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的,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精二甲吩草胺中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二甲吩草胺属于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分类上是酰胺类除草剂,其主要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来达到除草目的,其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制,由德国巴斯夫公司负责开发。很多酰胺类除草剂都有光学异构体,而实际起到除草效果的仅为其中一个构型。二甲吩草胺就属于具有光学体的品种,作为其活性手性体精二甲吩草胺,也就是二甲酚草胺的光学s构型,也在1992年申请专利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并于2000年商品化,其用量只需外消旋体的50%。这些手性体的合成也是酰胺类除草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的研究开发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精二甲吩草胺,近年来市场前景较好。因此对其光学构型的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尤其重要。制备精二甲吩草胺的前一步是使用中间体(2,4-二甲基噻吩-3-基)-(2-甲氧基-1-甲基乙基)胺与氯乙酰氯(下述式ⅰ化合物)反应,反应如下:
2、;
3、式ⅰ化合物的合成难点在于c-n键的构建过程。现有合成式ⅰ化合物的方法为如下:
4、;
5、美国专利us5457085a报道了合成式ⅰ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其反应条件苛刻,需要使用酸性催化剂(如盐酸、乙酸或三氟乙酸等),以及采用高温(大于100℃)、高压(大于3mpa)的反应条件。这条路线的反应条件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6、专利cn113024505b公开了一个类似的反应,其是以2,4-二甲基-2,3-二氢噻吩-3-酮为起始原料,在酸(甲苯磺酸、硫酸、三氟乙酸或氯化氢)催化下,与l-丙氨醇((2s)-1-羟基丙基-2-胺)在120~180℃下反应6-24小时,得到羟基中间体,然后再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得到手性仲胺。路线如下:
7、;
8、在该路线中反应需要高温,并且需要随时除水。后处理时还需要将多余的原料l-丙氨醇通过高温(180℃)负压脱除,这明显不利于操作,对设备要求比较高,且该路线收率偏低,并且两步收率仅有65%。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合成精二甲吩草胺中间体式ⅰ化合物时反应条件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精二甲吩草胺中间体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合成精二甲吩草胺中间体的方法,以式ⅲ化合物为原料,先与二氯吡嗪类化合物反应,然后加入式ⅱ化合物继续反应;最后再使用酸和金属进行猝灭处理,得到式ⅰ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4、。
5、进一步的,所述二氯吡嗪类化合物为5,6-二氯-2,3-二氰基吡嗪。
6、进一步的,所述式ⅱ化合物、式ⅲ化合物和二氯吡嗪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1~1.3;优选1:1.3:1.2。
7、进一步的,所述酸为盐酸、硫酸、醋酸、三氟乙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醋酸。
8、进一步的,所述酸用量为以式ⅱ化合物计,1.0~1.5ml/mol,优选1.2ml/mol。
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为铁、锌、锡或铝中的一种,优选锌。
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的用量为以式ⅱ化合物计,5~15mol/mol,优选10mol/mol。
11、进一步的,具体步骤为:
12、(1)将二氯吡嗪类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2s)-1-甲氧基丙基-2-胺在溶剂一中混合,在碱的作用下于温度一反应;然后加入式ⅱ化合物和溶剂二于温度二继续反应;
13、(2)步骤(1)反应结束后,再于温度三加入酸和金属进行猝灭,保温搅拌反应;
14、(3)步骤(2)反应结束后,加入溶剂三稀释,过滤,水洗,分离得到有机相;有机相浓缩得式ⅰ化合物。
15、进一步的,溶剂一选自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氧六环。
16、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二选自二氧六环、dmf、dmso或乙腈中的一种;优选dmso。
17、进一步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钾。
18、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一为20~100℃,优选50℃。
19、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二为80~120℃,优选100℃。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二氯吡嗪类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反应时间为1.5~6小时,优选2小时;加入式ⅱ化合物后反应时间为0.5~2小时,优选0.5小时。
21、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三为0~50℃,优选25℃。
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猝灭后保温反应为0.5~2小时,优选0.5小时。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没有使用高压釜等特种设备,同时降低了反应的温度。产品收率高,多批次验证均在96%以上,纯度和e.e.均可达到98%以上,非常适合进行工业化制备。
1.一种合成精二甲吩草胺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ⅲ化合物为原料,先与二氯吡嗪类化合物反应,然后加入式ⅱ化合物继续反应;最后再使用酸和金属进行猝灭处理,得到式ⅰ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吡嗪类化合物为5,6-二氯-2,3-二氰基吡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化合物、式ⅲ化合物和二氯吡嗪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1~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盐酸、硫酸、醋酸、三氟乙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用量为以式ⅱ化合物计,1.0~1.5ml/mo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的用量为以式ⅱ化合物计,5~15mol/mo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铁、锌、锡或铝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二选自二氧六环、dmf、dmso或乙腈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二为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