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199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
【背景技术】
[0002]培养基瓶是生命科学、尤其是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实验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装置之一。培养基瓶的材质通常为塑料、玻璃等,也可使用特殊材质的材料。其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有端盖,而目前该管盖均为旋盖,旋盖与管体之间螺纹连接,每次开启和关闭均要旋动管盖多圈,才能将管盖打开,分配或者补充培养基,即一般的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盖是必须先把盖整个旋下来,而后再分配或者补充培养基,这样使用不够方便,而且增加了培养基污染的几率。
[0003]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培养基瓶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的管口之间通过隔膜片密封配合,所述管盖上设有加样孔。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内压环,所述管盖包含内端面,在所述管盖上,内压环将所述隔膜片压紧在管盖的内端面上;所述内压环包含环形的内部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的直径大于管口的外径。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盖为内螺纹盖,所述管盖包含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在所述管盖上,所述内压环与管盖内侧壁螺纹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隔膜片上,隔膜片与内压环相接触的那一侧设置与内压环相配合的凹环,所述内压环陷入凹环内。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压环由硬质材质制成。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管身的形状为方形。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压环安装在管口上时,朝向管口的那一侧设置用于方便旋转安装内压环的凹槽或凸起。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或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凹槽或凸起均匀分布在内压环的圆周上。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或凸起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0016]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方形的培养基瓶耐用、防碎,带有隔膜片和加样孔,能够用于无菌注射器分配或者补充培养基;
[0018]2、透明的方形培养基瓶,能有效节省架上空间,瓶体和封盖都经过灭菌,达到10一6的无菌保证水平;
[0019]3、通过内压环,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性的将管盖和弹性垫片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同时在将两者设置成一体是结构时,采用的螺纹连接,使产品的性能可靠,结构牢固;(方形培养基瓶现在用的都是螺纹旋盖)
[0020]4、内压环空心结构的直径大于管口的外径,在管盖、弹性垫片和管体相互配合使用时,能够使管体充分与弹性垫片接触,以便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
[0021]5、在弹性垫片上设置与内压环相配合的凹环结构,便于内压环在弹性垫片上找到安装位,以及在螺纹拧紧时,知悉拧紧的深度,更进一步的,可以使内压环通过螺纹拧紧后嵌设在弹性垫片内,使内压环的裸露的外表面和弹性垫片设置凹环的那一面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达到管盖内部结构整齐的效果;
[0022]6、内压环由硬质材质制成,达到方便螺纹安装的效果;
[0023]7、管底的形状采用锥形、弧型或平底型,可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性使用,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4]8、管体上设有刻度,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知悉内部液体的数量;
[0025]9、管体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可根据不同使用,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6]10、在内压环上设置用于方便旋转安装的凹槽或凸起,在与专门的工具配合使用时,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0028]图2本实用新型设置透明垫片时的结构爆炸图;
[0029]图3本实用新型内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管体;11、管口;2、管盖;21、加样孔;3、弹性垫片;31、凹环;4、内压环;41、
空心结构;42、凹槽或凸起;5、透明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0033]—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包括管体I和管盖2组成,管盖2与管体I的管口 11之间通过弹性垫片3密封配合,管盖2上设有加样孔21,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还包括内压环4,管盖2包含内端面,在管盖2上,内压环4将弹性垫片3压紧在管盖2的内端面上;内压环4包含环形的内部空心结构41,空心结构41的直径大于管口 11的外径;通过内压环4,可根据使用环境,将内压环4选择性的与弹性垫片3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或非一体式结构;将两者设置成一体是结构时,采用的螺纹连接,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卡合方式导致弹性垫片松动的问题,使产品的性能可靠,结构牢固,具体方案为,管盖2为内螺纹盖,管盖2包含内侧壁,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在管盖2上,内压环4与管盖2内侧壁螺纹连接;在扩展的实施方案中,管盖2和弹性垫片3之间夹设透明片体5,采用此种方式可使透明片体5裸露在加样孔21上,采用的透明片体5结构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具有方便查看加样孔21使用次数的作用,例如:在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使用后,将透明片体5单独拆除,查看透明片体5上针孔的数量即可知悉本实用新型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上扎针使用的次数。
[0034]在弹性垫片3上,弹性垫片3与内压环4相接触的那一侧设置与内压环4相配合的凹环31,内压环4陷入凹环31内;在弹性垫片上设置与内压环相配合的凹环结构,便于内压环在弹性垫片上找到安装位,以及在螺纹拧紧时,知悉拧紧的深度,更进一步的,可以使内压环通过螺纹拧紧后嵌设在弹性垫片内,使内压环的裸露的外表面和弹性垫片设置凹环的那一面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达到管盖内部结构整齐的效果。
[0035]内压环4由硬质材质制成,达到方便螺纹安装的效果。
[0036]管体I的形状为方形,方形的培养基瓶耐用、防碎,带有隔膜片和加样孔,能够用于无菌注射器分液或添加补充溶液;。
[0037]管体I上设有刻度,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知悉内部液体的数量。
[0038]管体I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透明的方形培养基瓶,能有效节省架上空间,瓶体和封盖都经过灭菌,达到10—6的无菌保证水平。
[0039]内压环4安装在管口11上时,朝向管口 11的那一侧设置用于方便旋转安装内压环4的凹槽或凸起42;凹槽或凸起4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凹槽或凸起42均匀分布在内压环4的圆周上;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或凸起42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在内压环上设置用于方便旋转安装的凹槽或凸起,在与专门的工具配合使用时,达到方便内压环4螺旋安装的效果;进一步的,内压环3上采用凹槽结构时,可在凹槽上镶嵌磁片,能够便于与工具配合安装。
[0040]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与所述管体的管口之间通过隔膜片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上设有加样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压环,所述管盖包含内端面,在所述管盖上,内压环将所述隔膜片压紧在管盖的内端面上;所述内压环包含环形的内部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的直径大于管口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为内螺纹盖,所述管盖包含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在所述管盖上,所述内压环与管盖内侧壁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膜片上,隔膜片与内压环相接触的那一侧设置与内压环相配合的凹环,所述内压环陷入凹环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环由硬质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形状为方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环安装在管口上时,朝向管口的那一侧设置用于方便旋转安装内压环的凹槽或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凹槽或凸起均匀分布在内压环的圆周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凸起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隔膜盖的培养基瓶,包括管体和管盖,管盖与管体的管口之间通过隔膜片密封配合,管盖上设有加样孔。本实用新型方形的培养基瓶耐用、防碎,带有隔膜片和加样孔,能够用于无菌注射器分配或添加补充培养基;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分配或者补充培养基时必须打开管盖的繁琐操作,避免了每次开盖都会增加污染几率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在管盖上开设加样孔,内衬的隔膜片可进行无菌穿刺,使得分配或者补充培养基时无需旋开盖子,可以用注射器直接操作,且不会污染培养基,提高了实验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成本。
【IPC分类】C12M1/24
【公开号】CN205223231
【申请号】CN201520984220
【发明人】吴家波, 周海军
【申请人】广州和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