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过滤匀浆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356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6阅读:9来源:国知局
新型预过滤匀浆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匀浆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预过滤匀浆杯。


背景技术:

1、现有胶囊和片剂需使用匀浆仪进行匀浆制备成悬液以进行膜过滤微生物检测。但部分胶囊和片剂不溶性成分较多,膜过滤后不溶性成分附着在滤膜表面,影响培养和观察。目前针对该问题,采用的方法为静置沉降,或者使用过滤器进行预过滤后再进行膜过滤处理。静置沉降时间不好控制,时间短了沉降效果不明显,时间久了微生物也可能随着沉降;预过滤则需要再使用过滤器进行操作,且大幅增加了外源性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匀浆杯内对液体进行预过滤,减小外源性污染风险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包括匀浆杯、与匀浆杯呈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可转动的设于底座上的刀片,匀浆杯内置有过滤组件,匀浆杯一侧连通有接头,且接头位于过滤组件背离匀浆杯开口位置的一侧,以使匀浆杯倒置时,匀浆杯内液体流经过滤组件后从接头处流出。

3、进一步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器、置于过滤器内部的滤膜,过滤器表面开设有若干网孔,以使液体经网孔流经滤膜。

4、进一步的,匀浆杯内壁沿开口位置向内部延伸开设有若干导槽,过滤器外周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扣设于导槽中。

5、进一步的,导槽呈“l”型结构。

6、进一步的,匀浆杯内部具有凸柱,过滤器一侧表面具有限位环,且凸柱端部扣设于限位环中。

7、进一步的,过滤器靠近匀浆杯开口位置的一侧设有拉手。

8、进一步的,接头的出水端连接有堵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将匀浆杯倒置,使得匀浆杯开口位置朝上,随后从匀浆杯开口位置向内倒入混合溶液,然后将底座与匀浆杯安装完成,并将底座装设至匀浆仪上,此时通过刀片的快速转动对混合液体进行匀浆,在匀浆完成后,将匀浆杯与底座一同倒置,避免杯内液体漏出,随后在匀浆杯倒置时,匀浆杯内的液体会流经过滤组件进行预过滤,此时打开接头进行放出液体,使得匀浆杯内的液体流经过滤组件后从接头流出,保证匀浆杯内液体的过滤效果,同时无需额外搭配过滤器,避免了外源性污染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匀浆杯(1)、与匀浆杯(1)呈可拆卸连接的底座(2)、可转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刀片(3),匀浆杯(1)内置有过滤组件,匀浆杯(1)一侧连通有接头(4),且接头(4)位于过滤组件背离匀浆杯开口位置的一侧,以使匀浆杯(1)倒置时,匀浆杯(1)内液体流经过滤组件后从接头(4)处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器(5)、置于过滤器(5)内部的滤膜(6),过滤器(5)表面开设有若干网孔(7),以使液体经网孔(7)流经滤膜(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匀浆杯(1)内壁沿开口位置向内部延伸开设有若干导槽(8),过滤器(5)外周设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扣设于导槽(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导槽(8)呈“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匀浆杯(1)内部具有凸柱(10),过滤器(5)一侧表面具有限位环(11),且凸柱(10)端部扣设于限位环(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过滤器(5)靠近匀浆杯开口位置的一侧设有拉手(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其特征在于:接头(4)的出水端连接有堵头(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预过滤匀浆杯,包括匀浆杯、与匀浆杯呈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可转动的设于底座上的刀片,匀浆杯内置有过滤组件,匀浆杯一侧连通有接头,且接头位于过滤组件背离匀浆杯开口位置的一侧,以使匀浆杯倒置时,匀浆杯内液体流经过滤组件后从接头处流出;本技术可在匀浆杯内对液体进行预过滤,减小外源性污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陈伟盛,何小叶,杨坚,沈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