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5734发布日期:2024-02-02 20:5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


背景技术:

1、在细胞培养实验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六孔板进行细胞的培养等操作,现有的六孔板由六孔板盒体、盖子和设在六孔板盒体上的培养孔组成,培养孔大都为圆柱形设置,目前,在使用六孔板进行细胞培养时,有时根据实验或实际的需要,需要对细胞进行更换培养液,但是由于培养孔为圆柱形,培养孔的底部是垂直于盒体的,因此在更换培养液时对于培养孔底部的细胞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力,对细胞的造成损伤,给实验带来了不便,同时更换培养液时,为减少冲击力,一般会将移液枪头或移液滴管靠在孔壁上,不能重复利用,造成浪费。

2、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7841460a)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六孔板,所述六孔板包括板体、培养盲孔和培养盖,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均布间隔制有六个向下凹陷设置的培养盲孔,所述培养盖的材质为柔软材质,该培养盖包括相连接设置的环盖和安装部,所述环盖一体制于安装部的顶部的外缘外侧,该安装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的形状均与培养盲孔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吻合设置,每个培养盲孔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安装部,所述环盖的下表面设置于培养盲孔顶部外侧的板体的上表面上。本六孔能够方便地将培养盖内的细胞全部进行收集起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使得培养盖底部的细胞收集起来也较为方便,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3、然而,本实用新型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需要对细胞进行更换培养液,但是由于培养孔为圆柱形,培养孔的底部是垂直于盒体的,因此在更换培养液时对于培养孔底部的细胞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力,对细胞的造成损伤,给实验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在每个细胞装载槽的右上角处设置缓冲槽,在缓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缓冲平台与细胞装载槽的槽底连接有斜坡,在给细胞更换培养基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可以直接往缓冲槽悬空滴加培养液,减少了培养基加注时产生的冲击力对细胞的造成损伤,增加细胞的生存率,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的机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

4、所述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具体包括:

5、培养板主体、可与所述培养板主体活动装拆的板盖,所述培养板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细胞装载槽,所述培养板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细胞装载槽相连通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的底面高于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槽底,所述缓冲平台的底面与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槽底连接有斜坡。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数量为六个,且整齐排列分布在所述培养板主体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细胞装载槽的右上角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槽的槽口形状为半圆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各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槽口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倒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培养板主体包括有底座与顶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顶板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倒角。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第二倒角均通过钝化处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板设置有防呆角。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呆角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左上角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呆角的角度为45°。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在每个细胞装载槽的右上角处设置缓冲槽,在缓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缓冲平台与细胞装载槽的槽底连接有斜坡,在给细胞更换培养基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可以直接往缓冲槽悬空滴加培养液,减少了培养基加注时产生的冲击力对细胞的造成损伤,增加细胞的生存率,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的机率。

17、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在板盖上标注每个孔的信息,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而顶板左上方的切角设计与板盖相契合,使每次实验后,盖上板盖的方向位置都是正确的,避免盖错方向导致每个孔的细胞信息错乱,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包括培养板主体(101)、可与所述培养板主体(101)活动装拆的板盖(201),所述培养板主体(101)设置有至少一个细胞装载槽(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主体(10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相连通的缓冲槽(108),所述缓冲槽(108)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103),所述缓冲平台(103)的底面高于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的槽底,所述缓冲平台(103)的底面与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的槽底连接有斜坡(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的数量为六个,且整齐排列分布在所述培养板主体(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108)设置在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的右上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108)的槽口形状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细胞装载槽(102)的槽口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倒角(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主体(101)包括有底座(106)与顶板(107),所述底座(106)与所述顶板(10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6)与顶板(107)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倒角(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109)与所述第二倒角(110)均通过钝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7)设置有防呆角(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角(105)设置在所述顶板(107)的左上角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角(105)的角度为4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型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主体、可与所述培养板主体活动装拆的板盖,所述培养板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细胞装载槽,所述培养板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细胞装载槽相连通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的底面高于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槽底,所述缓冲平台的底面与所述细胞装载槽的槽底连接有斜坡。在每个细胞装载槽的右上角处设置缓冲槽,在缓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平台,缓冲平台与细胞装载槽的槽底连接有斜坡,在给细胞更换培养基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可以直接往缓冲槽悬空滴加培养液,减少了培养基加注时产生的冲击力对细胞的造成损伤,增加细胞的生存率,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的机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棋滔,王聪,张攀丽,邓世楷,曾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佰芮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