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

文档序号:36039249发布日期:2023-11-17 17:2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多糖提取,具体为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1、油茶籽粕是油茶籽经榨油后剩的渣饼,在对渣饼进行提炼后可得到茶皂素或茶多糖,通常是利用反应釜对油茶籽粕内的茶多糖进行提取。

2、其中,茶多糖是将离心的油茶籽粕进行沉淀晾干,再进行混液提取后过滤,形成茶籽多肽后继续进行离心,离心后清液为茶多糖,最后进行过滤,得到纯茶多糖,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1484816.7的一种油茶籽粕中茶皂素和茶多糖提取装置及其工艺,本发明,达到了方便对反应釜内壁进行清洗的效果,无需人员再一直扶持高压喷头而耗费较多力气,且通过清理刷可有效提高装置的清洗效果,有效降低人员操作安全危险性,整体操作便捷易人工上手操作。

3、但是现有的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油茶籽粕在反应釜中进行混液提取后过滤,由于油茶籽粕和提取液之间接触不够充分,导致反应速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油茶籽粕在反应釜中进行混液提取后过滤,由于油茶籽粕和提取液之间接触不够充分,导致反应速率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

3、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顶盖、螺栓、电机、传动轴、槽板和搅拌杆;

4、所述顶盖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和反应釜螺纹连接,所述顶盖的顶端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接有槽板,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接有搅拌杆。

5、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外壁固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

6、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端安装有清理组件;

7、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伸缩件、环形管道、刮板、喷头、伸缩管和进水管;

8、所述伸缩件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底端固接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的底部固接有刮板,所述环形管道的内部连通有喷头,所述环形管道的顶端固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顶部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顶盖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安装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外壁固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和反应釜套接相连,所述定位销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底壳的内部固接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

10、优选的,所述定位销沿底壳环形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通过顶盖、螺栓、电机、传动轴、槽板和搅拌杆等的配合使用,将提取液和茶油粕投入到反应釜中,将顶盖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随后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外壁的槽板和搅拌杆混合提取液和茶油粕,增加茶油粕的反应效率;

13、通过伸缩件、环形管道、刮板、喷头、伸缩管和进水管等的配合使用,通过进水管接通水源,水源通过伸缩管进入到环形管道中,水源通过喷头喷到反应釜的内部,随后启动伸缩件带动环形管道移动,刮板将反应釜内壁的顽固杂质刮落,进而保证对反应釜内部的清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外壁固接有耳板(3),所述耳板(3)的底部固接有支撑座(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1)的顶端安装有清理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安装有底壳(6),所述底壳(6)的外壁固接有定位销(7),所述定位销(7)和反应釜(1)套接相连,所述定位销(7)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8),所述底壳(6)的内部固接有滤筒(9),所述滤筒(9)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7)沿底壳(6)环形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顶盖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和反应釜螺纹连接,所述顶盖的顶端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接有槽板,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接有搅拌杆。本技术涉及茶多糖提取技术领域,该茶油粕中茶多糖提取装置,通过顶盖、螺栓、电机、传动轴、槽板和搅拌杆等的配合使用,将提取液和茶油粕投入到反应釜中,将顶盖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随后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外壁的槽板和搅拌杆混合提取液和茶油粕,增加茶油粕的反应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付建平,王璐,文学方,谢传奇,徐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