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32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柄花洒,尤其是设计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柄花洒,它包括一本体、一固接本体的手柄、一固接在本体之下的出水终端及一设在本体和出水终端之间的分水体,所述出水终端具有多个出水功能。所述出水终 端包括一面盖,所述面盖和分水体构成同步转动连接关系,通过面盖转动带动分水体转动, 利用分水体和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其中所述面盖位于手柄花洒底部, 所述手柄固接在本体之上并为顶部进水,因此它存在有如下不足1、手柄花洒的高度较高, 占用体积较大;2、外观无法实现大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手柄花洒 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它包括一出水终端、一封水盖及一本体,所述出水终端、封水盖和本 体固定装接在一起并形成有一出水腔,所述本体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伸进出水终端正面; 及—转动单元,它包括一转动连接在出水终端背面的转环及一转动连接在出水腔并 利用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的分水支撑盖,所述分水支撑盖和转环构成同步转动连接关系。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本体的手柄末端还固设有一分水体,所述分水体固定位 于出水终端背面,所述分水体之上开设有与出水功能等数的分水孔,所述分水孔和出水功 能一一对应接通;所述封水盖密封固接在分水体之上,所述封水盖和分水体之间组成出水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分水支撑盖包括一分水盖及一固设在分水盖之上并同步 转动连接转环的同步轴,所述分水盖开设有一对应分水孔的出水孔,所述分水盖密封转动 靠接分水体。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环之内固设有一跨件,所述跨件中间对应转环轴线并 开设有一非圆形槽,所述跨件压盖在封水盖之上;所述同步轴分为一下圆形段及一上非圆 形段,所述下圆形段密封转动穿过封水盖,所述上非圆形段适配插入跨件的非圆形槽。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一装饰盖,所述装饰盖适配转环并盖接在固定单元 之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本体的末端向上延伸成一连接头,所述分水体固接在连 接头的内侧;所述出水终端侧面凹设形成一缺口,所述缺口适配连接头;所述转环套接包围在出水终端和连接头外侧之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本体的末端向上延伸成一连接头,所述分水体固接在连 接头的内侧,所述连接头内侧面凹设形成一定位槽;所述出水终端侧面凸设形成一凸块; 所述凸块适配并插入定位槽。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环包括一周壁及一由周壁内周缘斜向上延伸的环片, 所述周壁包围套接固定单元,所述环片位于固定单元背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手柄之内形成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穿过连接头且其出口 位于连接头顶面;所述封水盖的底面凹设形成进水槽,所述封水盖密封连接在分水体,所述 进水槽接通中空孔并形成为出水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接头之上设置有二定位片,所述封水盖侧端延伸成延 伸头,所述延伸头适配夹设在二定位片之间。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手柄伸进出水终端正面,转环转 动连接在出水终端背面,也即是手柄花洒实现底进水背部切换方式,外观新颖,厚度薄,占 用空间小,为花洒外观设计、切换方式多元化垫定结构技术基础;2、转环转动连接在出水终 端背面,用户手握面积大,切换方便,省力,能够较好地适配手柄花洒特性;3、分水体介设在 封水盖和出水终端之间并为本体的一部分,结构稳定,布局合理、简洁;4、分水支撑盖包括 分水盖和同步轴,同步轴和转环同步转动连接在一起,转环能够定位支撑盖并顶抵分水盖, 使分水盖和分水体密封转动靠接在一起;5、跨件压盖在封水盖之上,结构稳定,并能保证出 水腔的密封性能;6、跨件固设转环之内,转环之内的部分,为装配提供空间;7、装饰盖适配 转环并盖接在固定单元之上,外观美观;8、出水终端的缺口适配本体的连接头,转环套接包 围在出水终端和连接头外侧之外,外观美观,结构稳定,布局合理;9、连接头的定位槽和出 水终端凸块适配插接在一起,外观美观,结构稳定,布局合理;10、封水盖的进水槽接通中空 孔并形成为出水腔,出水腔结构简单,水路简洁,密封性能好;11、封水盖的延伸头定位在连 接头的二定位片之间,保证定位,便于装配,保证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手柄花洒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手柄花洒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3绘示了手柄花洒的立体示意图,此时未绘出装饰盖。图4绘示了手柄花洒的立体半剖示意图。图5绘示了手柄花洒的剖图示意图。图6绘示了手柄花洒核心部件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1至图6,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和一转动单兀。所述固定单元,它包括一出水终端100、一本体200及一封水盖300。所述出水终端100包括一面盖110和一出水体120,所述面盖110密封扣接在出水体120之下以密封固接在一起,并配合组成有多个独立腔体,每个独立腔体对应一出水功 能。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终端100具有三个出水功能,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如二个、四 个、五个等出水功能也都能适用。所述出水终端100之侧面凹设形成有一缺口 130。 所述本体200包括一手柄210、一连接头220及一分水体230。所述手柄210的下 端能够通过塞子240外接水源,所述连接头220固接在手柄210上端,所述分水体230固设 在连接头220内侧。所述连接头220之上设置有二平行间隔的定位片221 ;所述手柄210中 空形成为中空孔250,所述中空孔250延伸并穿过连接头220且其出口位于连接头220顶 面,并位于二定位片221之间。所述分水体230之上开设有与出水功能等数的分水孔231。所述本体200和出水终端100固接在一起,所述固接例如采用如下方式所述分水 体230密封靠接在出水终端100的出水体120之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 接头220对应适配在出水终端100的缺口 130,而且,所述连接头220的外侧面和出水终端 100的外侧面齐平适配;为了增强密封性能,最好在分水体230和出水体120之间设置有密 封垫140,而且,所述分水体230的三分水孔231和三个出水功能一一对应接通。为了增加 出水终端100和本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便于装配,最好在所述连接头220内侧面凹设形 成一定位槽222 ;所述出水终端100侧面凸设形成一凸块150 ;所述凸块150适配并插入定 位槽222。所述封水盖300包括一圆形块及一固设在圆形块之侧的延伸头310,所述封水盖 300之下凹设形成进水槽320。所述封水盖300密封连接在分水体120之上,所述封水盖 300和分水体120配合使得所述进水槽320形成为出水腔。所述延伸头310夹设在连接头 220的二定位片221之间。所述进水槽320对应在本体200的中空孔250的出口以接通。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一分水支撑盖400和一转环500。所述分水支撑盖400包括一分水盖410及一固设在分水盖410之上的同步轴420。 所述分水盖410开设有一出水孔411,所述分水盖410转动设置在出水腔之内,而且,所述分 水盖410密封转动靠接分水体120,利用分水盖410和分水体120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三组 分水孔231切换接通出水孔411。所述同步轴420分为一下圆形段及一上非圆形段,所述下 圆形段密封转动穿过封水盖300,所述上非圆形段位于封水盖300之上。所述转环500包括一周壁510、一由周壁510内周缘斜向上延伸的环片520及一固 设在环片520之内的跨件530。所述跨件530中间对应转环500轴线并开设有一非圆形槽 531。所述转环500的周壁510套接包围在出水终端100和连接头220外侧之外,所述环 片520位于固定单元背面。根据需要,在转环500之内设置有弹性倒钩540,利用倒钩540 将转环500固定在固定单元,并使得所述跨件530压盖在封水盖300之上;所述跨件530 的非圆形槽531适配连接分水支撑盖400的同步轴420的上非圆形段,以构成同步转动连
接关系。为了保证切换手感,保证切换状态维持,最好在分水盘410和封水盖300之间设置 有定位机构600,所述定位机构600包括一连接在封水盖300的弹簧、一连接在弹簧的定位 销及三个凹设在分水盘的凹槽,所用定位销适配凹槽。另设置有一装饰盖700,所述装饰盖700扣接适配转环500的环片520之上并盖接 在固定单元之上盖接在跨件530之上,而且,所述转环500能够相对装饰盖700相对转动。[0037]下面具体介绍切换过程 假定原始状态中,所述分水支撑盖400的分水盖410的出水孔411对应第一分水 孔231,此时手柄花洒出第一出水功能;此时水路为本体的中空孔一进水槽320-出水孔 411-第一分水孔231-第一出水功能;用户转动转环500,通过跨件530带动同步轴420转动,带动分水盘410相对分 水体230转动,此时第一分水孔231和出水孔411错开,第一出水功能停水,出水孔411对 应第二分水孔231,此时手柄花洒出第二出水功能;此时水路为本体的中空孔一进水槽 320—出水孔411—第二分水孔231—第二出水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它包括一出水终端、一封水盖及一本体,所述出水终端、封水盖和本体固定装接在一起并形成有一出水腔,所述本体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伸进出水终端正面;及一转动单元,它包括一转动连接在出水终端背面的转环及一转动连接在出水腔并利用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的分水支撑盖,所述分水支撑盖和转环构成同步转动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手 柄末端还固设有一分水体,所述分水体固定位于出水终端背面,所述分水体之上开设有与 出水功能等数的分水孔,所述分水孔和出水功能一一对应接通;所述封水盖密封固接在分 水体之上,所述封水盖和分水体之间组成出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支撑 盖包括一分水盖及一固设在分水盖之上并同步转动连接转环的同步轴,所述分水盖开设有 一对应分水孔的出水孔,所述分水盖密封转动靠接分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环之内固设有一跨件,所述跨件中间对应转环轴线并开设有一非圆形槽,所述跨件压盖 在封水盖之上;所述同步轴分为一下圆形段及一上非圆形段,所述下圆形段密封转动穿过 封水盖,所述上非圆形段适配插入跨件的非圆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括一装饰盖,所述装饰盖适配转环并盖接在固定单元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的末端向上延伸成一连接头,所述分水体固接在连接头的内侧;所述出水终端侧面凹设形 成一缺口,所述缺口适配连接头;所述转环套接包围在出水终端和连接头外侧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的末端向上延伸成一连接头,所述分水体固接在连接头的内侧,所述连接头内侧面凹设形 成一定位槽;所述出水终端侧面凸设形成一凸块;所述凸块适配并插入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环包括一周壁及一由周壁内周缘斜向上延伸的环片,所述周壁包围套接固定单元,所述 环片位于固定单元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之内 形成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穿过连接头且其出口位于连接头顶面;所述封水盖的底面凹设形 成进水槽,所述封水盖密封连接在分水体,所述进水槽接通中空孔并形成为出水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之 上设置有二定位片,所述封水盖侧端延伸成延伸头,所述延伸头适配夹设在二定位片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进水背部切换手柄花洒,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和一转动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出水终端、一封水盖及一本体,所述出水终端、封水盖和本体固定装接在一起并形成有一出水腔,所述本体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伸进出水终端正面以将外界水源接入出水腔。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一转动连接在出水终端背面的转环及一转动连接在出水腔的分水支撑盖,所述分水支撑盖和转环构成同步转动连接关系,通过转环能够带动分水支撑盖转动,通过分水支撑盖和出水腔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多个出水功能切换。本实用新型手柄花洒实现底进水背部切换方式,外观新颖,厚度薄,占用空间小,为花洒外观设计、切换方式多元化垫定结构技术基础。
文档编号B05B12/04GK201609681SQ20102013353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周华松, 庄祖强, 李仁忠, 陈斌 申请人: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