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51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雾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箱,特别是一种用于风送雾喷雾方法的喷雾箱,被用在造纸机、印染机等的助剂或其他液体的喷雾。
背景技术
造纸行业和印染行业中均有助剂和/或回湿喷雾工艺,先将助剂雾化,然后用喷雾嘴或喷雾箱向需喷洒液体的载体喷雾。现有的喷雾箱包含箱体11、进雾口12,如图3所示。由于雾滴颗粒小、重量轻,这种结构的喷雾箱在使用时雾滴直接接触箱体的内壁,极易在箱体内壁凝结,而且雾滴会洒落在喷雾区外;用喷嘴直接喷雾时,雾滴飘失现象就更严重。这样既影响喷雾的效果、又浪费材料、浪费能源,而且不利于清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喷雾效果好的喷雾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喷雾箱,包含箱体、进雾口,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进风口,所述的箱体为多层结构,含有外壳和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内壳带孔眼,进风口的出口与外壳上的开口相连、进雾口的出口与内壳上的开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四周装有吸雾层,其上开口接抽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壳采用孔眼材料,也可采用网状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的效益该喷雾箱结构合理,首先,其箱体采用内壳和外壳双层结构,外壳连进风口。使用时,进风口连风源,向内壳和外壳之间送气,致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正压气垫,喷雾时雾滴无法接触箱体的内壁,能有效地防止雾滴在箱体内壁的凝结。其次,在外壳四周紧贴一周装接抽气口的吸雾层,使用时,通过抽气口使箱体边缘形成负压,吸取洒落在喷雾区外的雾滴。喷雾工艺使用这种喷雾箱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喷雾的效果、减少雾化的助剂凝结,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能源。而且洒落在喷雾区外的雾滴的吸取,利于雾滴回收、节约材料,也利于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带局部剖。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现有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参见图1、2。该喷雾箱,其箱体1采用多层结构,由吸雾层2、外壳3、内壳4构成,吸雾层2装在外壳3四周、外壳3套在内壳4外面;吸雾层1上的开口接抽气口8、外壳3上的开口接进风口5、内壳4上的开口接进雾口6,抽气口8装在箱体1的边上、进风口5和进雾口6均位于箱体1的上方。抽气口8一般为1-2个,根据箱体1大小,以保证外壳3边缘形成均匀的、足够的负压来决定抽气口8的数量,本实施例为两个。进风口5的数量要保证内外壳之间进风均匀、能形成正压气垫,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进雾口6的数量按照喷雾箱的宽度配置,在分区控制喷雾量的情况下,进雾口6的数量等于所分区的数量,采用本实用新型最窄的分区可以达到25毫米,分区越窄,箱体就要设计得越扁平,以减少各区之间雾滴的混流。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喷雾区。
实施例的内壳4带有孔眼7,采用孔眼材料,也可采用网状材料。箱体1采用不锈钢、塑料等防锈、防腐、性能稳定的材料制成。抽气口8、进风口5、进雾口6分别通过螺丝、螺帽等固定件固定,或直接焊接在吸雾层2、外壳3、内壳4上。
使用时,将抽气口8接吸风机、进风口5接鼓风机、进雾口6接雾化气源。
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箱,包含箱体、进雾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口,所述的箱体为多层结构,含有外壳和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内壳带孔眼,进风口的出口与外壳上的开口相连、进雾口的出口与内壳上的开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四周装有吸雾层,其上开口接抽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采用孔眼材料,也可采用网状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箱,特别是一种用于风送雾喷雾方法的喷雾箱,被用在造纸机、印染机等的助剂或其他液体的喷雾。该喷雾箱,包含箱体、进雾口,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进风口,所述的箱体为多层结构,含有外壳和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内壳带孔眼,进风口的出口与外壳上的开口相连、进雾口的出口与内壳上的开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喷雾箱结构合理,能有效地防止雾滴在箱体内壁的凝结、吸取洒落在喷雾区外的雾滴。喷雾工艺使用这种喷雾箱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喷雾的效果、减少雾化的助剂凝结,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能源,既利于雾滴回收、节约材料,又利于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
文档编号B05C15/00GK2710765SQ20042005983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6日
发明者唐恒博 申请人:杭州华章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