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0194发布日期:2023-07-18 22: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具体是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酒曲是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米里面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原料糖,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而酒曲在发酵过程中,其中的微生物含量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保证酒曲内微生物含量复合生产标准,一般检测设备都是通过培养皿进行培养,然后通过观察得到结果。

2、传统的酒曲菌群的检测设备在培养过程中位置固定,受到的光照、热源方向一定,使得在培养设备当中,不同位置的培养皿培养出来的菌群数量不一,存在检测的不稳定性,此外,传统的菌群培养检测设备较为笨重,不易搬运,同时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检测的培养皿来实现单个拿取。为此,我们提供了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屏,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出口,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箱体,且进出口贯穿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灯,所述内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架机构,所述内箱体底面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内箱体底面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开设有回风口,所述内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

5、上述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齿、扇叶、副齿、转动杆和热力管,所述主齿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扇叶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于主齿的顶部,所述主齿与副齿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副齿的中心位置,且转动杆通过轴套贯穿内箱体。

6、上述的,所述扇叶转动连接于进风口的内侧,所述热力管固定连接于回风口的内侧,所述电机与外箱体之间固定连接,且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屏之间电性连接。

7、上述的,所述副齿的直径尺寸大于主齿的直径尺寸,且主齿与副齿之间的啮合齿数为主齿自身圆径的三分之一。

8、上述的,所述培养架机构包括稳定架、底座架、六组培养销、十组插接固定口和拉环,所述拉环固定连接于培养销的顶部,所述插接固定口开设于培养销的表面,且插接固定口呈等距直线排布于培养销的表面,所述培养销与稳定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培养销的底端与底座架之间插接。

9、上述的,所述稳定架和底座架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上下两端,且稳定架和底座架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内箱体的内径尺寸,所述稳定架和底座架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内箱体的内部。

10、上述的,所述培养销的口径尺寸小于进出口的口径尺寸,且培养销与进出口之间相互对齐。

11、上述的,所述紫外灯通过导线与控制屏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紫外灯与培养架机构之间相互对齐,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的相对侧设立有真空层。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电机带动扇叶实现空气的流通,在回风口内设立热力管,实现温度的控制,而在主齿和副齿的啮合下,能带动培养架机构实现转停的效果,这样培养架机构能在内箱体内部发生转动,实现培养环境的均匀,培养皿受到的光照、热源整体保持一定。

15、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培养架机构,可通过在进出口处对单一培养销进行从稳定架和底座架上的拿取操作,而培养销表面的插接固定口能直接对培养皿进行固定,仅需控制传动机构带动培养销与进出口对齐即可,这样便于培养皿的单一拿取效果,同时整体结构紧凑,便于长距离的搬运运输,在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设立真空层也便于锁住温度,实现较好的培养环境。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技术特征:

1.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屏(2),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出口(3),所述外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箱体(4),且进出口(3)贯穿外箱体(1)与内箱体(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箱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灯(5),所述内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架机构(6),所述内箱体(4)底面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7),所述内箱体(4)底面远离进风口(7)的一端开设有回风口(8),所述内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电机(901)、主齿(902)、扇叶(903)、副齿(904)、转动杆(905)和热力管(906),所述主齿(902)与电机(9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扇叶(903)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于主齿(902)的顶部,所述主齿(902)与副齿(904)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905)固定连接于副齿(904)的中心位置,且转动杆(905)通过轴套贯穿内箱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903)转动连接于进风口(7)的内侧,所述热力管(906)固定连接于回风口(8)的内侧,所述电机(901)与外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且电机(901)通过导线与控制屏(2)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904)的直径尺寸大于主齿(902)的直径尺寸,且主齿(902)与副齿(904)之间的啮合齿数为主齿(902)自身圆径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架机构(6)包括稳定架(601)、底座架(602)、六组培养销(603)、十组插接固定口(604)和拉环(605),所述拉环(605)固定连接于培养销(603)的顶部,所述插接固定口(604)开设于培养销(603)的表面,且插接固定口(604)呈等距直线排布于培养销(603)的表面,所述培养销(603)与稳定架(60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培养销(603)的底端与底座架(602)之间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601)和底座架(602)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杆(905)的上下两端,且稳定架(601)和底座架(602)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内箱体(4)的内径尺寸,所述稳定架(601)和底座架(602)通过转动杆(905)转动连接于内箱体(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销(603)的口径尺寸小于进出口(3)的口径尺寸,且培养销(603)与进出口(3)之间相互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5)通过导线与控制屏(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紫外灯(5)与培养架机构(6)之间相互对齐,所述外箱体(1)和内箱体(4)的相对侧设立有真空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酒曲微生物发酵菌群检测设备,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屏,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出口,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箱体,且进出口贯穿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灯,所述内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架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电机带动扇叶实现空气的流通,在回风口内设立热力管,实现温度的控制,而在主齿和副齿的啮合下,能带动培养架机构实现转停的效果,这样培养架机构能在内箱体内部发生转动,实现培养环境的均匀,培养皿受到的光照、热源整体保持一定。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贵,王祥,周庆奎,吴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凤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