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8229发布日期:2023-12-29 21:0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培养板,具体为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


背景技术:

1、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

2、体外3d细胞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表示细胞在组织中时的实际微环境,且更能够反映在体细胞反应。类器官定义为由干细胞或者前体细胞分化发育产生、具有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种群,其能模拟人体器官的功能,细胞种群在其中的空间分布也和人体器官相似,体外类器官模型比体外3d细胞模型更接近于在体情况,实验结果更有效。

3、目前采用培养板对干细胞或者前体细胞培养,培养板多采用与一体成型注塑成型的方式,这样将板材与培养腔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在观察时,通常将整体一起进行检测,这样相邻的培养腔之间容易产生干扰,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采用培养板对干细胞或者前体细胞培养,培养板多采用与一体成型注塑成型的方式,这样将板材与培养腔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在观察时,通常将整体一起进行检测,这样相邻的培养腔之间容易产生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包括:

3、底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凸台、可拆卸连接在凸台上的单元培养腔和盖板;

4、其中,所述盖板可拆卸盖合在凸台上,所述单元培养腔包括中空且上部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腔底部上凸形成弧形上凸面,所述腔体的外壁上侧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支撑在凸台的上表面,所述腔体贯穿底板、凸台并向下延伸。

5、优选的,所述单元培养腔的数量为6个、12个、24个、48个、96个、384个或1536个。

6、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标签盖,所述标签盖为透明材质,且标签盖与底板、凸台之间一体成型。

7、优选的,所述标签盖为中空且侧边开口的形状。

8、优选的,所述凸台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凸点,所述盖板的内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凸点相适配的挡条,所述挡条与凸点的位置相对应。

9、优选的,所述腔体的内部上侧一周开设有防溢限制槽。

10、优选的,所述腔体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圈,所述防滑橡胶圈设置在腔体与底板、凸台的连接处。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单元培养腔与底板、凸台之间采用分体的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单元培养腔单独取下,方便对单个的单元培养腔内部培养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如果不需要单独取出,也可以对各个单元培养腔整体在一起检测;

13、2)单元培养腔通过腔体和外凸缘的配合作用,使得单元培养腔能够活动插入在底板、凸台上,使得单元培养腔、底板、凸台之间建立连接,且受到外凸缘的限制,使得腔体不会从在底板、凸台上向下掉落;

14、3)通过弧形上凸面的设置,将腔体内部底端的表面积增加,方便培养组织的附着,且上凸的设计,方便将培养的组织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培养腔(3)的数量为6个、12个、24个、48个、96个、384个或153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标签盖(7),所述标签盖(7)为透明材质,且标签盖(7)与底板(1)、凸台(2)之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盖(7)为中空且侧边开口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凸点(5),所述盖板(4)的内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凸点(5)相适配的挡条(6),所述挡条(6)与凸点(5)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1)的内部上侧一周开设有防溢限制槽(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1)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圈(34),所述防滑橡胶圈(34)设置在腔体(31)与底板(1)、凸台(2)的连接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培养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器官生物活性检测培养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凸台、可拆卸连接在凸台上的单元培养腔和盖板;其中,所述盖板可拆卸盖合在凸台上,所述单元培养腔包括中空且上部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腔底部上凸形成弧形上凸面,所述腔体的外壁上侧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支撑在凸台的上表面,所述腔体贯穿底板、凸台并向下延伸。单元培养腔与底板、凸台之间采用分体的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单元培养腔单独取下,方便对单个的单元培养腔内部培养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如果不需要单独取出,也可以对各个单元培养腔整体在一起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捷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