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洒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764阅读:2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洒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洒水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洒水器广泛应用园林草坪维护,以替代原始的人工洒水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省时省力。现有洒水器一般由引水管以及连接于引水管上端的洒水装置组成,洒水装置各方向上均设有洒水孔,可朝各个方向洒水。现有洒水器的缺陷和不足在于, 设于引水管上端的洒水装置一般处于静置状态,故存在洒水不均的现象。有必要对现有洒水器进行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作成本低的洒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洒水器,它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下端部连接有进水三通,所述引水管上部可旋转设有至少一个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上连接有洒水圈,所述洒水圈上一侧设有若干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四通管包括设于引水管上端部的小四通管和设于小四通管下方的大四通管;所述小四通管上竖直连接洒水内圈,洒水内圈右侧设有若干洒水孔;所述大四通管上竖直连接有洒水外圈,洒水外圈左侧设有若干洒水孔。所述小四通管通过小套管可旋转设于引水管上,所述大四通管通过大套管可旋转设于引水管上。所述进水三通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呈尖状。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有支撑叉,所述支撑叉呈“N”状;支撑叉与支撑杆同平面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洒水圈在洒水时,在水的作用下旋转摆动,从而有效实现均勻洒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且制作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洒水外圈;2、洒水孔;3、小套管;4、大四通管;5、大套管;6、进水三通;7、支撑杆;8、支撑叉;9、引水管;11、小四通管;12、洒水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洒水器,它包括引水管9,进水三通6以及洒水圈。上述三个部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主体部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塑胶材料制作而成。具体而言,所述引水管9下端部连接有进水三通6,用于连接水源;所述引水管9 上部可旋转设有至少一个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上连接有洒水圈,所述洒水圈上一侧设有若干洒水孔2。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的四通管为两个,即所述四通管包括通过小套管3可旋转设于引水管9上端部的小四通管11和通过大套管5可旋转设于小四通管11下方的大四通管 4。也即小套管3和小四通管11可绕引水管9旋转,大套管5和大四通管4也可绕引水管 9旋转。所述小四通管11上竖直连接洒水内圈12,洒水内圈12右侧或者左侧设有若干洒水孔2 ;所述大四通管4上竖直连接有洒水外圈1,洒水外圈1左侧或者右侧设有若干洒水孔2。因为洒水内圈12上所设洒水孔2的位置与洒水外圈1上所设洒水孔2的位置不同, 更具体的说是相反,在水的作用下,洒水内圈12和洒水外圈1会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洒水更加均勻。所述进水三通6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下端设置呈尖状,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地上。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牢固,所述支撑杆7上端固定有支撑叉8,所述支撑叉8呈“N”状;支撑叉8与支撑杆7同平面设置。即用支撑叉8和支撑杆7 —起插入地面,对本实用新型起固定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洒水器,它包括引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9)下端部连接有进水三通(6),所述引水管(9)上部可旋转设有至少一个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上连接有洒水圈,所述洒水圈上一侧设有若干洒水孔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包括设于引水管(9)上端部的小四通管(11)和设于小四通管(11)下方的大四通管⑷;所述小四通管(11)上竖直连接洒水内圈(12),洒水内圈(1 右侧设有若干洒水孔O);所述大四通管(4)上竖直连接有洒水外圈(1),洒水外圈(1)左侧设有若干洒水孔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四通管(11)通过小套管(3)可旋转设于引水管(9)上,所述大四通管(4)通过大套管( 可旋转设于引水管(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三通(6)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下端设置呈尖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上端固定有支撑叉 (8),所述支撑叉(8)呈“N”状;支撑叉(8)与支撑杆(7)同平面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洒水器,它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下端部连接有进水三通,所述引水管上部可旋转设有至少一个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上连接有洒水圈,所述洒水圈上一侧设有若干洒水孔。本实用新型洒水圈在洒水时,在水的作用下旋转摆动,从而有效实现均匀洒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且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B05B3/04GK202212294SQ20112027670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丁学勤, 张丽, 缪其中, 董玉芬, 许再宏 申请人:董玉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