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醇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9588发布日期:2024-02-02 21:3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醇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乙醇的,具体是一种乙醇发生器。


背景技术:

1、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中含碳量的50%以上,据推算,我国每年秸秆理论资源量高达9.77亿吨(2022年为准)、其中稻草2.2亿吨、麦秆1.75亿吨、玉米杆近3.5亿吨、还有油料杆、豆类杆、棉杆、薯类杆等多达1.21吨以上,而上述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此外,在酿酒行业中,除了原料除粮食外,还具有大量的纤维素材料,如稻壳或粮食作物表皮,乙醇被提取后,剩下的“糟粕”被认为是酿酒行业中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多达70%以上。同时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粪便中和废弃纸箱与纸张中均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均可利用其中的纤维成分,制取燃料乙醇。

2、发生器是一种通过加热使溶液蒸发,产生制冷剂蒸汽带动设备,是能够控制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发生总量和发生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现存在一种发生器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将上述含有纤维素的原料转换成乙醇,从而作为可燃的清洁能源,用于机电车辆或以燃料为动力的机械中,或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现有的乙醇发生器包括发酵池,蒸器具,灭活和凉封场所,并通过发酵、加温、蒸馏和冷却等工序,将纤维素转换成乙醇,需要的设施过多,大大增加了发生器制造所需的成本,也占据了加工厂大量的面积,同时纤维素在各个池子或罐子之间运输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失,此外,现有的设施大多为在固定的池子或罐子,无法到纤维素原料产地进行实地转换,增加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醇发生器,实现乙醇生产过程一体化制造,解决现有发生器无法移动的问题,降低原材料所需的运输成本,减少设施制造所需的成本,同时保证发生器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2、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乙醇发生器,包括设置在地面上配合纤维素原料使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配合纤维素原料使用的腔室,所述壳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乙醇出口,所述乙醇出口连通有冷却系统,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废料出口和与地面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所述腔室内设有与纤维素原料相接触的蛇形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后延伸至外侧,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多个与纤维素原料配合使用的空气搅拌器,所述腔室内设有多个测温点。

4、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之间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与测温点配合使用的自动阀,所述换热管上设有循环泵。

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法兰片,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与法兰片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板,所述法兰片上设有与密封板相接触的密封圈。

6、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片的顶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有与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有与定位块相接触的密封条。

7、进一步的,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与废料出口配合使用的斜板,所述废料出口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搅拌轴。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9、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装置在一个罐体内实现纤维素原料的发酵、加温、蒸馏和冷却等工序,并将纤维素转换成乙醇,从而减少发生器所占据的空间,便于运输本装置至纤维素原料产地,并通过地脚螺栓将底座固定在平整的地面上,从而到产地进行实地的转化,无需运输原材料到加工厂进行转化,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设施制造所需的成本;

11、2、拆卸壳体顶部设有的上盖,将纤维素原料从壳体顶部倒入腔室内,随后闭合上盖,关闭与腔室连通的乙醇出口和废料出口,将转化所需要的酶通过壳体侧面设有的多个空气搅拌器喷入腔室内,并与腔室内的纤维素原料充分融合,通过往换热管注入冷介质或热介质,从而调节腔室内的纤维素原料的温度,实现发生器发酵、加温、蒸馏和冷却等工序,由于换热管为蛇形,保证其腔室内各处的纤维素原料均匀换热,使得纤维素原料各处均处于转化过程所需的温度值内,保证发生器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12、3、最后,打开上盖设有的乙醇出口,使得产生的乙醇气体通过乙醇出口流出,配合与乙醇出口连接的冷却系统将气态的乙醇转化成液态的乙醇,便于后续保存和运输,同时通过壳体底部设有的废料出口将转化后的残余物排出腔室。



技术特征:

1.一种乙醇发生器,包括设置在地面上配合纤维素原料使用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配合纤维素原料使用的腔室(2),所述壳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与腔室(2)连通的乙醇出口(4),所述乙醇出口(4)连通有冷却系统(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与腔室(2)连通的废料出口(6)和与地面可拆卸连接的底座(7),所述腔室(2)内设有与纤维素原料相接触的蛇形换热管(8),所述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1)后延伸至外侧,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与纤维素原料配合使用的空气搅拌器(9),所述腔室(2)内设有多个测温点(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乙醇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8)的两端之间连通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上设有与测温点(10)配合使用的自动阀(12),所述换热管(8)上设有循环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乙醇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法兰片(14),所述上盖(3)的底部设有与法兰片(14)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板(15),所述法兰片(14)上设有与密封板(15)相接触的密封圈(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乙醇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片(14)的顶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板(15)的底部设有与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块(17),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有与定位块(17)相接触的密封条(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乙醇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的底部设有与废料出口(6)配合使用的斜板(19),所述废料出口(6)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搅拌轴(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乙醇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内壳(21)和外壳(22),所述内壳(21)和外壳(22)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乙醇发生器,主要涉及乙醇发生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壳体,壳体上设有配合纤维素原料使用的腔室,壳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上盖,上盖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乙醇出口,乙醇出口连通有冷却系统,壳体的底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废料出口和与地面可拆卸连接的底座,腔室内设有与纤维素原料相接触的蛇形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后延伸至外侧,壳体的侧面设有多个与纤维素原料配合使用的空气搅拌器,腔室内设有多个测温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乙醇生产过程一体化制造,解决现有发生器无法移动的问题,降低原材料所需的运输成本,减少设施制造所需的成本,同时保证发生器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培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利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