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5314发布日期:2023-12-14 06:4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生物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微生物个体虽然微小,但是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在对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在对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菌种发酵罐;

2、菌种发酵罐是一种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并采样观察的罐体,菌种发酵罐是利用生物发酵原理,给菌丝生长提供一个最佳的营养、酸碱度、温度和供氧量的环境,使菌丝快速生长,迅速扩繁,在短时间达到一定菌球数量,完成一个发酵周期,菌种发酵罐以使用方便以及密封性良好等优点,在微生物发酵培养方面使用较为常见。

3、现有的菌种发酵装置在对培养液进行上料时,需要先对培养液的进料管处进行点火,减小细菌外溢的情况,而当培养液放进菌种发酵装置内部后,由于进料管处的火焰还在燃烧,导致工作人员在将进料管进行封堵的过程中,容易使得肢体碰到火焰,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菌种发酵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种发酵装置包括:

3、罐体;

4、ph值控制组件,所述ph值控制组件位于罐体的顶部;

5、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位于罐体的顶部,且进料组件包括培养液进料管、凹槽、螺纹盖和把手,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互相连通的培养液进料管,且培养液进料管的外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培养液进料管上安装有螺纹连接的螺纹盖,且螺纹盖的顶部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把手。

6、优选的,所述ph值控制组件包括ph值控制管、无菌薄膜、限位口和弹性带,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互相连通的ph值控制管,且ph值控制管内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无菌薄膜,所述无菌薄膜上设有限位口,且无菌薄膜上靠近限位口的边缘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弹性带。

7、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无菌进气管,且罐体的顶部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位于无菌进气管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搅拌桨,且罐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桨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桨的顶部固定对接。

9、优选的,所述ph值控制组件还包括有密封盖,所述ph值控制管上安装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且密封盖与ph值控制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且罐体上安装有若干个固定连接的支腿。

11、优选的,所述无菌进气管和采样管均与罐体内部连通,且无菌进气管和采样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种发酵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将培养液和酵母菌送入罐体内时,首先对培养液进料管上的凹槽内添加适量的酒精,之后将酒精点燃,此时使用把手推动螺纹盖转动,由于把手与螺纹盖为转动连接,因此把手可以始终保持一个方向,不需要跟随螺纹盖一起转动,将螺纹盖拧开后,将装有培养液的试剂瓶瓶口对准培养液进料管,并将培养液倒入罐体内,之后再次利用把手将螺纹盖在培养液进料管上,当拧紧螺纹盖后,等待酒精燃烧殆尽,即可完成培养液的上料工作,避免在培养液进料管处的火焰,容易在培养液上料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罐体内的培养液添加ph校正液时,将ph值控制管上的密封盖打开,之后将装有ph校正液的试剂瓶放在无菌薄膜的限位口处,由于无菌薄膜的限位口处设有弹性带,利用弹性带,可使无菌薄膜的内侧贴合在ph校正液的试剂瓶上,通过无菌薄膜与试剂瓶配合,对ph值控制管进行密封,当将ph校正液通过ph值控制管倒入罐体内后,将试剂瓶抽出,并利用将密封盖将ph值控制管就行密封即可,提高了该装置在对培养液的ph值进行校正时的无菌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控制组件(2)包括ph值控制管(21)、无菌薄膜(22)、限位口(23)和弹性带(24),所述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互相连通的ph值控制管(21),且ph值控制管(21)内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无菌薄膜(22),所述无菌薄膜(22)上设有限位口(23),且无菌薄膜(22)上靠近限位口(23)的边缘安装有固定连接的弹性带(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无菌进气管(11),且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采样管(12),所述采样管(12)位于无菌进气管(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搅拌桨(4),且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桨(4)转动的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与搅拌桨(4)的顶部固定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控制组件(2)还包括有密封盖(25),所述ph值控制管(21)上安装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25),且密封盖(25)与ph值控制管(21)之间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13),且罐体(1)上安装有若干个固定连接的支腿(1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种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进气管(11)和采样管(12)均与罐体(1)内部连通,且无菌进气管(11)和采样管(12)上均设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发酵装置。所述菌种发酵装置包括罐体、PH值控制组件和进料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互相连通的培养液进料管,且培养液进料管的外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培养液进料管上安装有螺纹连接的螺纹盖,且螺纹盖的顶部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把手。本技术提供的菌种发酵装置,对培养液进料管上的凹槽内添加适量的酒精,之后将酒精点燃,此时使用把手推动螺纹盖转动,由于把手与螺纹盖为转动连接,因此把手可以始终保持一个方向,将螺纹盖拧开后,将装有培养液的试剂瓶瓶口对准培养液进料管,并将培养液倒入罐体内,避免在培养液进料管处的火焰,容易在培养液上料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