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3317发布日期:2023-08-18 17: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菌种发酵用发酵罐,具体涉及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


背景技术:

1、随着乳酸及聚乳酸行业的高速发展,乳酸发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乳酸发酵对种子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乳酸下游产业需求高光学纯度的产品,使得种子培养在乳酸发酵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乳酸发酵企业普遍采用间歇种子培养的乳酸发酵工艺,间歇种子培养是分批次逐级扩大培养,由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种子罐的分批次种子培养至发酵罐发酵产酸。这种传统的乳酸发酵工艺需要多级种子培养,进而需要多个种子培养罐,且在进行间歇种子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间歇种子培养,使得发酵操作人员工作量增大,能耗高,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在发酵罐罐体内的上端部位通过支撑杆固定设有菌种暂存筒,菌种暂存筒为上端面开口的筒状结构,搅拌装置竖直放置在发酵罐罐体内,且搅拌装置通过轴承穿过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在发酵罐罐体上设有原料进管,原料进管的出料口位于菌种暂存筒内,在发酵罐罐体上设有两个ph调节管,一个ph调节管的出口位于菌种暂存筒内,另一个ph调节管的出口位于菌种暂存筒下方的发酵罐罐体内。

3、进一步,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设有电子开关阀。

4、进一步,菌种暂存筒和发酵罐罐体内均设有在线检测ph计。

5、进一步,发酵罐罐体的出料口设有抽出泵。

6、进一步,菌种暂存筒的边缘部位设有弧形边,防止菌液溢出时流至菌种暂存筒的外表面,不容易清洗。

7、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8、1.本申请装置的发酵罐内设有菌种暂存筒,可相应的对应菌种的初级培养,省却了转种的工序,降低能耗;

9、2.发酵罐内设置的菌种暂存筒位于发酵罐上端部位,在菌种暂存筒进料后,料液体积因为大于菌种暂存筒的体积将会溢出至发酵罐内,实现菌种的转种,且在菌种暂存筒持续溢出时,将会持续为发酵罐提供菌种,为菌种的连续培养提供前期培养条件,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的下端面设有电子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和所述发酵罐罐体(1)内分别设有在线检测ph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罐体(1)的出料口设有抽出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的边缘部位设有弧形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还包括,菌种暂存筒,所述菌种暂存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内的上端部位;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内,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轴承穿过所述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原料进管,所述原料进管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内;pH调节管,两个所述pH调节管的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内和所述发酵罐罐体内。菌种暂存筒位于发酵罐上端部位,在菌种暂存筒进料后,料液体积因为大于菌种暂存筒的体积将会溢出至发酵罐内,实现菌种的转种,且在菌种暂存筒持续溢出时,将会持续为发酵罐提供菌种,为菌种的连续培养提供前期培养条件,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徐建壮,张洪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峰久业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