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7637发布日期:2023-12-07 10: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类器官培养,具体为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科学家们可以从病人体内取出一些细胞,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出所谓的“类器官”,而类器官就是一种三维的微器官,与来源组织和器官高度相似,这一切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完成。类器官可以说是神奇的“多面手”,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发育,同时帮助我们治愈疾病。有了类器官,研究人员可以深入观察人体的变化、检验药物的功能以及发展实验室层面的再生治疗法;

2、现有中国专利cn 217230771 u公布了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该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通过在圆形托盘上等角度布设有与培养皿相适配的卡槽,且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圆形托盘间歇转动,使得圆形托盘带动培养皿转动至导液杆的正下方,此时升降组件带动导液杆向下滑动,直至导液杆的下端到达设定高度,此时导液杆可将定量的培养液或封面油添加到培养皿内,进而实现类器官生物组织的培养液或封面油的批量添加,不仅能够提高精度,且效率更高;

3、上述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虽然可以对培养液和封油液批量添加,但是因为通过升降组件同时带动装有培养液和封油液的导液杆进行升降,而装有培养液和封油液的导液杆距离较近,无法分别向不同的培养皿添加培养液和封油液,每次只能向一个培养皿内添加培养液或封油液,然后切换到下一个培养皿再添加培养液或封油液,无法进一步提高添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支架;

3、设置在支架上的滴定组件;

4、设置在滴定组件内部的油封液注液管;

5、以及设置在滴定组件内部的培养液注液管,所述滴定组件包括转动部、升降部,所述转动部位于支架的内侧外壁上,所述升降部位于支架的顶部内侧外壁上,所述升降部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液滴定部,所述升降部的内部设置有油封液滴定部,所述升降部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部。

6、优选的,所述升降部包括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底部内侧外壁上,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卡槽。

7、优选的,所述升降部包括气缸、二号安装板,所述气缸的外壁与支架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板,所述二号安装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一号安装板正面上的凹槽内,所述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二号安装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油封液注液管、培养液注液管卡接在放置槽内,且油封液注液管、培养液注液管的底端穿过挡环。

8、优选的,所述培养液滴定部包括二号电机、连接架,所述二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板的顶部,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通过轴承贯穿升降板的顶部,所述二号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啮合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升降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活动贯穿升降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架的背面与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内壁固定设置有一号注射器,所述一号注射器内活塞杆与挤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注射器的底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一号接头,所述一号接头螺纹套设在培养液注液管的顶端,且与培养液注液管的内壁连通。

9、优选的,所述油封液滴定部包括二号注射器,所述二号注射器固定安装在连接架内,所述二号注射器内活塞杆与挤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注射器的底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二号接头,所述二号接头螺纹套设在油封液注液管的顶端,且与油封液注液管的内壁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铰接座、弧形座、磁铁,所述铰接座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弧形座固定安装在二号安装板的顶部,所述磁铁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和二号安装板的顶部,两组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铰接座的内侧通过销铰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卡接在弧形座顶部的弧形槽内,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

11、优选的,所述二号齿轮的轮齿数为一号齿轮的两倍,所述一号注射器的内径大于二号注射器的内径。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该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转动带动挤压板下移,挤压板下移同时挤压一号注射器和二号注射器内的活塞杆,随着活塞杆受力下移将一号注射器、二号注射器内的空气通过一号接头、二号接头挤入到培养液注液管、油封液注液管内,进而将培养液注液管、油封液注液管内的培养液和油封液挤出到对应的培养皿内,实现同时添加培养液和油封液的目的,提高了滴定效率;

14、(2)、该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需要更换油封液注液管或者培养液注液管时,转动内螺纹套使得内螺纹套不再与弧形座的外壁接触,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脱离弧形座顶部的弧形槽,即可向前方拉动二号安装板带动卡块脱离凹槽,将二号安装板与一号安装板分开,使得放置槽和挡环打开,即可取出油封液注液管和培养液注液管。



技术特征:

1.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支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22)包括一号电机(213),所述一号电机(213)固定安装在支架(1)底部内侧外壁上,所述一号电机(2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214),所述一号转轴(2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212),所述转盘(212)的顶部开设有卡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22)包括气缸(222)、二号安装板(225),所述气缸(222)的外壁与支架(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221),所述升降板(2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23),所述连接板(2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板(224),所述二号安装板(225)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卡块(228),所述卡块(228)卡接在一号安装板(224)正面上的凹槽内,所述一号安装板(224)、二号安装板(225)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26),所述二号安装板(22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环(227),所述油封液注液管(3)、培养液注液管(4)卡接在放置槽(226)内,且油封液注液管(3)、培养液注液管(4)的底端穿过挡环(2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滴定部(23)包括二号电机(232)、连接架(237),所述二号电机(232)固定安装在升降板(221)的顶部,所述二号电机(23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转轴(233),所述二号转轴(233)通过轴承贯穿升降板(221)的顶部,所述二号转轴(23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231),所述一号齿轮(231)啮合有二号齿轮(234),所述二号齿轮(23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丝杆(235),所述丝杆(23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升降板(22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35)的外壁螺纹套设有挤压板(2310),所述挤压板(23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36),所述限位杆(236)的顶端活动贯穿升降板(221)的底部,所述连接架(237)的背面与连接板(22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237)的内壁固定设置有一号注射器(239),所述一号注射器(239)内活塞杆与挤压板(23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注射器(239)的底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一号接头(238),所述一号接头(238)螺纹套设在培养液注液管(4)的顶端,且与培养液注液管(4)的内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液滴定部(24)包括二号注射器(241),所述二号注射器(241)固定安装在连接架(237)内,所述二号注射器(241)内活塞杆与挤压板(23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注射器(241)的底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二号接头(242),所述二号接头(242)螺纹套设在油封液注液管(3)的顶端,且与油封液注液管(3)的内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5)包括铰接座(251)、弧形座(254)、磁铁(255),所述铰接座(251)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224)的顶部,所述弧形座(254)固定安装在二号安装板(225)的顶部,所述磁铁(255)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224)和二号安装板(225)的顶部,两组磁铁(255)相互吸附,所述铰接座(251)的内侧通过销铰接有螺纹杆(252),所述螺纹杆(252)卡接在弧形座(254)顶部的弧形槽内,所述螺纹杆(252)的外壁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25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齿轮(234)的轮齿数为一号齿轮(231)的两倍,所述一号注射器(239)的内径大于二号注射器(241)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类器官生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滴定组件;设置在滴定组件内部的油封液注液管;以及设置在滴定组件内部的培养液注液管,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转动带动挤压板下移,挤压板下移同时挤压一号注射器和二号注射器内的活塞杆,随着活塞杆受力下移将一号注射器、二号注射器内的空气通过一号接头、二号接头挤入到培养液注液管、油封液注液管内,进而将培养液注液管、油封液注液管内的培养液和油封液挤出到对应的培养皿内,实现同时添加培养液和油封液的目的,提高了滴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曾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派思维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