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426781发布日期:2024-03-25 19:1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具体涉及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患病率为80~10例/100000例。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很容易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然而,约35%的垂体腺瘤归类为侵袭性,这类肿瘤以侵犯邻近蝶窦和海绵窦的范围来定义和分级。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相比,不仅更难达到全切除,而且表现出药物治疗抵抗和多次局部复发特性。ki-67≥3%,有丝分裂增加和p53基因表达一般为识别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常见标志,但并完全适用于所有侵袭性垂体腺瘤。

2、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早期识别具有挑战性,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即使在无转移的情况下,它们也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息息相关。尽管,现阶段针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已经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并在临床预后分类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可靠地预测垂体腺瘤的侵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所述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可以对垂体腺瘤是否有侵袭性进行准确识别,有效区分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

2、本发明提供了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3、优选的,所述产品包括试剂、试剂盒和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4、优选的,所述产品中包括检测plcb1基因表达量的组分,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包括检测plcb1基因表达量的组分。

6、优选的,所述试剂包括基因检测试剂或免疫组化试剂。

7、优选的,所述免疫组化试剂包括免疫印迹试剂或免疫组化染色试剂;所述基因检测试剂包括测序相关试剂。

8、本发明还提供了plcb1基因的表达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降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9、优选的,所述表达抑制剂包括抑制或降低plcb1基因的表达量的生化制剂。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降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抑制或降低plcb1基因的表达量的生化制剂和辅料。

11、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提供了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样本相比,plcb1基因在侵袭性垂体腺瘤样本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具有指示作用,进而,通过检测待测样本中plcb1基因的表达量可以准确区分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制备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特征:

1.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试剂盒和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包括检测plcb1基因表达量的组分。

4.一种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包括检测plcb1基因表达量的组分,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包括基因检测试剂或免疫组化试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组化试剂包括免疫印迹试剂或免疫组化染色试剂;所述基因检测试剂包括测序相关试剂。

7.plcb1基因的表达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降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抑制剂包括抑制或降低plcb1基因的表达量的生化制剂。

9.一种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降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抑制或降低plcb1基因的表达量的生化制剂和辅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样本相比,PLCB1基因在侵袭性垂体腺瘤样本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具有指示作用,进而,通过检测待测样本中PLCB1基因的表达量可以准确区分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制备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君,李艳博,刘丕楠,张裕,郭彩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