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3534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防雾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雾细胞培养瓶,尤其是可调节温度有效培养细胞并能防止瓶内起雾的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0002]在生物工程技术中,细胞培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一般是将细胞置入培养瓶,再放到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期间会将培养瓶从培养箱中拿出并放到显微镜下以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通常情况下由于培养箱的温度比室温要高,培养瓶中的热水蒸气与瓶外的冷空气相遇后在培养瓶的顶壁内部形成水雾,观察时水雾引起光线散射造成细胞成像不清楚,影响观察结果。实验人员常采用减少观察时间来克服这个问题,不能实现细胞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
[0003]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调节温度有效培养细胞并能避免培养瓶顶壁内部产生水雾,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雾细胞培养瓶,能调节温度有效培养细胞并能避免培养瓶顶壁内部产生水雾。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雾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的顶壁和侧壁均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侧有若干乳突,所述乳突上还有若干的突起;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侧涂有防水涂层;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0007]所述培养瓶本体的顶壁和侧壁均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为真空,形成双层真空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底壁为透明导热的实心材料制成。其作用在于通过底部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用以控制瓶内温度。如果培养瓶本体四壁均为双层真空结构,势必很难对内部进行温度调节。并且由于底部集聚有培养液,其比热容较大,就算置于冷空气中,也不易出现骤冷从而引发水蒸气凝结。
[0009]作为上述改进的一种优选,所述底壁为玻璃制成。玻璃透光度、导热性能即耐腐蚀性均符合要求。
[0010]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壁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弧形。水蒸气凝结成水雾后在涂有疏水涂层的顶壁上迅速聚合成水滴,中间高边缘低的弧形顶壁使得水滴迅速向顶壁四周滑动,最后通过侧壁回流到培养瓶底部。
[0011]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壁为弧形,外壁为平面。弧形的内壁有利用水滴扩散,平面的外壁有利用多个培养瓶重叠防止,节约空间。
[0012]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和侧壁交界处设置有若干导流槽。加速水滴从顶壁向侧壁扩散。
[0013]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侧设置有若干乳突,所述乳突上还设置有若干的突起,形成纳米结构。所述乳突基部直径为8-10微米,乳突之间的间距为10-14微米;所述突起基部直径为150-250纳米。
[0014]所述培养瓶内壁涂有防水涂层,在内侧形成透明疏水涂层,避免瓶内水蒸气凝结产生水雾。
[0015]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外接有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加热装置作用一是用于在培养细胞时加热以达到细胞适宜生长的温度;二是在于观察时如果出现起雾现象,可通过加热使雾气重新蒸发。
[0016]进一步,所述培养瓶本体由顶壁、底壁、侧壁围成;所述侧壁上延伸出瓶颈;瓶颈上设置有开口 ;还包括用于封闭开口的瓶盖,方便利用显微镜从顶壁进行观察。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瓶体顶壁外表面透明的保温层。为了使培养瓶上部的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在培养瓶顶壁外表面设有一层透明的保温层,保温层用真空玻璃制成。当培养瓶底部加热,培养瓶顶部与空气隔离,使培养瓶顶壁内部不容易产生水雾。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瓶还包括设置在保温层外表面的观察层,所述观察层做成凸透镜。在透明的保温层的外表面设置凸透镜,可以直接对细胞组织进行初步的观察,使用方便。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细胞培养瓶,利用顶壁和侧壁的双层真空结构保持瓶内温度、顶壁涂抹的疏水涂层、在顶壁上设置的乳突以及乳突上的突起使得顶壁具有疏水性,避免雾气产生,便于长期观察。其结构简单实用,无需额外的设备及动力。在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外接有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与单片机连接。通过在培养瓶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在加热装置外部设置加热控制器对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进行设置,可以持续对培养瓶底部进行加热,使瓶内的水蒸气温度保持不变,防止水蒸气在培养瓶顶壁内部形成水雾。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瓶不会在培养瓶内部形成水雾,观察细胞组织图像清楚,观察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培养瓶本体、2顶壁、3侧壁、4底壁、5瓶颈、6瓶盖、7加热装置、8内壁、9外壁、10导流槽。
[0022]图2为顶壁微观结构图。
[0023]图中标记:2顶壁、11乳突、12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培养瓶本体I,所述培养瓶本体I由顶壁2、底壁4、侧壁3围成;所述侧壁3上延伸出瓶颈5 ;瓶颈5上设置有开口 ;还包括用于封闭开口的瓶盖6。培养瓶本体I的顶壁2和侧壁3均包括外壁9和内壁8 ;所述外壁9和内壁8之间为真空。培养瓶本体I底壁4为透明导热的实心材料制成,最好是玻璃。顶壁4内壁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弧形,外壁为平面。最好在顶壁4和侧壁交界处设置若干导流槽10。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2内侧设置有若干乳突11 ;所述乳突11上还设置有若干的突起12。所述乳突11基部直径为8微米,乳突11之间的间距为10微米;所述突起12基部直径为150纳米。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2内侧涂有透明疏水涂层。培养瓶本体I底部还可以设置一个加热装置7。
[0026]顶壁2和侧壁3的双层真空结构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当培养瓶从培养箱内拿出置于室温时,瓶内不会骤冷而使水蒸气产生凝结。实心的底壁4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并且由于集聚了比热容高的培养液,也不会对瓶内的温度产生过大过快的影响。
[0027]当培养瓶处于室温中,瓶内的水蒸气散发到顶壁2处凝结,乳突11间的凹陷部份充满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顶壁内侧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水滴凝结在顶壁2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乳突11上的突起12形成几个点接触。水滴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过弧形的顶壁2迅速向四周滑动,最后通过侧壁回流到培养瓶底部。整个过程中水蒸气的凝结不会对光线产生影响,有利于长时间观察。
[0028]当培养瓶处于室温中,瓶内的水蒸气散发到顶壁2出凝结,由于疏水涂层的存在,水蒸气无法凝结成水雾,而是集合成水滴。水滴通过弧形的顶壁迅速向四周滑动,最后通过侧壁回流到培养瓶底部。整个过程中水蒸气的凝结不会对光线产生影响,有利于长时间观察。
[0029]固体表面疏水性是看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浸润性。液体对固体的浸润程度以接触角表示,涂层表面接触角大于90°的称为疏水涂层。现有市面上常见的透明疏水涂层是杜邦产的 Teflon AFo
[0030]加热装置7采用ITO材料。ITO为导电玻璃,ITO导电玻璃是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溅射、蒸发等多种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膜加工制作成的。加热装置平铺在培养瓶的底部,使ITO面朝下。
[003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防雾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的顶壁和侧壁均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侧有若干乳突,所述乳突上还有若干的突起;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侧涂有防水涂层;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底壁为透明导热的实心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壁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内壁为弧形,外壁为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顶壁和侧壁交界处设置有若干导流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突基部直径为8-10微米,乳突之间的间距为10-14微米;所述突起基部直径为150-250纳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外接有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由顶壁、底壁、侧壁围成;所述侧壁上延伸出瓶颈;瓶颈上设置有开口 ;还包括用于封闭开口的瓶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雾细胞培养瓶,所述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本体、顶壁、侧壁、底壁、瓶颈、瓶盖、加热装置、内壁、外壁、导流槽,所述细胞培养瓶的制备所需材料是玻璃;具有上述结构的细胞培养瓶,构简单实用,避免瓶内的雾气产生,便于长期观察。
【IPC分类】C12M1/38, C12M1/34, C12M1/24, C12M3/00
【公开号】CN204676097
【申请号】CN201520302482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重庆市大足区珠溪中心卫生院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