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板及孵育装置及全自动药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009发布日期:2023-12-29 21:4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药敏板及孵育装置及全自动药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药敏板及孵育装置及全自动药敏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透射比浊法药敏板,孵育孔底部内外面多为平底或壁面均匀的u形底,平底孔的孵育孔,对于细菌弱生长的情况,代谢物少,平底孔底部沉降面积大;u形底的孵育孔中细菌代谢物可以有效的聚合在孔底部,而该种孔形有凸透镜聚光效应,从而孔间一致性较差,部分光线可从细菌代谢物四周绕过,被光接收器件接收,从而导致遮光效果差,影响测试准确性。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药敏板及孵育装置及全自动药敏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敏板,旨在解决现有的药敏板测试准确性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药敏板,所述药敏板上开设有多个孵育腔,所述孵育腔用于盛放菌悬液,所述孵育腔包括底壁和连接于所述底壁边缘的侧壁,所述底壁的内侧为第一弧形曲面;所述底壁的外侧为平面;或所述底壁的外侧为第二弧形曲面,且所述第二弧形曲面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曲面的弧度。

3、可选地,所述药敏板包括基板、端板和侧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孵育腔,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端板与所述基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端板与所述基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所述侧板与所述基板的两侧连接。

4、可选地,所述侧壁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5、可选地,所述药敏板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基板靠近任一所述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件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用于与全自动药敏设备对接。

6、可选地,所述侧板上设有防滑纹。

7、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孵育腔之间的间距为8mm至10mm。

8、可选地,所述药敏板为一体成型制件;所述药敏板为ps材质。

9、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孵育装置,所述孵育装置包括盖板和如上述所述的药敏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药敏板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盖板一一对应地盖设于各所述药敏板上,所述盖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倾斜面,且多个所述药敏板上下堆叠设置。

10、可选地,所述侧板底部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卡入所述限位槽中。

1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药敏设备,所述全自动药敏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如上述所述的孵育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光线接收器、卡勾组件,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检测区,所述光线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检测区的底部,所述卡勾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区中,所述卡勾组件上设有两个卡爪,两个所述卡爪分别卡入对应的所述对接槽中以拉动所述药敏板移动至所述检测区中。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孵育腔用于盛放菌悬液,细菌代谢物沉积于孵育腔的底部,底壁的内侧为第一弧形曲面,底壁的外侧为平面,或底壁的外侧为第二弧形曲面,且第二弧形曲面的弧度大于第一弧形曲面的弧度,从而形成了中间薄两端厚的凹透镜结构,避免了光线穿过液体和底壁时由于折射现象绕过细菌代谢物而导致检测时的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有效地提高了药敏板的测试准确性,有利于精准地检测细菌的生长状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敏板上开设有多个孵育腔,所述孵育腔用于盛放菌悬液,所述孵育腔包括底壁和连接于所述底壁边缘的侧壁,所述底壁的内侧为第一弧形曲面;所述底壁的外侧为平面;或所述底壁的外侧为第二弧形曲面,且所述第二弧形曲面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曲面的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敏板包括基板、端板和侧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孵育腔,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端板与所述基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端板与所述基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所述侧板与所述基板的两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敏板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基板靠近任一所述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件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用于与全自动药敏设备对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防滑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孵育腔之间的间距为8mm至10mm。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敏板为一体成型制件;和/或,所述药敏板为ps材质。

8.一种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装置包括盖板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药敏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药敏板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盖板一一对应地盖设于各所述药敏板上,所述盖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倾斜面,且多个所述药敏板上下堆叠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底部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卡入所述限位槽中。

10.一种全自动药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药敏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孵育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光线接收器、卡勾组件,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检测区,所述光线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检测区的底部,所述卡勾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区中,所述卡勾组件上设有两个卡爪,两个所述卡爪分别卡入对应的所述对接槽中以拉动所述药敏板移动至所述检测区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药敏板及孵育装置及全自动药敏设备,药敏板上开设有多个孵育腔,孵育腔用于盛放菌悬液,孵育腔包括底壁和连接于底壁边缘的侧壁,底壁的内侧为第一弧形曲面;底壁的外侧为平面;或底壁的外侧为第二弧形曲面,且第二弧形曲面的弧度大于第一弧形曲面的弧度。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孵育腔的底壁形成了中间薄两端厚的凹透镜结构,避免了光线穿过液体和底壁时由于折射现象绕过细菌代谢物而导致检测时的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有效地提高了药敏板的测试准确性,有利于精准地检测细菌的生长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蔡敬敏,林志敏,张壮,胡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