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菌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20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菌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病菌取样,具体为一种病菌取样器。


背景技术:

1、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系统均可有感染情况发生,由于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部分具有传染性,且不同器官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在对细菌病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使用病菌取样器对感染部位的体液或感染部位排出的体液进行取样检测,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分析判断所患者所感染的病菌种类,以便于后续进行对症治疗。

2、中国授权的公开号为cn218860730u,名为一种感染病菌的取样器的专利,该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上端固定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囊,所述取样筒外围下侧插接有活动筒,所述取样筒与活动筒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取样筒外围下侧开设有第一通腔,所述活动筒外围下侧开设有与第一通腔匹配的第二通腔,所述活动筒内端面固定有与第一通腔匹配的密封板,所述活动筒下端开设有空腔,所述取样筒包括其下端固定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插接于空腔内,所述底板半径与密封板外围半径匹配,所述密封板内端面固定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取样筒外围固定有与第一限位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滑轨,该实用新型提高样本的采集效率。

3、上述装置虽然能够提高样本的采集效率,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4、1.该装置采用气囊吸气的方式在取样筒中产生负压来将样本吸入,从而完成采样,该结构虽然提高了采集效率,但是其应用场景十分有限,仅能够用于大量液体的取样,在患者体液较少的伤口取样、喉部鼻部取样等取样场合则不能够发挥作用,导致其适用性较低。

5、2.该装置不具备细菌给养机构,当该装置取样后,样本中的营养会被细菌逐渐消耗,随后病菌会因为缺少营养、条件不适宜等原因而大量死亡,使得病菌数量快速减少,增加了检测的难度。

6、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病菌取样器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菌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菌取样器,包括连接耳一和样本试管,所述连接耳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远离连接耳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二,所述连接耳二远离连接绳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远离连接耳二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转动机构的一端固定有旋盖,且旋盖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卡子,所述卡子的内侧设置有采样棉棒,且采样棉棒与卡子为卡合连接,所述样本试管连接于连接耳一远离连接绳的一侧。

3、进一步的,所述样本试管的顶端设置有丝头,且丝头的外径与旋盖的内径相匹配。

4、进一步的,所述样本试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为陶瓷材质。

5、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设置有多条。

6、进一步的,所述样本试管的内部装填有培养基,且培养基为肉汤琼脂半固体培养基。

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且保温层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底垫。

8、进一步的,所述底垫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组件,且底座组件包括座体和防滑垫,所述座体的底端粘接有防滑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棉签采样机构,其能够适用于各种采样场景,对被采样对象的形态和体量的要求限制较宽,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该装置设置有细菌给养机构,能够对采样的细菌供应营养,从而避免细菌死亡,同时还能够促进细菌的繁殖,以便于后续对细菌种类的检测鉴定。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绳、转动机构、把手、旋盖、卡子和采样棉棒的设置,当医务人员需要使用该装置进行取样时,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把手,并将采样棉棒对准患者伤处、喉部、鼻腔或患者的尿液、排泄物等采样处轻轻擦拭,擦拭后将采样棉棒对准样本试管插入,并旋紧旋盖,从而对样本进行保存,并且能够防止样本中的病菌或样本产生的异味外泄,连接绳能够防止旋盖遗失,而在旋紧旋盖的过程中,转动机构则保证了连接绳不会缠绕,通过上述过程,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采样场景,对被采样对象的形态和体量的要求限制较宽,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盖、样本试管、保温层和培养基的设置,当医务人员将采样棉棒插入样本试管中时,采样棉棒上的病菌和病毒会进入样本试管中,培养基为肉汤半固体培养基,其能够为病菌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并且能够使得病菌的渗透压保持均衡,从而避免病菌死亡,保温层则能够防止培养基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突然升温或突然降温,导致细菌大量死亡,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由于营养物质充足、条件适宜,病菌会在样本试管内大量繁殖,而病菌数量的增加则大大降低了后期医务人员观察、检测鉴定菌种的难度,在样本保存过程中,旋盖则能够隔绝样本试管内部的培养基与外部的空气,从而大大减少了外部病菌进入样本试管导致检测结果失误的可能性,通过上述过程,该装置能够对采样的细菌供应营养,从而避免细菌死亡,同时还能够促进细菌的繁殖,以便于后续对细菌种类的检测鉴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病菌取样器,包括连接耳一(1)和样本试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一(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绳(2),且连接绳(2)远离连接耳一(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二(3),所述连接耳二(3)远离连接绳(2)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机构(4),且转动机构(4)远离连接耳二(3)的一侧安装有把手(5),所述把手(5)远离转动机构(4)的一端固定有旋盖(6),且旋盖(6)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卡子(7),所述卡子(7)的内侧设置有采样棉棒(8),且采样棉棒(8)与卡子(7)为卡合连接,所述样本试管(9)连接于连接耳一(1)远离连接绳(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试管(9)的顶端设置有丝头(10),且丝头(10)的外径与旋盖(6)的内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试管(9)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1),且保温层(11)为陶瓷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滑纹(12),且防滑纹(12)设置有多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试管(9)的内部装填有培养基(13),且培养基(13)为肉汤琼脂半固体培养基(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1)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14),且保温层(1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底垫(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菌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组件(16),且底座组件(16)包括座体(1601)和防滑垫(1602),所述座体(1601)的底端粘接有防滑垫(16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病菌取样器,包括连接耳一和样本试管,所述连接耳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远离连接耳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二,所述连接耳二远离连接绳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把手远离转动机构的一端固定有旋盖,所述卡子的内侧设置有采样棉棒,所述样本试管连接于连接耳一远离连接绳的一侧。该病菌取样器,与现有的病菌取样器相比,该装置设置有棉签采样机构,其能够适用于各种采样场景,对被采样对象的形态和体量的要求限制较宽,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该装置设置有细菌给养机构,能够对采样的细菌供应营养,从而避免细菌死亡,同时还能够促进细菌的繁殖,以便于后续对细菌种类的检测鉴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媛,秦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思媛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