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切换式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224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部切换式花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洒,特指一种背部切换式花洒。
背景技术
通常,多功能花洒是通过旋转组装在本体、分水体和面盖之间的切换盘来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切换,实际切换时,需一只手握持花洒本体,另一只手握住切换盘,方可进行旋转切换,操作需要双手完成,较为不便;倘若这种切换结构运用于大花洒(6寸和8寸),由于切换盘的体积相应变大,切换操作就更不方便,特别对于力气小的老人和孩子来说,更是难于握住如此大的切换盘并施力旋转。因此,改进多功能花洒的切换结构,使切换操作更方便,更适用于多功能大花洒,实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部切换式花洒,其结构简单,切换操作更方便,更适用于多功能大花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背部切换式花洒,主要由本体、切换盘、分水体、面盖和密封件组成;切换盘、分水体和面盖依次组设在本体的出水口上,密封件设置在需密闭配合的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的背部形成安装孔,一个转轴穿插在此安装孔中,转轮固定转轴的外端上,切换盘固定在转轴的内端上。
上述转轴与转轮、切换盘之间的固定方式是在转轴的内、外端分别形成方柱,转轮和切换盘上则形成方孔,借助方柱和方孔的定位配合,恰使转轮、切换盘固定在转轴的两端。
上述分水体和面盖之间的密封件为密封垫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拨动转轮,即通过转轴带动切换盘转动,借助切换盘和分水体的配合,实现多功能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由于转轮单独设置在本体的背部,所以,其体积可设计得较小,方便旋转切换操作,更适用于6寸、8寸或更大的多功能大花洒,而且,本实用新型将转轮设置在本体的背部,使用时可直接用握持本体的那只手的拇指拨动转轮,即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单手操作,进一步方便切换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背部切换式花洒,主要由本体1、切换盘2、分水体3、面盖4和密封件5组成;切换盘2、分水体3和面盖4依次组设在本体1的出水口上,密封件5设置在需密闭配合的构件之间,比如本体1与分水体3之间,分水体3与面盖4之间,切换盘2和分水体3之间等等,这些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本体1的背部形成安装孔11,一个转轴7穿插在此安装孔11中,转轮6固定转轴7的外端上,切换盘2固定在转轴7的内端上。转轴7与转轮6、切换盘2之间的具体固定方式是在转轴7的内、外端分别形成方柱,转轮6和切换盘2上则形成方孔,借助方柱和方孔的定位配合,恰使转轮6、切换盘2固定在转轴7的两端,使转轮6通过转轴7可带动切换盘2转动,实现多功能水的切换。
为了方便密封件5的安装并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此实施例中分水体3和面盖4之间的密封件5为密封垫片。
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如图3、4、5所示,结构简单,使用时,拨动转轮6,即通过转轴7带动切换盘2转动,借助切换盘2和分水体3的配合,实现多功能的切换。
再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于转轮6单独设置在本体1的背部,所以,其体积可设计得较小,方便旋转切换操作,更适用于6寸、8寸或更大的多功能大花洒,而且,本实用新型将转轮6设置在本体1的背部,使用时可直接用握持本体1的那只手的拇指拨动转轮6,即实现单手操作,进一步方便切换操作。
权利要求1.背部切换式花洒,主要由本体、切换盘、分水体、面盖和密封件组成;切换盘、分水体和面盖依次组设在本体的出水口上,密封件设置在需密闭配合的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的背部形成安装孔,一个转轴穿插在此安装孔中,转轮固定转轴的外端上,切换盘固定在转轴的内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切换式花洒,其特征在于转轴与转轮、切换盘之间的固定方式是在转轴的内、外端分别形成方柱,转轮和切换盘上则形成方孔,借助方柱和方孔的定位配合,恰使转轮、切换盘固定在转轴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切换式花洒,其特征在于分水体和面盖之间的密封件为密封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部切换式花洒,主要由本体、切换盘、分水体、面盖和密封件组成;切换盘、分水体和面盖依次组设在本体的出水口上,密封件设置在需密闭配合的构件之间;在本体的背部形成安装孔,一个转轴穿插在此安装孔中,转轮固定转轴的外端上,切换盘固定在转轴的内端上。此结构简单,出水方式新颖,富有动感,具有观赏价值,可达到同时方便地对较大面积冲水洗涤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直接用握持本体的那只手实现单手操作,切换操作方便,更适用于6寸、8寸或更大的多功能大花洒。
文档编号B05B1/30GK2764490SQ200420103699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周华松 申请人:周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