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5074发布日期:2023-11-06 20: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培养箱,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箱。


背景技术:

1、培养箱,是指温度可控的,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是生物、农业、医药、环保等科研部门的基本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恒温培养、恒温反应等试验,微生物细菌培养实验当中非常常见;

2、培养箱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经检索,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1680638.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的微生物双温培养箱”,该方案中“包括第一微生物培养箱,第一微生物培养箱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微生物培养箱,第一微生物培养箱的顶端设置有培养箱密封盖,培养箱密封盖的中部设置有液体导入口,液体导入口的内壁设置有液体导入槽,液体导入口靠近培养箱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液体传输管道,第一微生物培养箱的内部靠近液体传输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微生物培养箱调温管道;该一种便于调控的微生物双温培养箱,通过设置液体导入口、液体导入槽、液体传输管道、微生物培养箱调温管道、传输管道连接孔、液体导出环、液体导出管道,实现了该一种便于调控的微生物双温培养箱的温度调控功能”;

3、微生物培养箱在现有技术中非常常见,通常为一个可密闭式的箱子,工作人员将微生物培养皿放置在培养室内,然后启动培养箱即可进行使用,较为便捷,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于不便于培养室的清理和消毒,在消毒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打开箱门的同时手部伸进培养室内进行擦拭消毒,而此种方式一般都会使培养室内部存在清理死角,进而达不到高效的清理,影响下一场的培养;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箱,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箱,具有便于消毒清理和便于使用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铰接在培养箱本体正面的箱门本体,所述箱门本体的内侧面粘合固定有密封条,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嵌设槽,还包括培养筒,所述培养筒嵌设安放在嵌设槽内,所述嵌设槽为矩形筒状构件,所述嵌设槽可自由拿出或安放。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箱本体的正面位于箱门本体和培养箱本体之间铰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可与培养筒的端面贴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筒的内壁两侧对称分布固定有多组滑轨,多个所述滑轨均等间距分布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培养托板,所述培养托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培养托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托板为透明亚克力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筒的内壁两侧还固定有防滑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在培养箱原培养室内开设有嵌设槽,并通过与槽对应的培养筒嵌入其中,可将微生物放置在培养筒内进行培养,当培养结束后,可直接将培养筒抽出对其进行清理,以提高清理和消毒的效率,并且该装置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培养箱的消毒清理效率,降低微生物残留导致影响后续的微生物培养,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和铰接在培养箱本体(1)正面的箱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本体(2)的内侧面粘合固定有密封条(4),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嵌设槽(5),还包括培养筒(6),所述培养筒(6)嵌设安放在嵌设槽(5)内,所述嵌设槽(5)为矩形筒状构件,所述嵌设槽(5)可自由拿出或安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正面位于箱门本体(2)和培养箱本体(1)之间铰接有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可与培养筒(6)的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6)的内壁两侧对称分布固定有多组滑轨(7),多个所述滑轨(7)均等间距分布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托板(8),所述培养托板(8)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9),所述滑块(9)可滑动安装在滑轨(7)上,所述培养托板(8)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托板(8)为透明亚克力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6)的内壁两侧还固定有防滑条(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培养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铰接在培养箱本体正面的箱门本体,所述箱门本体的内侧面粘合固定有密封条,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嵌设槽,还包括培养筒,所述培养筒嵌设安放在嵌设槽内,所述嵌设槽为矩形筒状构件,所述嵌设槽可自由拿出或安放;本技术的培养箱,在培养箱原培养室内开设有嵌设槽,并通过与槽对应的培养筒嵌入其中,可将微生物放置在培养筒内进行培养,当培养结束后,可直接将培养筒抽出对其进行清理,以提高清理和消毒的效率,并且该装置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培养箱的消毒清理效率,降低微生物残留导致影响后续的微生物培养,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张薇,王玉飞,曹雪平,张金红,段菲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