端设置有密封门帘(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104)的底端与地面之间通过胶条(106)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之间位于密封膜(104)两侧设置有多组横杆(1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送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的盖板的顶端的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风机和气囊,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有纸滤,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风管,所述气囊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连接有转接环,所述气囊顶端通过转接环密封安装有紫外灯,所述气囊底端的转接环沿其轴向设置有插管,该转接环围绕插管开设有第二镂空所述风管对应第二镂空开设有第一镂空,且所述风管对应插管开设有圆槽,所述插管贯穿圆槽延伸至无菌室内,所述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反光铝箔层。本技术结构新颖,有效保障对一定室内灭菌送风,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排气后气囊可压缩折叠的优点,便于设备的安装、拆卸和转移。完全适用于移动式灭菌室内及携带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治,张灿,邓金影,汪朴,吴婉贞,何广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