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7600发布日期:2023-10-11 10: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医学检测和科学实验中会广泛应用。

2、目前,市场中的微生物培养多使用培养箱,但是由于培养箱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放置培养皿时操作不便,且培养皿放置在柜体内不方便查找和拿取,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培养箱培养微生物菌种时不方便取放培养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箱门和培养架,所述箱门位于培养箱体的表面且与培养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培养架内置于培养箱体内且与培养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培养架包括中心杆、托盘架和滑块,所述中心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沿轴向分布的托盘架,所述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培养箱体内壁与滑块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滑块扣合与导轨的表面且与导轨滑动连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设有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门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转动销。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块的侧壁开设有u形槽,所述拉杆的端部内嵌于u形槽内且与滑块转动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托盘架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利用培养箱体、箱门和培养架组成培养装置,便于在打开箱门的同时通过拉杆带动培养架向外移动,且配合转动连接的培养架,方便工作人员培养微生物菌种时进行操作,通过在中心杆的表面设有可调节的托盘架,方便对托盘架的位置自由调节,提高使用的方便性,能够满足对不同种类细菌种的培养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箱门(2)和培养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位于培养箱体(1)的表面且与培养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培养架(3)内置于培养箱体(1)内且与培养箱体(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培养架(3)包括中心杆(4)、托盘架(5)和滑块(6),所述中心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沿轴向分布的托盘架(5),所述中心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6),所述培养箱体(1)内壁与滑块(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导轨(7),所述滑块(6)扣合与导轨(7)的表面且与导轨(7)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表面设有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表面设有转动连接的拉杆(11),所述拉杆(11)与固定座(10)的连接处设有转动销(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的侧壁开设有u形槽(13),所述拉杆(11)的端部内嵌于u形槽(13)内且与滑块(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架(5)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侧壁设有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箱门和培养架,所述箱门位于培养箱体的表面且与培养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培养架内置于培养箱体内且与培养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培养架包括中心杆、托盘架和滑块,所述中心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沿轴向分布的托盘架,所述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培养箱体内壁与滑块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滑块扣合与导轨的表面且与导轨滑动连接。本技术利用培养箱体、箱门和培养架组成培养装置,便于在打开箱门的同时通过拉杆带动培养架向外移动,且配合转动连接的培养架,方便工作人员培养微生物菌种时进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贺,董佳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胜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