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出水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16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动出水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的技术,特别与转动出水的花洒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花洒的结构各式各样,出水功能也千变万化,但在众多花洒中,却没有一种花洒是以转动的方式出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之转动出水的花洒,以增进出水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转动出水的花洒,由面盖、出水嘴、叶轮、斜水体及外壳组成;面盖在中心位置形成轴座,在偏心处开设通孔;出水嘴呈管状,出水孔由管上方倾斜通向管底,管壁顶部形成导柱,管壁上凸出形成凸台,出水嘴插在面盖的通孔中,此凸台恰好搭在面盖通孔的孔沿上;叶轮的下方偏心形成环形槽,出水嘴顶部的导柱插在此环形槽中,叶轮的上方安装斜水体,斜水体上对应叶轮的叶片开设斜水口且在中心位置也形成轴座,叶轮借助其转轴与轴座配合而架设在斜水体和面盖之间;面盖固定在外壳的端面上,恰好将出水嘴、叶轮、斜水体组装在外壳中。
上述面盖上开设三个通孔,三个出水嘴插在面盖的三个通孔中,其顶部导柱皆插在叶轮下方的环形槽中,由此扩大转动出水的范围。
上述出水嘴的凸台与面盖通孔的孔沿之间设置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水由斜水体的斜水口导入,冲击到叶轮的叶片上,推动叶片转动即叶轮开始转动,通过偏心的环形槽与出水嘴顶部的导柱传动配合,带动出水嘴也做转动,水流经叶轮由出水嘴的出水孔喷出,受出水嘴的转动以及倾斜形成的出水孔影响,令水呈转动式喷出,从而实现转动式出水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转动出水的花洒,由面盖1、出水嘴3、叶轮4、斜水体5及外壳(因外壳的形状和结构与本案无法,图中未示出)组成。
面盖1在中心位置形成轴座11,在偏心处开设通孔12,本文以三个通孔为例进行说明。
出水嘴3呈管状,本实施例中有三个出水嘴3。出水孔31由管上方倾斜通向管底。管壁顶部形成导柱32。管壁上凸出形成凸台33。三个出水嘴3插在面盖1的三个通孔12中,配合图2所示,此凸台33恰好搭在面盖1通孔12的孔沿上,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在此凸台33与通孔12的孔沿之间还可设置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叶轮4的下方偏心形成环形槽41,配合图2、3所示,三个出水嘴3顶部的导柱32皆插在此环形槽41中。叶轮4的上方安装斜水体5,斜水体5上对应叶轮4的叶片43开设斜水口51,且在中心位置也形成轴座52。叶轮4借助其转轴42与轴座11和52配合而架设在斜水体5和面盖1之间。
面盖1固定在外壳的端面上,恰好将出水嘴3、叶轮4、斜水体5组装在外壳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配合图2所示,水(如箭头所示)由斜水体5的斜水口51导入,切向冲击到叶轮4的叶片43上,推动叶片43转动,即叶轮4开始转动,通过偏心的环形槽41与出水嘴3顶部的导柱32(图3所示)传动配合,带动出水嘴3也做转动,水流经叶轮4由出水嘴3的出水孔31喷出,受出水嘴3的转动以及倾斜形成的出水孔31影响,令水呈转动式喷出,从而实现转动出水功能。
权利要求1.转动出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由面盖、出水嘴、叶轮、斜水体及外壳组成;面盖在中心位置形成轴座,在偏心处开设通孔;出水嘴呈管状,出水孔由管上方倾斜通向管底,管壁顶部形成导柱,管壁上凸出形成凸台,出水嘴插在面盖的通孔中,此凸台恰好搭在面盖通孔的孔沿上;叶轮的下方偏心形成环形槽,出水嘴顶部的导柱插在此环形槽中,叶轮的上方安装斜水体,斜水体上对应叶轮的叶片开设斜水口且在中心位置也形成轴座,叶轮借助其转轴与轴座配合而架设在斜水体和面盖之间;面盖固定在外壳的端面上,恰好将出水嘴、叶轮、斜水体组装在外壳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出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面盖上开设三个通孔,三个出水嘴插在面盖的三个通孔中,其顶部导柱皆插在叶轮下方的环形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出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出水嘴的凸台与面盖通孔的孔沿之间设置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动出水的花洒,由面盖、出水嘴、叶轮、斜水体及外壳组成;面盖在中心位置形成轴座,在偏心处开设通孔;出水嘴呈管状,出水孔由管上方倾斜通向管底,管壁顶部形成导柱,管壁上凸出形成凸台,出水嘴插在面盖的通孔中,此凸台恰好搭在面盖通孔的孔沿上;叶轮的下方偏心形成环形槽,出水嘴顶部的导柱插在此环形槽中,叶轮的上方安装斜水体,斜水体上对应叶轮的叶片开设斜水口且在中心位置也形成轴座,叶轮借助其转轴与轴座配合而架设在斜水体和面盖之间;面盖固定在外壳的端面上,恰好将出水嘴、叶轮、斜水体组装在外壳中。此结构简单,增进了出水功能。
文档编号B05B1/26GK2794646SQ20052005760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李仁忠, 王志军, 戴胜潮 申请人:周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