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1074发布日期:2023-11-17 17: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标本,具体为一种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1、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需要进行采样存储运输后进行检测。

2、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号“cn217651213u”公开了一种“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取样装置”;包括核心组件,包括顶盖、取样装置和防护管,所述顶盖包括一上盖和一下盖,且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下盖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管密封连接于所述下盖上使得所述腔体与所述防护管的内腔连通,驱动组件,包括壳体、马达和传动块;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方,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3、上述这种“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取样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微生物取样装置,一般多是使用者携带取样头和试管前往取样地,取样过程中,由于试管的易碎性,极易造成取样装置损坏,进而造成取样工作停滞,同时取样装置不便携带,特别是地势较崎岖的地区,进一步增加了取样工作难度性的问题;

4、但是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现有的微生物取样装置在进行取样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取样管对细菌微生物等进行采集,而取样管在运输运送的过程中,往往会混合不同空气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等,同时在进行取样后运输时,取样管暴露在外部容易造成损耗;

5、为此这里提出了一种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具备便携式存储收纳防护取样管,同时可以减少取样管受到环境影响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取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卡接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机构。

5、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底滑轨和滑动板,所述底座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底滑轨,所述底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

6、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内侧放置有取样管体,所述取样管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密封塞和密封圈,所述取样管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密封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连通管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底气门,所述底气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侧活动卡接有侧气门,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排气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胶塞。

7、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

8、优选的,所述胶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9、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内侧与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取样装置,操作人员握住侧板后推动推板,此时将胶塞向下推动,会将抽至排气管内的空气沿着侧气门推出,底气门与侧气门为单向阀,气体会沿着底气门从取样管体进入排气管,而不会通过底气门进入取样管体的内部,且气体会沿着侧气门排出,而外部空气不会沿着侧气门进入,通过将推板反复的推拉,可以将取样管体内的空气排出,可以有效保持取样管体内微生物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13、2、该一种取样装置,通过将取样管体放置在放置架的内侧后,此时推动底板,可以将放置架推入箱体的内腔进行防护收纳,同时将盖板沿着连接轴旋转后对箱体的一侧进行关闭,此时限位板会进入盖板的内腔与卡接板卡接,对盖板进行限位固定,可以有效的对取样管进行收纳防护,减少了取样管在运输时产生的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样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2),所述箱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盖板(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槽(601)和卡接板(602),所述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3),所述连接板(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4),所述限位板(6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板(605),所述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8)包括底滑轨(801)和滑动板(802),所述底座(7)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底滑轨(801),所述底滑轨(8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02),所述滑动板(8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底板(803),所述底板(8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8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804)的内侧放置有取样管体(9),所述取样管体(9)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机构(10),所述排气机构(10)包括密封塞(1001)和密封圈(1002),所述取样管体(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塞(1001),所述密封塞(100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003),所述密封塞(10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02),所述连通管(1003)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底气门(1004),所述底气门(10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05),所述排气管(1005)的一侧活动卡接有侧气门(1006),所述排气管(10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1010),所述排气管(100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胶塞(10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01),所述限位槽(601)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10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008),所述推杆(10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0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8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板(802)的内侧与底板(803)的两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标本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样装置,解决了目前微生物取样后混合不同空气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同时取样管容易造成损耗的问题,其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箱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盖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卡接板,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排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将取样管体内的空气排出,可以有效保持取样管体内微生物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箱体可以有效的对取样管进行收纳防护,减少了取样管在运输时产生的损耗,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霞,王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淑霞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