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91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喷雾器。
背景技术
现有喷雾器一般都是背包式喷雾器,操作时一手握住喷射杆,另一手握住摇柄加压。由于在对作物喷洒药物时喷射杆在人体前面向前运动,因此施药过程中呈雾状的药物会随着人体前进而被迎面吸入体内或吸附在人体裸露肌肤或衣物上,时间一长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引起中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施药时药物对人体健康影响非常小的喷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喷雾器包括药物箱、气室、喷射杆、手摇柄、施压机构、挎背件、左、右后视镜和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所述喷射杆向上固定在所述药物箱的外侧,所述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与所述喷射杆相固定相连。
上述一种喷雾器,所述左、右后视镜连接在所述药物箱的左右两侧上端。
上述一种喷雾器,所述喷射杆的上部一段为可弯折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操作时药物通过喷射杆向后喷射到作物、果树或其它植物上,通过左、右后视镜可以观察到药物喷射面和喷射方向的有关情况(左、右后视镜可与药物箱相互分离,使用时插入施药者的腰间,也可连接在药物箱的左右两侧上端),并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操作连杆对其喷射方向进行调整。这样,人体在施药过程中向前移动时,前面都是未经喷射的广大空间,空气中没有雾状药物,因而药物也不会被迎面吸入体内或吸附在人体裸露肌肤或衣物上,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小,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中毒现象,保证施药安全可靠。喷射杆的上部一段采用可弯折的软管,可便于对其喷射的上下角度进行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喷射杆和操纵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喷雾器包括药物箱1、气室2、喷射杆3、手摇柄4、施压机构5、背带6、左、右后视镜7和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8,药物箱1及其内部结构、气室2、手摇柄4、施压机构5与现有普通喷雾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左、右后视镜7连接在药物箱1的左右两侧上端,并可以进行旋转,以对其可视角度进行调节。喷射杆3上设有开关9,喷射杆3向上固定在药物箱1的外侧壁中间,它的上部一段10为可弯折的软管,这样可以方便地对其喷射的上下角度进行调整。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8是一弯杆,其一端与喷射杆3的下端固定相连。
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器,包括药物箱、气室、喷射杆、手摇柄、施压机构和挎背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右后视镜和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所述喷射杆向上固定在所述药物箱的外侧,所述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与所述喷射杆相固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后视镜连接在所述药物箱的左右两侧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杆的上部一段为可弯折的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器,包括药物箱、气室、喷射杆、手摇柄、施压机构、挎背件、左、右后视镜和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喷射杆向上固定在药物箱的外侧,喷射杆方向操纵连杆与喷射杆相固定相连。使用本实用新型喷雾器对作物施药时,在人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前面空气中没有雾状药物,药物不会被迎面吸入体内或吸附在人体裸露肌肤或衣物上,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小,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中毒现象,保证施药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05B9/08GK2868443SQ2006201005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姚远, 姚海岩, 姚荷生 申请人:姚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